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创始人
2025-11-18 04:01:24
0

关于数学教学计划3篇

  时间过得飞快,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43人,通过上学期的学习状况和成绩来看,这些学生中上类生只占四分之一,中类生占二分之一,其余都是三类生这些学生绝大部分基本运算能力差,基本概念掌握不清,还由于年龄较小,贪玩,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本册的内容多,任务重,这些不利因素都给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我坚信,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有各位老师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顺利完成本期教学任务。

  二、教学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简单的统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约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数和数的计算方面,是在数的整除的基础上教学整数的一些性质,其中包括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能被2、5、3整除的特征,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第七册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

  在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以及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在统计初步知识方面,在已学的基础上教学稍复杂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重难点分析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正确合理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第一单元

  重点:1、初步学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 计表;

  2、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1、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的制作。

  2、已知分组整理后每组的平均数和每组数据的个数,求全部数据的平均数。

  第二单元

  重点: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3、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1、表面积概念的建立,以及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每个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确定所求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

  2、体积的概念的建立,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千进位的问题,难以理解。

  3、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两个概念后,部分中、差生会产生混淆。

  第三单元

  重点: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1、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2、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第四单元

  重点: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难点:理解单位“1”,分数单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约分与通分的方法,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有限小数的方法。

  第五单元

  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正确合理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四、目的要求

  1、结合本册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以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正确使用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原则、认真钻研教材、备学生、备教具精讲多练、抓关键、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意师生共同活动。

  2、正确使用教具,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

  3、适当的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

  4、加强辅导,做到课内外相结合,适当进行补缺补差,抓两头带中间,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5、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6、根据教学大纲,按照教材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写出实用的教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7、适当进行家访,与学生家长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内容

  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2、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

  3、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对学生进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社会实践活动。

  四、具体措施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5、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6、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五、课时安排

  (一)、比例(14课时左右)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

  3、比例的应用2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机动2课时。

  实践活动:美丽的校园,1课时。

  (二)、圆柱、圆锥和球(12课时左右)

  1、圆柱,5课时左右;

  2、圆锥,3课时;

  3、球,1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机动1课时。

  (三)、简单的统计(二),(8课时左右)

  1、统计表,2课时;

  2、统计图,6课时;实践活动:节约用水,1课时。

  (四)、整理和复习(25课时左右)

  1、数和数的运算,6课时;

  2、代数初步知识,3课时;

  3、应用题,7课时;

  4、量的计算,2课时;

  5、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

  6、简单的统计,2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没有尖子生,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争取能让大多数同学顺利接受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兼顾对优生的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本学期要力争使及格人数增多,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具体教学措施:

  1、本学期教学进度如下:

  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第1周

  第二章有理数第2至6周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第7至8周

  第9至14周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第14周至15周

  期末考试第20至22周

  2、本期数学的能力要求

  基本技能:

  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逻辑思维能力:

  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运算能力:

  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策略

  1)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学的基础设施。在教学中必须依纲靠本,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钻研教材抓好重点。

  2)在课堂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指导作用。

  3)设计好的开头尽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以“练”为主。

  4)要扭转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平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树立榜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向先进看齐,从而发挥榜样的力量。

  6)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层的学生吃得上,中等层次的学生吃得下,智力程度好的同学吃得饱,即课堂练习、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即课堂练习、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

  7)在课堂教学中将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形成自学遵守纪律的习惯,要求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但同时又不死板,给时间让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8)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9)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做好知识的衔接及章元过关工作。及时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弓弦乐器 弓弦乐器弓弦乐器弓弦乐器(弓弦乐器)弓弦乐器顾名思义:由弓与弦组成的乐器,是以弓擦奏琴弦而发音的弓奏...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 ...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简短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简短(精选21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学...
建筑学专业排名 建筑学专业排名建筑学专业排名第一档(三博全):  1.东南大学 2.清华大学 3.天津大学 4.同济...
数学教学计划 关于数学教学计划3篇  时间过得飞快,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十...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十一人教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
二八佳人“打一字” 二八佳人“打一字”二八佳人“打一字”1谜面:二八佳人(打一字)谜底:妙二八佳人“打一字”2  今后安...
嗷熊猫 嗷熊猫In the eighth passage, we should see a complica...
经典搞笑谜语-世界上最搞笑的... 经典搞笑谜语-世界上最搞笑的谜语经典搞笑谜语_世界上最搞笑的谜语,今天小编给大家收集了一些搞笑的经典...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一:五年级数学上册折纸教学反思北师大版  《分数加减法》是北师...
加纳男子足球队 加纳男子足球队加纳男子足球队加纳男子足球队(加纳男子足球队)加纳国家足球队是加纳的国家足球代表队,由...
密度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设计范文  【课前自学】  1.“铁比棉花重”的说法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说才正确呢? 。...
《法国号》教学反思 《法国号》教学反思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
可溶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社... 可溶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摘要】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
奔头儿的意思, 奔头儿的解释 奔头儿的意思, 奔头儿的解释【词语】 奔头儿【全拼】: 【bèn tour】【释义】: 经过努力奋斗...
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一、什么是体温计  体温计是一种最高温度计,又称“医用温度计”,广东及港台地区称...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通用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