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名单公布。福州有3个优秀案例入选,分别是:“拾阶而上·梅邑廿四书声”2025年闽清县“文明实践+书院文化”项目、“‘义点亮’守护闽江河口湿地”文明实践项目、仓山区“跟着大师学非遗”系列文明实践活动。
“拾阶而上·梅邑廿四书声”2025年闽清县“文明实践+书院文化”项目立足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敬苑书房,作为闽清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项目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轴,以“书”为载体、“书院”为空间,通过全年24场沉浸式阅读体验活动,打造“一节气一主题一书单一体验”的创新阅读模式。项目深度融合非遗体验、地方文史与节气文化,旨在打造具有闽清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为闽清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义点亮’守护闽江河口湿地”文明实践项目聚焦闽江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新构建“科技赋能+文明实践”模式,打造电网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电力样本”。项目不仅建成了融入湿地的净零碳智慧监测屋,利用涂层光伏板为科研设备提供清洁电能,实现对候鸟“零打扰”观测。同时,设立技术支持、青苗宣讲、湿地讲解等3个小组,创新“绿电积分”激励机制,以服务时长兑换环保文创,激发志愿者参与热情。此外,项目还创新模式,打造“双线”科普矩阵:与福州晚报等媒体开展“云观鸟”慢直播,单场吸引超3500人观看;线下开展“青苗计划”进校园、写作训练营等活动,年均覆盖超千人,构建全民科普网络。
仓山区“跟着大师学非遗”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乡村少年宫,联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打造“沉浸式”非遗研学品牌,通过“理论+实践+创新”模式,引导群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活动利用乡村少年宫平台,开展漆艺、扎染、福州茉莉花窨制等暑期研学活动,通过大师讲非遗传技艺、参观工坊、动手参与等三阶体验,以“讲授+观摩+实践”模式,加深青少年非遗体验;结合传统节日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场所举办非遗市集,让群众在现场学剪纸、竹编、合香制作等,扩大非遗传播覆盖面。(记者 梁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