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雯娜:在德国谈巴以问题,让人很分裂
观察者网
2023-12-01 22:27:13
0

原标题:海雯娜:在德国谈巴以问题,让人很分裂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海雯娜】

自从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袭击的行为进行野蛮报复以来,包括德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迅速对哈马斯和以色列行动的合法性和道德性进行了评论。考虑到德国人的历史包袱,很容易给人留下一种印象(通常是由德国政客的言论产生的),即整个德国社会团结一致,坚定地支持以色列。

例如,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在10月份哈马斯发动袭击后,强调了德国对以色列安全的历史责任,承诺打击德国对哈马斯激进组织的支持,并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德国其他政治家也发表了类似的坚定支持以色列的言论。这种立场与伊斯兰国家和全球南方多数国家的立场截然不同,后者呼吁双方停火,甚至要求以色列方面停止过度防御。

对于非德国人来说,他们很难了解德国这个在历史上曾杀害过数百万犹太人的国家,现在为何会如此支持世界上唯一的犹太国家。在本文中,我主要向读者解释德国与以色列这种动态关系的理论根源,并告诉读者这种表面关系背后的复杂性。

德国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

德国政府在这场冲突中的立场无疑是全力支持以色列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尊重以色列的自卫权,并呼吁用“两国方案”解决巴以矛盾。奥拉夫·朔尔茨、罗伯特·哈贝克、安娜莱娜·贝尔伯克等德国政治家,甚至右翼党派领导人艾丽斯·威德尔(长期以来被中国听众视为“睿智”和“务实”的代表)都明确表示了对以色列的支持。

德国与以色列的良好关系是德国外交政策的主要支柱,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与以色列的关系被认为具有特殊性,因为德国在历史上曾对犹太人进行过蹂躏和伤害。由于德国是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德国政府和立法者认为自己有责任赔偿犹太人。

这种责任感和义务感帮助制定了1952年著名的《卢森堡协定》:由康拉德·阿登纳和摩西·夏里特签署的《以色列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的赔偿协定》,要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赔偿那些在以色列避难以躲避纳粹迫害的受害者,以及那些受到纳粹政策伤害的人。这笔30亿德国马克的赔偿金标志着德国与以色列关系的突破,并为后续赔偿计划打开了大门。

西德的赔偿

此外,由于与犹太人索赔会议(专门负责促进犹太人受害者向德国索赔的法律服务机构)达成协议,西德政府于1952年颁布了一项特别法律——《西德联邦赔偿法》(Bundesentschädigungsgesetz)。因此,对犹太人所犯罪行进行赔偿的责任,以及在物质赔偿中的相关责任,在德国成为具有约束力法律框架的一部分。这种强大的国内法律体系给德国政治家留下了相当强的行为惯性,使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有意无意地站在以色列一边。

在国际舞台上,德国在此类冲突中的立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德国与美国(以色列的主要财政和军事支持者)联盟关系的影响。

美国是第一个承认以色列为主权国家的国家,也支持以色列对哈马斯的自卫权。美国对以色列的这种支持还体现在政府间: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签署了“世纪协议”等条约,这些条约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以色列的利益,但也受到人权倡导者、法律学者和穆斯林的批评。

然而美国是德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在德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下,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德国政治家会发出不过度支持以色列的声音。

德国公众对以色列-哈马斯冲突的反应

尽管德国政府几乎放弃了明确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但德国各党派和公众对这场冲突的看法却明显不同。2023年10月的一项调查询问了来自德国最受欢迎的六个政党的2500名德国民众,询问他们是否认为“以色列在加沙对哈马斯采取的军事行动是合理的”(图1)。根据这项调查,德国主流党派的成员中,始终有超过30%的人不同意以色列对哈马斯袭击的回应。在AfD(右翼政党)中,勉强有一半的党员表示同意,而在Die Linke(左翼政党)中,这样的支持率连20%都不到。

对德国公众的调查也很有意思。INSA(德国国内调查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70%的德国公众支持以色列有权对哈马斯进行自卫。这个数字似乎很高,足以表明德国人压倒性地支持以色列。但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德国人倾向于采取安全的立场,只是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受害者表示同情。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通常像国家统计局(INSA)所做的调查一样,会向德国人提出“以色列是否有权抵御哈马斯”之类的问题。事实上,围绕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的大多数争论,都是关于以色列的反应是否过度或有害,而不是关于以色列是否有权进行防御。

由于在德国哈马斯被贴上了恐怖组织的标签,因此受访者所得到的暗示信息等同于问:“一个国家能否自卫反击恐怖主义?”基于人性和直觉,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是”。这种误导性的调查可能会服务于政治议程,但不能百分之百地显示选民对以色列-哈马斯冲突的真实感受。

可能是感受到了压力,德国外交部发言人塞巴斯蒂安·菲舍尔评论说,以色列对哈马斯的防御必须“适度”。在德国许多大城市看到的支持巴勒斯坦的大规模示威,进一步证实了德国政府的姿态与德国公众之间的不一致。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8日,德国柏林,巴勒斯坦支持者举行示威游行。(图源:视觉中国)

然而,这些有几千到上万人参加的示威活动往往被加以负面描述:主流媒体主要关注的是那些有问题的参与者,他们都是已经表示支持卡利法特(Kalifat)或表现出反犹太主义的极端分子。德国政府还禁止任何与哈马斯或萨米杜恩(Samidoun,支持哈马斯的组织)有任何关系的人获得假释,甚至还讨论了“从河到海——巴勒斯坦将获得自由”这样的口号是否也应该被禁止的问题。

