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兵场的方阵如虹,是十四年血泪铸就的精神丰碑;
今天,长安街的钢铁洪流,是八十载风雨淬炼的民族脊梁;
今天,苍穹下的战鹰呼啸,是百余年屈辱凝成的凌云壮志!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今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三军将士的靴音叩响大地,新型装备的轰鸣响彻云霄。这场以“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对英雄的崇高致敬,更是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的铿锵宣言。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八十年前的硝烟虽已散去,但那些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铿锵激荡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军队的战靴下发出震撼世界的回响。9月3日,这片土地以最庄严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一个民族从苦难中涅槃、在奋进中重生的壮阔征程。
用脚步传递民族精神
十四年抗战,神州大地硝烟滚滚,长城内外山河喋血。
1931年9月18日,沈阳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一声巨响打破深夜的宁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在这紧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巨大历史担当站了出来,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核心。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等一系列宣言和决议,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战。七七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通电,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从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到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再到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山河为证,精神不朽!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史诗中,中华儿女奋不顾身铸就钢铁长城,用生命谱写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左权不顾个人安危断后阻敌,牺牲前最后一刻仍在指挥战斗;新四军“刘老庄连”与大量敌人殊死搏斗,最终“无一投降者,无一生还者”;张自忠将军写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这些可歌可泣的壮举,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精神的生动注脚。
在长达14年的抗战岁月里,这种精神既体现在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中,也流淌在后方民众的支前行动里。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声乐作品,以激昂的旋律唤起全民族“风在吼,马在叫”的战斗豪情;新闻媒体以笔为枪、以墨为弹,筑起抗击日寇的“舆论长城”;海外侨胞舍生忘死、毁家纾难……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凝聚成“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民族魂魄。
从苦难到辉煌,从屈辱到尊严,阅兵场上的每一声正步,都在叩击时代的心跳,诉说着历史的变迁。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署投降文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力量取得最终胜利。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国旗护卫队在行进中。记者 万象 摄/新华社
用脚步彰显大国军威
步伐铿锵有力,口号震彻云霄,装备列阵如林。
礼炮声中,历史与现实完成庄严对话。老兵的皱纹里藏着战争的记忆,将士的眸光中映着和平的未来。人民军队的钢铁意志,在铭记中传承,在传承中淬炼,在淬炼中永生。
三军浩荡,铁甲生辉。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4支战略兵种方阵首次集中亮相阅兵场;长剑-20A、鹰击- 18C、长剑-1000导弹,是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多域慑战制胜的“点穴”利器;鹰击-21、东风-17、东风-26D导弹,则是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新型杀手锏;“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则首次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不少网友看完阅兵后难掩激动之情,纷纷在社交媒体留言感慨:“‘中国式阅兵’看着就是提气!”“虽然看不太懂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具体性能,但当那一件件国之重器威武地驶过,却不经意间泪流满面!”
从开国时的“万国造”,到如今的“中国造”;从“小米加步枪”,到“东风破长空”;从人力算出“两弹一星”,到芯片铸就“数字长城”……中国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之路上阔步前进,每一次前进都是对“中国不能搞”的响亮回击,每一次跨越都镌刻着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强国梦想。
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精神。官兵将士们的口号声中,是人民军队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誓言。当受阅方阵以雷霆之势踏步而来,当国产新型装备以精准编队震撼亮相,当战略导弹方队以“国之重器”的威严接受检阅,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百年变局中维护和平的坚定意志。
国虽大,好战必亡;军虽强,忘战必危。“中国式阅兵”从不针对任何国家,也不向谁“秀肌肉”。中国军队忠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始终致力于履行大国军队责任。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徒步方队接受检阅。记者 任鹏飞 摄/新华社
用脚步校准和平标尺
纪念,是为了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中国作为二战胜利国和东方主战场,举行纪念活动,既是对先烈的缅怀,也是为了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2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一些国家议长、政府副总理、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出席纪念活动,体现了各国对中国抗战历史贡献的普遍认可,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正义的共鸣”,也是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的最有力回击。
当国际社会以集体记忆守护历史,总有个别国家、刺耳杂音试图忘记历史、抹去真相。
日本侵华战争行径给众多国家带来了沉重灾难,然而,日本政府不但不对侵略战争悔过,还肆意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行径,否认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等罪行,其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甚至为当年的战争罪犯翻案招魂,严重伤害了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近来,日本政府更是对中国举办的纪念活动说三道四,歪曲抹黑,混淆视听,甚至还要拉拢其他国家共同反对中国举办纪念活动,性质极其恶劣。
日本的种种做法说明,历史虚无主义和修正主义并未消失,这更加反衬出九三阅兵的重大意义与历史分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字字如新;“日本投降矣!”五个大字力透纸背。当有人试图用金钱粉饰侵略,用政治操弄掩盖罪行时,他们忘记了一个逻辑:文明不会与黑暗共舞,进步必须以正视为前提。那些妄图篡改历史者,终将沦为历史长河中的跳梁小丑,被永远钉在人类文明的耻辱柱上。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高超声速导弹方队接受检阅。记者 刘大伟 摄/新华社
用脚步奔赴全新征途
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心怀敬畏,方能携手破浪前行。
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区动荡频发、经济发展受阻、逆全球化抬头、规则缺失、法治缺位,治理赤字不断加剧。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相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的前途和未来指明了方向。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受到各方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在全球治理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当口,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可谓正当其时,为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十字路口,有人逆流而动,有人循势而行。某些国家沉迷于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的零和博弈,中国则不断为“开展对话合作,促进多边主义”注入更多确定性:雅万高铁连接起印尼的未来与梦想,杂交水稻丰富了非洲人民的粮袋子,中国与拉美之间跨越重洋、携手逐梦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从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核心地位,到推动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从斡旋伊朗沙特和解,到支持非洲走自主自强的发展新路,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教练机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记者 黄孝邦 摄/新华社
历史的脚步永远向前。无论是在威严庄重的阅兵场,还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始终以“天下大同”的宽广胸怀,将自身发展融入人类文明进步的浩荡洪流,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
铿锵脚步,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着伟大梦想奔去。今天的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脚步不会停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永不停歇。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当同心协力、携手向前,踏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通途,踏响追求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永恒旋律!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