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促发展 聚才引智筑未来
福州市人社局多措并举服务市场主体赋能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开局即冲刺”的奋斗姿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通过搭建多元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拓宽就业渠道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全力服务市场主体聚才引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密集活动搭平台
供需对接见实效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企业展位前挤满咨询和投递简历的年轻人;线上直播间里,企业招聘人员化身“带岗主播”,与求职者热情互动……这是福州市“好年华 聚福州”春季招聘服务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系列活动的真实场景。
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各类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218场,涵盖“线上+线下”“综合+专场”“校内+校外”等多种形式。其中,市本级组织85场,包括线下招聘76场、直播带岗5场、线上招聘4场,线上平台浏览人次突破30万。高密度、广覆盖的招聘活动,有效打通人才与企业对接渠道。
数据显示,系列活动共吸引6702家(次)用人单位参与,提供涵盖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等领域的岗位约12.82万个,收到简历9.92万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21万人次。一系列鲜活数字,折射出人社部门服务市场主体的扎实成效。
织密服务“点线面”
就业服务“零距离”
如何将就业服务更直接、更温暖地送到毕业生身边?市人社局积极构建“高校驿站+地铁站点+社区窗口”立体化服务网络,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以高校驿站为前沿阵地,与24所在榕院校共建“高校毕业生就业驿站”,将政策解读、求职实训、招聘组织、创业扶持等全链条服务送进校园。驿站设于宿舍楼、教学楼附近,真正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各驿站已举办政策宣讲、求职坊、研学营、招聘会等活动32场,成为毕业生身边的“就业加油站”。
在地铁沿线站点设立流动服务点,开展“地铁招聘会”等活动,将招聘信息融入市民日常通勤,捕捉流动中的求职机遇。同时,在全市374个基层就业服务点设立毕业生专窗,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标准化服务,确保毕业生在任何一个服务点都能获得专业帮助。
点、线、面结合的服务网络,将就业服务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让服务更有温度、对接更具效率。
创新驱动破壁垒
精准匹配提效能
面对新一代毕业生和用人主体的新需求,市人社局推动招聘服务向时空维度延伸,以创新模式提升人岗匹配质效。
今年7至8月,每周五晚在重点商圈、交通枢纽开设“就业夜市”,打破传统招聘会的时间、空间限制,让求职者利用晚间闲暇时间与企业招聘人员轻松交流。
夜市还设置AI(人工智能)服务专区,具备AI职业指导、智能岗位匹配、模拟面试等功能,甚至实现“刷脸智能应聘”。
“就业夜市+智能专区”模式,是加密“小而精”招聘活动的创新实践,通过灵活时间、轻松场景和前沿技术,提升求职体验与匹配效率。同时,“好年华 聚福州”人才网和“福你就业”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平台持续推广,打造“永不落幕”的招聘市场。
一线体验转观念
拓宽渠道注活力
为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并为福州先进制造业发展招才引智,市人社局组织开展“企业一线就业行动”。
行动聚焦先进制造业企业,组织毕业生走进园区、厂房、车间,亲身感受一线工作环境与企业文化。截至目前,已征集先进制造业企业优质岗位2117个,组织1059名学生参与活动。
一线体验显著改变了学生对制造业的认知。已有425名学生与企业签订入职或实习协议,为我市制造业注入青春活力。
从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到织密服务网络,从创新“夜市+AI”模式到深入一线拓宽渠道,市人社局以有温度、有力度、有精度的举措,诠释着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让更多“好年华”汇聚有福之州,共创未来。(记者 李晖)
下一篇:侨界人士招商推介会在榕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