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区,存在部分幼儿园处于闲置状态的现象。这不仅是资源的一种浪费,也反映出空间利用上的不合理性。有委员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情况,提出了将闲置幼儿园改建为“老幼复合机构”的建议。这一建议颇具创新性和前瞻性,一方面可以盘活闲置资源,避免资源的无端空置;另一方面,老幼复合机构能够让老人和幼儿在同一空间内互动,让老人感受到孩童的活力,让幼儿得到老人丰富生活经验的滋养,同时还能整合养老和幼儿照料服务的资源,打造多功能的社区服务场所。
“随着新生人口的减少,许多社区会出现闲置的幼儿园。而老龄化社会让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最好的养老地点应该在离家近一些的地方。那么这些腾出来的空间,是否可以转化成养老场所呢?”1月17日,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院长谢国群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此次上海两会,谢国群提交了《关于将闲置幼儿园改建为“老幼复合机构”,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的提案》。
提案指出,对养老设施走访调查发现,即使在硬件条件完善、日常活动丰富的设施中,也常常听闻老人感慨生活寂寞,希望能在生活中多见到年轻人,尤其是孩子。这种与其他年龄人群交往的精神诉求,也是孤立的大型养老设施受到诟病的主因。而社区型的小规模机构,尤其是老幼复合型机构无疑能更多地体现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也是今后中国养老设施的发展方向。
对于“老幼复合机构”这一模式,提案中给出了三方面的构想。
其一,空间改造与功能融合。对小区内的幼儿园进行空间上的改造,明确划分出适合老年人和儿童活动的不同区域,如共享阅读区、手工制作区、多功能活动室等,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其二,活动设计与互动促进。设计适合老年人和儿童共同参与的活动,如长者课堂、手工制作课、故事会等,增强老幼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身心健康。
其三,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如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为老年人提供养生讲座、健康咨询等服务,同时让老年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为儿童教育提供宝贵资源。
近年来,一些幼师转行养老服务业也受到不少关注。两者之间是否能够很好地衔接呢?谢国群认为这种转型也是适合的,幼教的老师本身有一定的基本意识,具备引导和教导的一些技能,服务对象由幼儿换成老年人。只要通过再培训、再上岗,他们完全可以承担这方面的工作。
谢国群表示,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对于推动幼儿园改建为老幼复合机构至关重要,政策、资金、人才培训等都需要进一步推动。具体实践中,可以选择试点区域先行,并建立评估机制,总结推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