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检测维修单元出现短路,需要更换电器单元。”在无锡一家电子车间里,操作工小刘正挥舞着检测气枪,为一台远道而来的通信基站信号单元“把脉问诊”。这批设备原产欧洲,如今却选择落脚无锡寻求“二次生命”。
在捷普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有一块特殊的区域,这里不生产新产品,只专注于维修,头顶的牌子上写着全球维修中心。物流高级经理方剑峰介绍:“我们修的产品叫通信基站信号单元,广泛应用于基站、信号塔中。按照型号和款式划分,能有上千种不同产品。公司目前承接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的维修业务,年营收额已达1500万美元。”
为什么全球的信号单元都要送来无锡修?方剑峰说,首先是技术过硬。“我们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成熟的维修团队,可以对信号单元进行全面检测、替换、验证,维修后的设备寿命能延长20%-30%,帮助客户大大降低更换报废的成本。”
其次是保税区的优势。“通信基站信号单元属于高价值设备,如果在境外维修,周期长、成本高、关税负担重。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给了我们‘境内关外’的便利条件,客户设备运进来维修、修好再返运出境,中间免征关税,通关手续也大大简化。”方剑峰解释,“这样客户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钱。”
保税区还有配套的仓储、物流和信息化监管服务,形成了“进区—检测—维修—返运”的闭环。“对客户而言,设备更快恢复运营,节约关税、仓储和运输等综合成本。正因为如此,很多海外客户愿以把设备跨洋送到无锡。”方剑峰介绍,对于无法再利用的零部件,公司会统一送往资质企业环保处理,实现电子垃圾的闭环管理。这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也展示了中国工业的可持续理念。
在这种组合优势下,无锡的“修理铺”逐渐成为国际客户的优先选择。维修业务虽然占公司总营收额的比重不高,却成为外贸服务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降低成本的手段,更是中国工业综合实力的一种展现。从最初的代工制造,到如今承接设计,再到提供全球化服务,中国工业的名片,正从数量优势走向质量和品牌优势。
更重要的是,维修业务也成为许多外国企业认识“中国制造”的窗口。方剑峰说:“很多外国客户都说没想到你们能够修得这么好,维修带来生产订单,也增强了客户黏性。很多客户在把维修交给我们之后,还会把新的生产订单一并交付。这就是维修的意义——它让更多人对中国工业有了信心。”
今天的中国,不只是“世界工厂”,更是全球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的参与者与塑造者。透过无锡这家修理铺的故事,人们看到了一个转型中的中国工业,也看到了外资外贸对中国未来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