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家里喝杯茶吧。”日前,记者在福清市音西街道福百社区一小区见到了人们口中的“芳姐”——年近六旬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淑芳。她笑容可掬,豪爽热情,将记者引进家中,并沏上一壶热茶。
芳姐这杯茶可不简单,邻里纠纷、夫妻不睦、村民矛盾等,都通过她的调解得到化解。“我的秘诀就是,不要一上来就说矛盾,而是先通过喝茶聊天引导他们讲出内心的想法。”她说。
李淑芳住在城区,可常往乡里跑。上周,高山镇2名村民起了纠纷,僵持不下,高山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打来电话请她帮忙。芳姐一早赶到该中心发现,这个纠纷事实清楚:北垞村一村民在市场里被门头村村民的三轮摩托车撞倒,手部骨折,伤势不轻,医药费花了9000元。可撞伤人的门头村村民却一再拖欠不赔,坦言自己家里并不宽裕。“因为当时现场没有报警,缺乏证据,所以赔偿才会这么困难。”最终,在她的调解下,伤者得到了5000元赔偿,还特意制作一面锦旗送来,上面写着“危难时刻伸援手 善举暖人显担当。”
作为调解能手,芳姐声名在外。一天,她正在家里吃饭,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你是芳姐吗?”“我是,你哪里?”“我在你们小区楼下开店,我老公刚被施工围挡砸到了,这个不知道要找谁负责,能帮帮我吗?”芳姐放下饭碗就往楼下走,建议她先送丈夫去医院,自己去找社区和街道询问施工队的联系方式。施工队扯皮:“这是台风吹倒的,与我们的施工无关。”芳姐态度强硬,“我早就提醒过你们的工人,台风天一定要加固,不然砸到人要负责。”施工队最终妥协,给了5000元赔偿。这对夫妻给芳姐送来茶叶以示感谢,芳姐婉拒。第二天芳姐反而给他们买来了水果,“我调解不是为了拿东西的。”她说。
别看芳姐调解时雷厉风行,从2012年担任小区民间调解组织“劝和小组”组长以来,她也经受了不少委屈。今年,小区电梯满15年了,由于曾经泡过水还经常维修,业委会建议更换,芳姐牵头张罗起来。因为小区没有设立维修基金,费用得由居民共同承担,一栋楼三分之二以上住户都同意了,最后有2户不愿出资。“小区没有维修基金,物业费每平方米都不到1元钱,要做些事情保障安全、改善环境肯定是要居民掏腰包的,有的人会说一些很难听的话,其实做这些事情真的很麻烦!”芳姐委屈的时候,她的先生给她鼓劲:“你之前都答应了,想做就要做好,但也不要气坏身体了。”“没错,我是老党员,没有私心就不怕闲言碎语。”
小区停放车辆剐蹭、楼间漏水产生矛盾、物业费欠缴……至今,芳姐已调解300多件纠纷,为邻里和睦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获评“福建省人民调解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如今,芳姐的电话24小时开机,每天在群里更新电梯更换进度,还牵头推进小区门口道路“白改黑”、修缮破裂消防水管等工作。每天在小区进进出出,她的所作所为正合了小区门口“劝和小组”牌子旁的那句口号——“无事常联系、有事多商量、邻里一家亲”。(记者 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