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随着美国旅行限制政策日趋严格,欧洲游客的出行偏好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据英国《卫报》、欧洲时报网等外媒报道,欧洲旅游运营商途易(Tui)指出,美国边境规定的收紧促使许多欧洲游客放弃前往美国度假,转而选择加拿大、非洲和亚洲等目的地。
英国《卫报》报道称,途易首席执行官塞巴斯蒂安·埃贝尔 (Sebastian Ebel) 表示,前往美国的旅游人数出现“大幅下降”,这一变化与“政治氛围、更严格的边境管控”等多重因素有关。
此前多家外媒报道显示,持有效美国签证的欧洲及其他国家旅客在入境时面临更严格的审查,甚至出现被拘留或驱逐的情况,涉及人员包括英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公民。例如,一名新西兰女性与其六岁儿子在穿越美加边境时被拘留,并一度被关押于美国移民中心。
此外,特朗普政府提出对部分旅游和商务签证收取高达1.5万美元的保证金,并计划推出250美元的“签证诚信费”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了欧洲游客赴美意愿。埃贝尔表示,这些政策预计将带来一定影响,但其具体落地时间和调整可能性仍不确定。
欧洲时报网还报道称,途易的统计数据显示,不仅赴美游客数量减少,美国旅游业整体规模近几个月也出现急剧萎缩,预计全年损失将高达数十亿美元。美国旅游协会数据同样显示,2025年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0%。
在这一背景下,欧洲游客正越来越多地转向其他目的地。加拿大、非洲和亚洲成为美国长途旅游市场的有力竞争者——这些地区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度假体验,入境手续也更为简便,对担心美国边境政策的欧洲游客尤其具有吸引力。
美国旅游行业媒体《旅行与旅游世界》报道指出,加拿大凭借多样化的地貌和丰富的旅游活动,正逐渐成为欧洲游客的热门选择;非洲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野生动物体验持续吸引欧洲游客;亚洲国家如泰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长期以来一直是追求文化体验、海滩度假和探险活动的欧洲旅客的理想目的地,而越南和印度等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正吸引更多欧洲旅客到访。
报道还特别提到,近年来欧洲来华旅游人数呈现显著增长,并体现出若干新特点:一是中国对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高收入欧洲国家实施的单方面免签政策带动游客大幅增加;二是中国逐渐成为欧洲游客假期出行的重要选择,例如在今年4月20日复活节期间,多国来华游客数量较往年同期明显上升;三是来华年轻游客数量增多,家庭游、自由行等旅行方式日益普及;四是欧洲游客除访问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也开始深入中国二三线城市,旅行内容更趋深度化。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正值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推动双向旅游成为进一步促进中欧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举措。
观察者网从中青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等旅游企业了解到的信息显示,2025年以来,中国对多欧洲国家实施的免签政策显著降低了旅客的签证成本与不确定性。随着免签范围扩大及相关政策知晓度提升,欧洲民众来华旅游热情持续高涨。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同比上升53.9%。携程集团报告表明,2025年上半年入境中国游客数量最多的欧洲国家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其中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入境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02%。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彦红认为,除签证政策、跨境支付、多语种服务及深度旅游产品开发外,中欧还可通过国家或地方层面旅游管理部门的交流,推动世界遗产地结对、鼓励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讨等方式,共同挖掘中欧双向旅游潜力,促进两地旅游业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