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长期忽视甚至否认关税会推高消费品价格的美国政府上周五出现令人意外的政策转向。当地时间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从美国东部时间11月13日起不再对部分农产品征收所谓“对等关税”。路透社15日报道称,受调整商品超过200余种,从橙子、巴西莓、辣椒粉到可可粉、食品生产用化学品、化肥等,此前许多品类在美国的价格同比涨幅已达两位数。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此举标志着特朗普政府激进关税政策的重大回撤,并凸显降低关税可能为消费者带来一定缓解,而提高关税则可能导致价格上涨。
据悉,虽然行政令是当地时间14日发布的,但豁免措施可回溯至美东时间13日起生效,适用于美国政府今年4月对全球多国采取的所谓“对等关税”。美国政府表示,鉴于其在贸易谈判中取得的重大进展,这些关税已不再必要。但《纽约时报》分析认为,关税豁免背后显然也受到白宫内外担忧物价日益增长的影响。尽管特朗普曾承诺降低食品杂货价格,但持续高企的通胀已拖累其支持率,而民众对生活成本的忧虑也助推民主党在本月的地方选举中取得胜利。
根据报道,白宫官员曾讨论过相关方案,对已签署贸易协议的国家豁免相关产品关税,但上周五晚公布的政策,豁免范围扩大到了所有被采取所谓“对等关税”的国家,产品豁免清单也超出预期。分析人士认为,白宫此举承认了关税从一开始就推高了物价的现实。关税公告发布数小时后,在被问及关税政策是否助长消费品价格时,特朗普承认:“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有这种影响。”
根据最新公布的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美国碎牛肉价格同比上涨近13%,牛排价格涨幅近17%。这两类商品涨幅均为3年多来最大。另外,香蕉价格上涨约7%,番茄上涨1%。总体上,9月份美国家庭消费食品成本同比上升了2.7%。《纽约时报》提到,今年企业对转嫁成本的犹豫使关税对商品价格影响相对有限,但近月更多成本已转嫁消费者。商品通胀呈上升趋势,且应税商品价格涨幅显著高于免税商品。
除物价压力外,《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在11月的地方选举中,民主党人凭借“负担能力”的口号大举击败共和党候选人。此后,美国政府和共和党内部就如何回应选民对生活成本的不满相互指责了数日,特朗普正是在此背景下做出了豁免进口食品关税的上述决定。
据《金融时报》报道,特朗普豁免关税之际,多项民调数据显示其在经济议题上的支持率低迷。据美国民调网站Realclearpolitics.com的数据,有56%的民众表示不认可总统在经济问题上的治理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国政府所有对外国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均面临美国最高法院的审查。政府正等待法院是否会裁定特朗普越权征税并撤销关税。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最大商业游说团体美国商会对白宫此次关税调整表示欢迎,并呼吁采取更多类似行动。美国商会首席政策官尼尔·布拉德利在声明中称:“我们鼓励政府以今日宣布的举措为基础,为其他难以从国内渠道获得的产品提供额外关税减免,并在关税威胁美国就业的领域采取行动。”
民主党人则认为,美国政府免除部分农产品关税的举措还不足以弥补其贸易政策造成的损害。弗吉尼亚州民主党众议员唐·拜尔表示:“特朗普终于承认了我们早已知晓的事实:关税正在让美国民众承受更高物价。尽管此举或许能缓解政府造成的部分成本上涨,但无法阻止疯狂关税计划导致的通胀攀升、商业环境动荡以及经济损害等更严重问题。”
下一篇:厄瓜多尔公投反对设立外国军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