德国政府支持以色列主要是因为德国和犹太人的历史关系,但许多德国公民支持以色列却是因为哈马斯10月7日发动的袭击。这可以解释为:许多德国公民并不熟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历史,他们只知道哈马斯伤害了以色列公民,因此支持以色列。德国公众中支持巴勒斯坦(甚至哈马斯)的最大力量主要是有穆斯林背景的移民。目前,德国人口中有6.4%-6.7%是穆斯林,约有55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德国年轻人尤其支持巴勒斯坦,而不是以色列。

在TikTok上特别活跃的主要社交媒体账户(Abir el saghir、CZN Burak、Ronaldo、Bassem Yousses)都公开表示支持巴勒斯坦。通过社交媒体,更多的德国年轻人不仅获得了德国媒体未曾报道的不同观点,而且感到更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支持。对于包括我在内的Z世代德国年轻人来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比电视或报纸更重要的信息来源。

下面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我在调查中发现,德国人支持以色列的主要理由是他们认为哈马斯是纯粹的恐怖组织,因此支持以色列与之作战。这种说法是由德国副总理罗伯特·哈贝克推动的。他曾宣布,支持巴勒斯坦将给德国人和居住在德国的外国人带来后果,这些警告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尽管罗伯特·哈贝克经常受到公众的批评和嘲讽)。然而,在社交媒体中,这种对以色列的支持远小于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后者的支持评论/赞数是前者的10倍。

除社交媒体大V外,亲自前往巴勒斯坦的个人研究者和游客也利用他们的经验和对当地的洞察力来影响公众意识。几位在该领域有影响力的德国专家得出结论,摧毁哈马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该组织并不是像外界认为的那样专注于实施恐怖主义,还会关注社会福利。要摧毁哈马斯,以色列军队就必须派兵搜索整个加沙地带,并控制整个地区,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巴勒斯坦平民和以色列士兵的巨大伤亡。虽然从假设上讲,以色列有可能将哈马斯作为一个实体消灭,但要将哈马斯作为一个社会运动消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哈马斯的支持者会让这个组织继续存在,甚至建立新的恐怖分支。

《时代》记者亚辛·穆沙巴什也认为,“意识形态不能用炸弹摧毁,只能用更好的提议”。因此,必须‘保证加沙平民过上比哈马斯影响下更好的生活’。专家们还得出结论,呼吁停战是这场冲突的最佳结果。这将要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停止攻击,甚至归还双方的人质。这些也许不是解决冲突的办法,但对平民来说却是现实的改善。由于这些见解是深刻的、基于现实主义的,许多德国公民确实认为德国政府过于简单化了,可能没有将政策引向最佳结果的方向。

对不同观点的解读

鉴于上述事实,德国政治家的讲话、民意调查以及媒体的报道,很可能无法真实反映德国民众对以色列-哈马斯冲突的真实看法。此外,德国政党内部和政党之间也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德国民众更支持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目前尚无定论。

在外交层面,必须假定德国支持以色列并谴责哈马斯。这是一种法律约束下的立场,几乎没有调整的余地。也正因为这种现象,德国政府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对其他国家也不具有代表性和参考性。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也很可能阻碍德国政府公开选择巴勒斯坦一方。事实上,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着最关键的角色,它可以改变战争进程,使其陷入完全混乱或者两国并存的局面。

说到德国民众,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很明显,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加沙人民抱有极大的同情,而他们的声音可能不会在阳光下得到合理的表达。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普及,以及越来越多有移民背景的公民进入德国,现在和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德国人如何看待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警惕!这笔钱,不用交!   11月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警惕冒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名义收取费用的公告。公告指出,近期,有不...
超量购药、倒卖牟利,个人骗取医...   11月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第三期5起个人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当前,部分参保人利用门诊特殊疾病待...
“乌镇时间”又如约而至:万事俱...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6日至9日举行,全球互联网又将迎来“乌镇时间”。4日,...
俄乌红军城战役进入决定性阶段,... 据凤凰卫视报道,乌克兰总参谋部11月5日报告称,乌克兰武装部队对红军城的反击仍未放弃。当天,俄军战报...
以规划衔接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强调,加快建立制度健全、科学...
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 11月5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布,377件新闻精品获奖。福建...
“投资福建”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 11月4日,由省商务厅(招商局)主办的“投资福建”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办。 会上,省商...
汇聚顶尖思维 启发科学成就 香...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1月5日,香港桂冠论坛2025开幕,论坛以“汇聚顶尖思维 启发科学...
中国大市场 世界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
今日天光|福州气温开始短暂回暖...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11月6日,福州气温开始短暂回暖,虽然短袖“限时返场”,但是大家还是要...
福州市委统战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 4日,市委统战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黄建雄...
新友、新品、新单,进博会见证开...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5日)在上海开幕,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部准备就绪。今年进博会期间,全球...
人民财评: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
视频丨第八届进博会有哪些亮眼之...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鲜明,既把发展放在自己...
巴西,临时迁都 新华社消息,巴西总统卢拉4日在巴西北部帕拉州首府贝伦签署法案,决定在11月11日至21日期间将巴西首...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这...   近日,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德贝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博会作为中埃塞贸易与合作...
法国发生驾车蓄意撞人事件,已致... 法国西部滨海夏朗德省多勒龙岛当地时间今天(11月5日)上午发生一起驾车蓄意撞人事件,一名男子驾车冲撞...
邵佳一出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 经过公开选聘,中国足球协会研究决定聘任邵佳一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中国足协于2025年9月5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出口管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措施答记者问。 问:有消息称,根据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共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