法治日报|以法治之力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创始人
2025-11-07 15:22:28
0

22.png

33.png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强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的重要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将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让法治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强大武器,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强后盾。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强国之途,法治为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切实贯彻落实法治为民宗旨,聚焦民众急难愁盼问题,瞄准民生工作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强化法治保障。法治中国建设的每一步,都落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实在的期盼上。法治不只是庄严的法律条文,更是可触可感的日常生活。

  “十四五”时期,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民法典徐徐展开,成为千家万户“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落地,让轮椅上的出行不再艰难;《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织密法网,为“数字原住民”撑起清朗天空。执法司法成就令人瞩目: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金融消费维权等关键领域,法治的牙齿愈加坚硬,红线愈加清晰;公安机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化醉驾依法治理,推出的60多项交管便民措施,累计惠及群众超60亿人次;司法行政机关推动的“调解—仲裁—复议”多元解纷机制为群众高效、低成本化解矛盾纠纷,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让法治服务人人可及、处处可享;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的2300多万件民生案件中蕴藏着司法的力量,包含着学有所教的保障、老有所养的依托、病有所医的支撑;检察机关把民生难点痛点作为“检护民生”的切入点和检察履职的着力点,一桩桩公益诉讼案,让受损的公益得到依法及时保护。全民普法如绵绵春雨,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全体公民的法治信仰:新时代新征程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创新发展,法律知识以更鲜活的模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全民法治素养全面提升;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国99.9%的县级行政单位建成并运行综治中心,实现了解决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我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持续破解民生难题,不断书写温暖人心的时代答卷。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成为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生动注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中,鼓舞激励亿万人民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扭住全会提出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不断强化政法工作鲜明的人民性,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以法治之力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就要坚持法治为了人民、法治依靠人民。要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把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转化为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要不断提高正义维护、权利救济、安全保障、服务供给的能力水平,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公平正义问题,让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以人民群众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实现。要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到依照“三定”规定履职、依照法制办事、依照岗位责任落实。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要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回应人民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有序化解,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要强化法治意识,充分运用调解、仲裁、公证等法律手段,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定分止争,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确保良好的社会秩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全面贯彻落实法治宣传教育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崇尚法治、恪守规则、尊重契约、维护公正的良好环境,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是一条通向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也是一场需要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伟大征程。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将全面依法治国推向新境界,在法治轨道上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防部:“台独”势力挡不住历史...   央视网消息:11月7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文化中国行・人间好时节|立冬:... 立冬至,万物藏仙鹤掠过云朵梧叶点水惊寒秋冬气韵在此间流转深院盈香,尽是丰年滋味小童嬉闹庭前,彩毽翻飞...
竞争中练就真本事 新能源产业锻...   【观点摘要】  ●“十四五”时期,我国把绿色发展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推动发展和保护...
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数智未来——...   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千年古镇与数字文明,再次迎来一场约定中的双向奔...
法治日报|以法治之力让人民生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朝鲜疑似发射弹道导弹 日韩通报...   当地时间7日,韩国联合参谋本部通报称,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不明弹道导弹。日本防卫省此前也发布消...
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1月7日上午,在乌镇举行的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蚂蚁集团...
福州新区(长乐区):搭乘“滨海... 自滨海快线开通以来,去福州新区(长乐区)过周末成为不少福州市区家庭的新选择。如今,从福州市区出发,最...
中方驳斥美国代表在气候问题上对...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6日在安理会气候与安全问题公开会上驳斥美国代表对中国的无端指责。 在当天的...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获批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11月6日获悉,美国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赢得了压倒性支持...
第八届进博会|彰显开放姿态 共...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彰显开放姿态 共享发展机遇——海外媒体聚焦第八届进博会  新华社记者...
荒野求生第30天,“夺冠热门”... 这届荒野求生选手能有多拼?11月7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注意到,张家界“七星山·骆驼杯”荒野求生赛程...
福建省邀青少年建言“十五五” 记者6日从团省委获悉,福建省青少年建言“十五五”活动即日起上线,征集截止到11月16日,欢迎少先队员...
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名... 近日,2025年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名单公布。福州有3个优秀案例入选,分别是:“拾阶而上·梅...
WeVlog | 进博会多国参...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来自瑞士、哥伦比亚、巴西、格鲁吉亚等多国...
新华时评·第八届进博会|发挥大...   新华社上海11月6日电 题:发挥大市场优势,共享大市场机遇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陈潇雨  这是令...
今年“双11”看人工智能“72... 不仅变身导购,还成“凑单神器”,更能参与电商直播 今年“双11”看人工智能“72变” “帮我找一...
福州公安构建一体化“大巡防”体... 福州公安构建一体化“大巡防”体系 “1个指挥部+7个专项小组”守护百姓安全 “太感谢你们了,要是...
顺应天时,守护健康!立冬养生核... 今天迎来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不仅意味着气温渐冷,更宣告天地万物活动趋向缓慢,进入“养藏”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