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疾控紧急提醒,遇到野生蘑菇,务必做到“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毒品种,误食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许多人因对野生蘑菇的认知不足,误以为其鲜美而采摘食用,却不知隐藏着巨大的危险。为了自身健康和安全,我们应保持警惕,坚决远离野生蘑菇。如发现不明蘑菇,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切不可因一时的贪念而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远离野生蘑菇的威胁。
立夏过后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野生蘑菇进入了生长旺盛期,看起来绮丽多姿又鲜香可口。朋友圈也开始有人晒起“采蘑菇的快乐”。24日,福建疾控发出紧急提醒:遇到野生蘑菇,不要采、不要买、不要吃,以免中毒。此外,此时节是食源性疾病高发时期,食品安全也要多留心。
“民间素来流传着许多鉴别毒蘑菇的土方,如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虫子不吃的蘑菇有毒等,但这些说法并不可靠。”福建省疾控中心卫生检验检测所工作人员丁红叶介绍,每年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轻则上吐下泻,重则危及生命。面对山林间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野生蘑菇,掌握科学的鉴别方法,至关重要。比如,毒蝇伞等鹅膏菌,模样普通得毫不起眼,却是剧毒、致命的;色彩艳丽的红菇,却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
一旦误食毒蘑菇,应立即采取以下四个措施: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就医;在等待救治时可饮用大量温盐水,并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催吐,需要注意的是,昏迷者禁止催吐;保留剩余蘑菇样品或拍照,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一同食用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都应立即就医检查。(记者 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