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碰瓷”团伙:假干活,真敲诈终获刑》
在一些劳动场景中,竟出现了“劳务碰瓷”这样恶劣的现象。这些团伙佯装找工作干活,实际却怀着敲诈勒索的不良居心。他们进入企业或工地后,故意不遵守正常的劳动纪律,寻找各种机会制造事端,随后便以莫须有的理由,如工伤、欠薪等进行敲诈勒索。企业往往在这种无端的纠缠下备受困扰,面临经济和声誉的双重威胁。然而,正义不会缺席,这些企图不劳而获、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团伙最终被法律制裁,获刑的结果彰显了法律对这种欺诈行为零容忍的态度。
在招聘网站上发布了招聘信息,没想到招来了一群闹事、要钱却不工作的“工人”。日前,经依法提起公诉,福清市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对“劳务碰瓷”的周某等人分别判处四年七个月至十年九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据介绍,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男子周某为获取非法经济利益,招揽陈某、谢某等人入伙,多次利用招聘网络平台查找招工信息,在广东、湖南、福建等地,假意应聘用工,到现场后提出无理要求或制造事端,迫使招工方拒绝用工,随即采用纠缠、围堵、恐吓等手段向用工方勒索误工费、路费、餐费等,敲诈用工方钱财,共实施犯罪41起,数额达人民币40万余元。
据福清市检察院检察官介绍,这是“劳务碰瓷”。所谓“劳务碰瓷”,是指个别劳动者专门选取管理不规范的中小企业就职,利用用人单位的疏漏与制度的缺失,通过消极怠工、主动找茬、秘密取证等方式主动提出辞职或诱导用人单位对其作出辞退处理,然后向用人单位主张交通费、误工费、工资差额等。
针对此类“劳务碰瓷”的新型案件,检察官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劳务碰瓷”不仅给用工方造成了经济损失,也让他们不再使用网络平台招聘工人,出现用工困难,损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管理秩序,对劳动市场环境和项目工程推进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更好维护正常用工秩序,遏制此类犯罪势头,近日,福清市检察院检察官结合调查走访情况及案件办理情况,深入分析该案被害人自身权益保障意识不足、劳务纠纷认识不足等问题,剖析原因,并及时梳理相关环节应对措施,向公安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公安机关开展“劳务碰瓷”类警情处置培训、案例宣传等,依法能动履职,提升执法办案能力水平,合法合规维护企业正当权益。(记者 叶智勤 通讯员 陈如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