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传来喜讯,即时结算已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成功覆盖 77%的统筹地区。这意味着广大参保群众在就医过程中,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医保待遇,无需再为繁琐的报销手续而烦恼。即时结算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让医保资金更快地流向患者手中,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医保局的不懈努力和各地医保部门的积极配合,也为实现全民医保、健康中国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记者今天从国家医保局获悉,全国77%统筹地区已实现医保与医药机构即时结算,累计拨付医保基金3001亿元,大大减轻了医药机构垫付资金压力。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启动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要求今年年底前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医保基金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经过四个月的努力,截至5月6日,全国启动即时结算的统筹地区达到300个,占全国统筹地区的77%,覆盖定点医药机构36.18万家。
其中:
全国180个统筹地区选择增加拨付频次的结算方式,结算时限为医疗费用发生后1~7个工作日。
223个统筹地区选择压缩月结算周期的方式,结算时限为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截止后20个工作日以内。
19个统筹地区选择按月预拨的方式,在医疗费用发生前即按月预拨一定资金给定点医药机构。
今年以来,全国300个启动即时结算的统筹地区已累计拨付医保基金3001亿元,与此同时,284个统筹地区已预付医保资金763亿元,两项改革政策同向发力,协同赋能定点医药机构发展,减轻参保群众就医负担。
(总台央视记者 龙晓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