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超 政邦智库研究员
时隔一年,“两新”(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再次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重要议题。
国务院总理李强于8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情况汇报。
总体上看,会议主要聚焦两个方面:一个是持续发力,激发潜力。“两新”政策在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实施机制,更好发挥对扩大内需的推动作用。”“要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创新消费投资场景,优化消费投资环境,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一个是规范有序,确保实效。“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年前,2024年7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牵引性带动性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利于更好释放内需潜力。当时“政能亮”刊发评论分析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市场疲软,信心不足等现象可能将持续存在,在这种语境下,“两新”政策不仅仅是促进生活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提升民众生活品质,分类推进城市更新,并且,有助于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有助于强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政能亮|“两新”政策接力,“更新”效应凸显》,2024年7月23日)
过去一年,“两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有力推动了消费、生产等领域的转型升级。
在消费领域,消费者观念正在改变,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据公开消息,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国共有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其中,日用家电、视听设备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4.5%和22.8%,家具、卫生洁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1%、13.6%,服务型机器人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1.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在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政策等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与之相关的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产量增长48.2%、14.8%;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及购新补贴政策支持,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实现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45.3%、8.1%。整体上看,绿色消费保持较快增长,高能效等级家电持续高速增长。
在生产方面,相关行业也随之提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其中在设备更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电机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15.9%、13.7%;相关的包装专用设备、电动叉车、机床数控装置、数控锻压设备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2.3%、30%、28.6%、25.4%。
这些成效背后,是一系列有条不紊、稳步推进的“组合拳”。此前,国务院披露中央财政于2024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7000亿元用于“两重”建设、3000亿元用于“两新”工作。2025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据悉,目前,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如价格欺诈、资格造假与信息欺诈、虚构交易记录与虚假申报项目、偷税漏税与补贴欺诈等,花样繁多,目的都是千方百计骗补套补。尤其是今年以来,不少地区都明显加大了对骗补套补行为的打击力度。
不久前,四川省商务厅发布《关于清退家装厨卫“焕新”违规销售企业的公告》显示,在2025年四川省家装厨卫“焕新”活动中,经数据核查发现,某公司存在异常情况。成都市调查确认,该公司在家装厨卫“焕新”活动中销售非补贴品类的定制家具,并虚开发票套取补贴。
类似案例并不鲜见。从多个省区市公布的2024年度省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看,“两新”也成为审计重点。北京市2024年度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显示,部分商品涨价增加财政补贴。5家企业未按规定向市商务局申请价格调整,采取变更商品编码、搭车上传套装商品或服务的方式上涨备案价格,销售1.35万件商品,增加财政补贴277.1万元。
2025年3月,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过程中,针对虚假交易、重复申领、一机多卖等违规行为,商务部通过迭代升级系统,以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时监测拦截,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及时查处,坚决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政邦智库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地方政府推出了类似消费品以旧换新“防骗补”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造假欺诈、价格欺诈、销售不合格商品、偷税漏税等行为,例如,某些商家或个人通过篡改销售数据、回收数据、补贴申请数据等,虚报以旧换新的业务量,套取国家补贴资金。更为常见的是,部分商家在活动前故意提高商品价格,再采取“优惠”“补贴”等名义实施“先涨价后打折”等欺诈行为。
政策红利的释放,还需强化审计监督。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督促参与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
唯有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见到实效”,才能实现“两新”政策的初衷,真正激发市场潜力,提升经济活力。(完)
总监制:邹 明
监 制:高明勇
审 读:郑鑫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