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创始人
2025-11-18 03:46:03
0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1】

  一、 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

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

  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

  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

  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 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

  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 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

  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 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 (-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 (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 )① (a-2b)2= a2-2ab+b2

  ( )② (2m+n)2= 2m2+4mn+n2

  ( )③ (-n-3m)2= n2-6mn+9m2

  ( )④ (5a+0.2b)2= 25a2+5ab+0.4b2

  ( )⑤ (5a-0.2b)2= 5a2-5ab+0.04b2

  ( )⑥ (-a-2b)2=(a+2b)2

  ( )⑦ (2a-4b)2=(4a-2b)2

  ( )⑧ (-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 (x+y)2 =______________;② (-y-x)2 =_______________;

  ③ (2x+3)2 =_____________;④ (3a-2)2 =_______________;

  ⑤ (2x+3y)2 =____________;⑥ (4x-5y)2 =______________;

  ⑦ (0.5m+n)2 =___________;⑧ (a-0.6b)2 =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公式右边共有3项。

  (2) 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 随堂练习 P36 习题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2】

  【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节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数轴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及不等式的求解。同时,也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从思想方法上讲,数轴是数形结合的起点,而数形结合是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日常生活中带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已为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问题情境类比得到数轴的概念,是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同时,数轴又能将数的分类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学生领悟分类思想的基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的好动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设计思想】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研究新问题,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教学中,数轴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认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直线、数轴都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当然对初学者不宜讲的过多,但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还是可行的。例如,向学生提问:在数轴上对应一亿万分之一的点,你能画出来吗?它是不是存在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

  识。

  2、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 的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

  2、通过画数轴,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

  到和谐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建议】

  1、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数轴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2、知识结构

  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

  定 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三要素 原 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应 用 数形结合

  【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始终贯穿“激发情趣—手脑并用—启发诱导—反馈矫正”的教学方法。

  2、学生学法:动手画数轴,动脑概括数轴的三要素,动手、动脑做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三角板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1)

  问题1:三个温度计.其中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上2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下5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

  师: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生:2℃,-5℃,0℃.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师:我们能否用类似的图形表示有理数呢?

  师:这种表示数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数轴(板书课题).

  师: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

  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

  (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师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让学生观察画好的直线,思考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2)

  (1)原点表示什么数?

  (2)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3)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1的点在什么位置?

  (4)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

  原点向左1.5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根据老师画图的步骤,学生思考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都画出什么?然后归纳出数轴的定义.

  师: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

  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师生同步画数轴,学生概括数轴三要素,师出示投影,生动手动脑练习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3).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

  1、1.5,-2.2,-2.5, , ,0.

  2.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

  请大家回答下列问题:

  (出示投影4)

  (1)有人说一条直线是一条数轴,对不对?为什么?

  (2)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小结】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数轴,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数轴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弓弦乐器 弓弦乐器弓弦乐器弓弦乐器(弓弦乐器)弓弦乐器顾名思义:由弓与弦组成的乐器,是以弓擦奏琴弦而发音的弓奏...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 ...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简短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简短(精选21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学...
建筑学专业排名 建筑学专业排名建筑学专业排名第一档(三博全):  1.东南大学 2.清华大学 3.天津大学 4.同济...
数学教学计划 关于数学教学计划3篇  时间过得飞快,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十...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十一人教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
二八佳人“打一字” 二八佳人“打一字”二八佳人“打一字”1谜面:二八佳人(打一字)谜底:妙二八佳人“打一字”2  今后安...
嗷熊猫 嗷熊猫In the eighth passage, we should see a complica...
经典搞笑谜语-世界上最搞笑的... 经典搞笑谜语-世界上最搞笑的谜语经典搞笑谜语_世界上最搞笑的谜语,今天小编给大家收集了一些搞笑的经典...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一:五年级数学上册折纸教学反思北师大版  《分数加减法》是北师...
加纳男子足球队 加纳男子足球队加纳男子足球队加纳男子足球队(加纳男子足球队)加纳国家足球队是加纳的国家足球代表队,由...
密度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设计范文  【课前自学】  1.“铁比棉花重”的说法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说才正确呢? 。...
《法国号》教学反思 《法国号》教学反思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
可溶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社... 可溶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摘要】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
奔头儿的意思, 奔头儿的解释 奔头儿的意思, 奔头儿的解释【词语】 奔头儿【全拼】: 【bèn tour】【释义】: 经过努力奋斗...
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一、什么是体温计  体温计是一种最高温度计,又称“医用温度计”,广东及港台地区称...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通用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