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十部门近日印发《福建省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措施》,加快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措施》要求,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引进、职称评聘、导师遴选、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
福建省将调整优化师范类专业布局结构,压缩师范教育专科层次培养规模,提高本科层次培养质量,加大研究生层次培养力度。统筹扩大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招生规模。实施优秀博士后支持专项,推动高校将博士后作为教师的重要来源。
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需求及配置预警机制。加强科学、心理健康等紧缺学科教师配备,各市、县(区)每年补充的中小学思想政治、体育、音乐、美术、科学、劳动、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紧缺学科教师,原则上不低于当地补充数量30%。鼓励富余教师转岗任教,解决教师学科结构性矛盾。鼓励银龄教师讲学,从事紧缺学科教学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
优化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并逐步提高交流轮岗比例。建立健全省市县名师名校长和学科教学带头人、高级职称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服务期制度,推进县域内师资优质均衡。
支持台湾地区优秀人才到福建省任教。加大在闽职业学校招聘台湾教师力度,在闽台湾教师可参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在职称聘任、专业发展、职业荣誉等方面落实台湾教师同等待遇。
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完善学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一线教师、从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倾斜。
福建省将把每年9月定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主题活动月,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师入职、晋升、荣休等活动。(记者 林铭)
下一篇:凡人微光|这么近,这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