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失衡、债务危机到社会撕裂:美国深层危机的全景观察丨世界观
创始人
2025-10-22 22:22:37
0

  近日,美国知名学者彼得·沃克(Peter Walker)访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在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活动中发表题为“关于中美关系的见解”的公开演讲,深入探讨了当前美国社会正面临的深刻变革。以下为讲座观点精编:

  美国当下变革的广度和深度实属前所未有。这场变革呈现多种形态,其中最显著的是对民主制度核心原则的直接挑战。

  何为民主核心原则?其一是自由、公平、公开的选举制度。回望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至今,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不断声称选举结果遭窃取,拜登不具总统资格,甚至称其为“非法选举”。尽管围绕此事发起的60多起诉讼中,声称选举舞弊者均被法庭要求出示证据,但他们始终未能提供任何实质证据——因为舞弊本不存在。由此可见,公平选举原则正遭受严峻挑战。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是另一例证——民众冲击国会大厦,约1600人因袭警等刑事罪名被定罪。

  其三是对三权分立制衡机制的削弱。美国立国根基在于政府三大权力分支(行政、立法、司法)相互独立、彼此制衡。任何一方尝试改变既有民主模式时,通常会受到其他分支的制约以抵消其行动。然而当前现状是:共和党以微弱优势掌控的国会,不再致力于实质性辩论或达成共识,反而几乎演变为“阵营式投票”。观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通过过程即可见一斑——除两名共和党人反对外,其余共和党议员全员赞成,而民主党议员则集体反对。独立观点交锋、协商对话、妥协决策的民主精髓,实质上已被阵营对立所取代。

  另一侵蚀三权制衡的现象是行政命令的滥用。大量单边决策虽被法院裁定为非法,但因司法程序冗长,这些政令往往得以在撤销前生效实施一段时间。综上所述,对民主根基的挑战,堪称美国当前最剧烈的变化。

  第二大变化,是社会极化。极化的根源其实不难理解:审视美国蓝领阶层(电工、管道工、司机等未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曾是美国梦的忠实践行者。而美国梦的本质很简单——每一代人都应过上比父辈更优渥的生活。但对蓝领群体而言,此梦已然幻灭。该群体怀有强烈不满,因其实际工资水平数十年停滞不前(走势平稳如直线),而其他群体的收入则以合理速度增长。这造就了一个普遍愤怒的阶层,他们的生活高度本地化,经济状况决定生存质量:能否带家人度假?能否在超市自由选购?能否负担合理房价?这些曾经理所当然的生活保障,如今已成奢望。这正是极化的核心根源,蓝领群体深感被所谓的“精英阶层”(高学历人群、法律界人士)所轻视与排斥。美国社会的极化现象,已发展至严峻的境地。

  第三大变革在于关税政策。回溯历史,美国平均关税长期维持在2%-3%的低位区间。而现今实施的关税税率,最低门槛已达10%,部分领域甚至飙升至50%。当税率如此严重偏离历史轨迹时,其实际影响已难以估量。美国政府为关税辩护时声称“税负不由美国民众承担,而是由外国政府支付”,这纯属误导——关税本质上由进口商品服务的美国企业支付,关键问题在于:企业会将多少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当前关税尚未完全显性化,但未来数月其推升通胀的效应必将显现。特朗普竞选时承诺抑制通胀,其前提假设正是“关税不会加剧通胀”。而现实是:对于薄利多销的零售商而言,关税成本难以通过内部消化,最终必然传导至消费终端。

  金融领域的另一剧变是债务危机。凭借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权,美国总能通过增发货币填补财政赤字——这是全球唯其独有的“奢侈”。如今美国债务规模已膨胀至危险水平,政府支付的利息总额甚至超过国防预算。美联储为对抗通胀维持较高利率,短期内难以下调。政府虽呼吁“将利率降至1%的理想水平”,但此举既不现实,亦越权干涉央行独立性。

  第四项变化关乎社会公平。美国长期以“关爱弱势群体”的国际形象自居,但此前其通过的“大而美”法案却具有明显倒退性——其经济利益大幅向高收入阶层倾斜。国会迫于压力为富人减税,补偿手段竟是削减底层民众福利:大量低收入者被剔除出医疗补助计划。这意味着,依赖政府救助的糖尿病患儿家庭将面临断药困境。法案预计将导致死亡率显著上升,社会代价沉重。

  终极变革则是世界秩序重构。美国传统上倚重北约等盟友体系,通过长期经营构建了广泛的国际友谊网络。然而现实是:美国正系统性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框架。在单边加征关税的同时,其全球参与度持续萎缩。

  这引发根本性质疑:美国的历史性全球领导地位将受何冲击? 当美国留下高额关税壁垒实施战略收缩,作为全球最大贸易体之一的中国正获得历史机遇——以更优合作方案填补各国需求。美国单边关税政策客观上为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开辟了空间。无论是民主制度危机、社会极化、关税乱象、债务陷阱、福利倒退还是国际地位动摇,上述任何单项变革的规模均属百年未遇,而今正同步共振。更令人忧心的是,美国政府的决策反复无常,政策缺乏连续性。若问这些剧变将导向何方?无人能答。

  (本文仅代表演讲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加沙地带“黄线”成“死亡线”,...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生效以来,袭击事件仍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以军撤军的所谓“黄线”附近。伊朗新闻电视...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坐牢配“保镖”... 法国内政部22日证实,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服刑期间,将配备两名安保人员,驻守在萨科齐隔壁牢房,为其提...
从制度失衡、债务危机到社会撕裂...   近日,美国知名学者彼得·沃克(Peter Walker)访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
首部新疆都市情感剧!《红石榴餐...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出品的首部...
美政府停摆持续 驻德美军基地德...   当地时间22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22天。受此影响,美国驻德国军事基地的当地雇员工资可能面临...
【高质量发展看陕西】产业创新,...   【赓续星火再启新程——高质量发展看陕西】  从革命老区到关中平原  从能源产业到先进制造  陕西...
@高校毕业生 超百场多领域、多...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推出第三批特...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消费市场实现...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随着提振消费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云南规定中小学四个年级可统一组... 近日,云南省出台《中小学校服家长市场化采购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构建 “家长市...
台湾青年:讲好台湾光复历史,戳...   “共铸中华 光阴为证”——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分享会上,多位台湾青年表示,讲好台湾光复历史故事,...
甜蜜投喂!闽清民警收到匿名奶茶   近日,闽清梅城派出所值班台收到来自群众的“暖心奶茶”。这份“甜蜜”源于民警帮助林女士找回项链。
便捷实惠新体验 中老铁路开行普...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获悉,10月21日23时许,载有340多名游客的中老铁路国际旅游列车Y2...
卖台行径加速台湾“隐形堰塞湖”... 民进党当局近期一系列行径像一把把铁锹,不断挖开台湾“隐形堰塞湖”的堤坝,让潜藏已久的巨大危机加速爆发...
废墟不是冒险乐园,“酷照”背后... 面对“探废热”与安全、所有权保护的冲突,堵不如疏。单纯禁止难以完全遏制公众对废墟文化的兴趣,更有效的...
【滔滔两岸潮】台湾青年教练“登...   从受大陆教练指导参加国际赛事,到“登陆”南京从事青少年羽毛球教学,台湾青年萧向钧扎根南京续写羽毛...
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哈内格比被解...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21日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1日解除以国家安全顾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察希·...
外媒聚焦中国战略布局:“十五五...   中新网10月22日电 目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正在北京召开,国际社会高度...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美丽中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