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受访者肯定目前社保政策对未来生活的保障作用
9月1日起,《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实施,通知新增3种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同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也开始施行,其中明确,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社保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能明确知道“五险一金”内容的受访者不到半数,在社保知识普及方面,超七成受访者想知道如何计算社保的相关金额。
不到半数受访者明确知道“五险一金”的内容
来自山东的85后张铭已经在北京“漂”了10余年,如今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之前怀孕时,张铭在医院产检的费用都得到了及时的报销,休产假时,除了正常发放的工资,每个月还可以领到2000多元的生育津贴。“去医院缴费的时候会被问到是医保还是自费。缴了社保之后,一些相关的费用都可以报销,有国家医保政策托底,感觉很踏实。”
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者肯定目前社保政策对未来生活的保障作用,其中,48.8%觉得非常大,是主要保障,40.9%觉得有一定作用,但还需要诸如商业保险等其他补充。
对张铭而言,社保不仅仅是“保险”。她已经在北京缴纳了13年社保,除了日常的生活保障,执业资格的考试、子女上学等,也都需要社保缴纳的记录,“我还在等积分落户的名额,所以虽然中间换过工作,但一直没有断缴过社保”。
“对于社保,我可能是用到什么才会去了解什么。”在海南工作的90后王平最近刚刚离职,目前在以灵活就业者的身份缴纳社保。此前,她所在的单位会给每个员工缴纳社保,灵活就业后,她自己仅缴纳了医保。王平表示,目前她的收入基本在每个月四五千元,缴纳医保的费用大约在每个季度1000多元,而如果要缴纳养老保险,她的社保支出就会上涨到每月1700多元,这对她而言经济压力会比较大,所以她目前暂时更看重社保对当下的保障,“平时看病、买药,有医保的话还是会安心很多”。
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大险种,通常所说的“五险一金”,则是在社保基础上增加了住房公积金。调查中,明确知道“五险一金”包括什么的受访者占45.2%。具体来看,知道医疗保险属于“五险一金”的比例最高,为82.1%,其次是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获选率分别为78.8%、78.1%和77.3%,相对来说,生育保险的知晓率最低,为72.3%,知道“一金”为公积金的比例相对更低,为64.1%。
上一份工作辞职后,90后李日安开始自己创业,并在海南注册了一家小微企业。李日安对社保很了解,能流畅地说出“五险一金”的具体指代,并自行计算需要缴纳的金额。不久前,她本想通过线上系统解决自己以及员工的社保缴纳问题,但却被告知需要线下办理,“社保局和税务局都说需要到对方的柜台办理业务,双方的系统又不互通,增加了很多沟通和时间成本”。她希望以后社保的缴纳能更加便捷。
72.4%受访者期待了解如何计算社保相关金额
“其实很多关于社保的政策信息,我们自己也要实时更新学习。”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工作的95后苏晓,目前负责单位员工社保费用计算的相关工作。她告诉记者,在新员工入职前,她所在的单位会统一安排讲解“五险一金”的有关信息。在苏晓看来,如何使用社保应该是同事最关心的话题,不过实际上同事向她咨询最多的还是关于金额的计算,“比如为什么扣的金额增加了?或者为什么公积金金额较低?大家还是比较关心自己的钱扣在哪儿了。”
在社保知识普及方面,哪些内容最重要?调查显示,72.4%受访者期待能够了解如何计算社保的相关金额,70.0%的受访者想要了解如何使用社保,51.9%的受访者期待能够获取有关社保转移、接续的具体流程的相关信息。另外如何维权(48.9%)、最新社保政策变化解读(30.4%)、社保卡的功能和使用指南(20.2%)也是受访者期待能够了解的内容。
“如果去上班,我肯定还是希望五险都能有。”之前在单位工作时,王平很关注自己的社保账户,转为灵活就业后,社保依然是对王平生活的一项保障,但是变动的政策让她有时会有些迷茫,比如用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用,报的时候具体报多少,领的时候到底怎么领等,她只能在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再去了解,“我还是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费用、使用这些具体的信息”。
受访者中,企业职员占69.9%,政府/事业单位员工占11.1%,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占9.5%,在校学生占6.5%,暂无工作人员占2.0%,退休人员占0.8%,其他人员占0.2%。
(受访者均为化名)
上一篇:数读“十四五”答卷丨世界规模最大+2!一组数据看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