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唱响最美和声
市政协创新开展“双进双促”专项活动,让“四个凝聚”走深走实
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若非零距离感受,很难切实了解政协的作用和价值。为增进人民群众对人民政协的了解,加深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市政协今年创新开展“双进双促”专项活动——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走进政协,促进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促进专门协商制度优势转化为市域治理效能。
从推动两岸融合到解决“急难愁盼”,一场场“双走进”活动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成为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我们”。
突出福建特色
探索福州经验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是许多台胞跨海登陆的首选之地,承担着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历史重任。作为省会城市,福州当仁不让,肩负起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
融合发展新路,路在何方?各方形成共识,从了解彼此开始。市政协主动找准定位,通过“让政协走进台胞 让台胞走进政协”专项活动,邀请台胞参与协商调研,并将台胞意见建议转化为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一次次“双向奔赴”中,他们有何感受?8月5日,2025“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活动举行,台湾青年手握话筒,讲述政治协商民主下两岸融合发展的动人故事。
台胞王怡雯在闽清县三溪乡溪源村推进乡建乡创项目,从中她看到了协商民主精神在溪源村实践中得到完整体现。“百年油坊该怎么改造?游客服务中心要建在哪里?每一个决定都要经过与基层干部、村民的无数次讨论,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凝聚着全体村民的共识。正因为我们贯彻了协商民主精神,乡建乡创才走出一条更踏实的路。”
“90后”台湾姑娘陈筱婷受邀参加多场政协相关活动,她最大的感受是,“政协”不再是遥远的“政治名词”,而是一幕幕生动画面连缀起来的协商民主叙事。“一场会上,大家热烈讨论了台胞权益保障问题。后来,我们在福建创业的流程真的得到简化。这种‘说了有人听,听了有行动’的制度,让我感受到作为台胞被重视的温暖。”
台胞林君盈则对政协委员这一群体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从教育到科技,从生态到民生,政协委员倾听民众的心声和诉求,撰写的提案关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让我看到政协制度汇聚民智、凝聚民心的强大力量。”
举办“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活动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连续4年的始终如一。2022年以来,市政协联合省政协举办“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邀请在榕台湾青年讲述融入福建福州、参与政协协商调研的真切体验,全网浏览量超过1亿人次。从他们的讲述中,“两岸一家亲”的情感共鸣不断深化,“让政协走进台胞 让台胞走进政协”的福州经验愈发成熟。
复制推广经验
从“走进”到“促进”
“让政协走进台胞 让台胞走进政协”专项活动经验不断积累,市政协将其扩大到所有界别群众——通过深化开展“走进政协”“委员在行动”“榕你来商量”等品牌活动,聚焦群众关切,开展履职活动,接地气、见实效!
多方反映恒一高级中学和崇福寺周边环境亟待整治提升,市政协组织开展微协商活动。政协委员与职能部门现场走访,针对道路破损、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达成改造共识,并通过“回头看”检验成效。
医保基金管理使用是不少群众关切的问题,市政协将协商会场搬到群众身边的委员联系点,让市医保局、市卫健委负责人与政协委员、群众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防控药品回流、生育津贴领取、家庭共济账户使用等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河湖治理关系社会民生,市政协在上下杭三捷河畔开展研讨活动,围绕委员河长驿站的功能定位、点位布局、必要设施等进行实地调研和讨论。活动为台江区委员河长驿站的规范化、常态化运行奠定良好基础,也为全市推广委员河长驿站(人才驿站)树立榜样。
截至目前,市政协创新打造的“人民政协为人民”展示点已累计接待各界人士320多批6700多人次;依托45个委员联系点,示范带动各县(市)区政协的228个委员工作室(联系点),开展微讲堂、微调研、微协商、微建议、微服务等“五微”活动1500多场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与省政协、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福建师范大学)研习基地,协同做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阐释、大学生模拟协商实践实训、智库专家等工作,扩大高校师生参与协商民主的渠道。
“通过创新开展‘让政协走进群众 让群众走进政协’专项活动,我们有效促进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促进专门协商制度优势转化为市域治理效能,不仅拓展了协商民主参与面,更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广泛凝聚共识探索出‘福州经验’。”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说。
完善运行机制
广泛凝聚共识
专项活动成效显著,得益于背后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流程。
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政协通过不断探索“双走进”的运行机制,确保各项活动有鲜明主题、有多样主体、有丰富形式、有完善流程、有跟踪落实。
有鲜明主题——市政协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相关界别群众关切,设定“小而实”主题。由市政协办公厅牵头调研室和各专门委员会,于每年年初制定市政协“双走进”活动年度计划,每个专委会每年组织“双走进”活动不少于4场。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调整或者增加“双走进”活动项目。一些重要议题,纳入政协年度协商、监督计划或“榕你来商量”微协商计划。
有多样主体——市政协结合主题,邀请利益相关方、基层群众、网民代表等界别群众代表参加。人数安排上,每场活动应有一定数量的界别群众深度参与。
有丰富形式——市政协根据活动内容,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进行。
有完善流程——市政协每次活动前制定具体方案,确保活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成果转化。活动中,注重开展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收集意见建议,达到双向发力的实效。活动后,注重收集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10天内形成问题建议清单,以微协商专报件、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呈送有关市领导和部门。
有跟踪落实——市政协相关牵头责任部门做好重点问题、重要建议的跟踪落实工作,适时反馈给相关界别群众。
“我们将继续在省政协的指导和市委的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要求,着力使政协‘双走进’工作成为服务发展、凝聚共识的重要抓手,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