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榕语丝|办实事 暖民心”,这是一项充满温情与力量的行动。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心倾听居民的需求,将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无论是修缮破损的道路,还是解决居民的用水用电问题,他们都全力以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居民们切实感受到温暖与关怀。这些小小的举措,如同丝丝细雨,滋润着人心,也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成为居民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阿奇
社区里的共享书屋,村里上门的居家养老照护员,驿站里齐全的服务设施……一个个温暖的细节,一件件惠民实事,标注着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民生温度,这背后,是“暖心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不断完善。
“暖心党建”之暖体现在所面向的对象——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长日奔波的新业态劳动者等。通过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更多服务得以精准触达最需要的人群。
“暖心党建”之暖也在于各方形成的合力。多元主体参与,各自发挥所长,服务质效提升了,服务范围扩大了。在连江,通过集合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的力量,精准服务弱势群体的队伍更壮大了;在闽清,通过与经验丰富的社工组织合作,洋桃社区为孩子们搭建了丰富的公共文化供给平台……党组织搭台、多方参与,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
“暖心党建”之暖还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探索融合发展的努力。对于资源有限、日益“空心化”的山村,打通城乡融合通道,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成为一种解决之道。在闽侯,福建理工大学、江夏学院等高校志愿者的到来,为孩子们的课堂增添了丰富色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专家来到乡村义诊,村民们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从重点群体关爱到治理体系完善,从资源精准投放到城乡深度融合,“暖心党建”正在书写这样一个治理哲学:真正的现代化不仅是高楼大厦的崛起,更是每个群体都能触摸到的发展温度。
上一篇:数字人才培养分论坛30日举办
下一篇:市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决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