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现总统埃尔多安(左)和他的挑战者基利达罗格鲁(右)
再过一天,土耳其即将举行五年一度的全国大选。统治土耳其长达20年的埃尔多安正寻求第三个总统任期,反对派领袖凯末尔·基利达罗格鲁 (Kemal Kilicdaroglu)则致力于推翻埃尔多安,让土耳其走上一条新的道路。
这次大选牵动着多国神经,无论对中东还是欧洲而言都至关重要。作为北约第二大军事力量,它既给乌克兰提供无人机,又与普京保持着密切关系;它介于欧洲和中东之间,在缓和难民涌入欧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也是穆斯林世界为数不多的真正民主国家之一,尽管过去十年间加强了宗教导向。
选前民调显示,埃尔多安与反对派的齐力达罗格鲁支持率不相上下。全世界都在关注,选举之后的土耳其,是会回到北约和西方阵营,还是会进一步转向俄罗斯?
摇摆不定的土耳其,走到了决定命运的十字路口。
人们在伊斯坦布尔参加竞选集会
中立的历史
土耳其的外交历史表明,现代土耳其的外交政策更接近于以发展为导向的第三世界中立国。事实上,自凯末尔建立现代共和国以来,土耳其的外交政策就一直是寻求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独立作用。
埃尔多安执政期间,调整了传统的亲美欧路线,积极插手中东事务并追求主导地位,同时重视发展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关系,奉行多维度和更加独立的外交政策。
作为拥有联盟中第二大军事力量的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关系日益密切,甚至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从俄罗斯购买武器。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埃尔多安继续与俄罗斯着保持密切联系,并通过搁置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投票,拖延北约的扩张计划。
然而,土耳其对其西方盟友的重要意义也不言而喻。去年,埃尔多安帮助促成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谷物出口协议,这对世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土耳其还向乌克兰提供了无人机,在与俄罗斯的战斗中发挥了作用。
英国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穆斯塔法-库特雷(Mustafa Kutlay)称:土耳其传统上是一个以西方为锚的中等强国,近年来却通过强势军事介入和外交政策,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全球力量。鉴于其横跨欧亚的重要战略地位,土耳其一直游走在与西方传统强国结盟和与俄罗斯等非西方大国结盟之间。
土耳其与西方及俄罗斯都保持着牢固的经济关系:它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它的当地工厂为欧洲组装零部件;过去十年,德国一直是它出口产品的最大买家。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反对派获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补与西方的关系。但是鉴于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土耳其也不会像一些国际观察家希望的那样,在对外政策上出现剧烈“转向”。
街头的竞选海报
伊斯兰世界的“民主之星”
埃尔多安的政治理想,似乎与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背道而驰。凯末尔致力于把土耳其从一个伊斯兰国家转变为一个世俗化国家。而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埃尔多安的从政生涯便始于伊斯兰政党。担任总统期间,他废除了多项凯末尔的政令,大力强化伊斯兰教令和价值观在家庭和教育中的影响,并将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千年文化遗产圣索菲亚大教堂由博物馆改为大清真寺。
埃尔多安的伊斯兰化政策得到了宗教保守派和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的欢迎,反对派则谴责他为“不自由的独裁者”、“土耳其民主的终结者”。
客观的讲,埃尔多安执政头十年里,土耳其发展的非常惊艳,经济高速增长,人均收入翻了三倍,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改善,不平等现象急剧减少。
2013年的“土耳其之春”则成为一个转折点。在面对反对其执政的大规模抗议后,埃尔多安通过修改宪法,用总统制取代了土耳其的议会民主制,同时废除总理职位,并削弱了议会的作用。
2016年的未遂政变中,叛军差点抓住了正在海滨度假的埃尔多安。从那以后,埃尔多安又趁机展开了对反对派的政治清洗,他从国家官僚机构中清除了政敌,并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但是土耳其的民主并没有完全崩溃。因为他们始终保留了“选举”在政治中的神圣地位,埃尔多安本人也尊崇这一点。多年来,他和他的执政党总是在投票箱上击败对手,且从来没有犯规的迹象。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曾用“民主伪劣化”来形容土耳其。她在书中写道:“2017年,埃尔多安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推动修宪公投,改议会制为总统制。尽管百般操纵媒体,修宪的支持率也只达到51.4%,而反对率高达48.6%,两方势力如此接近,说明反对派还是有相当的动员空间。2019年伊斯坦布尔的市长选举,更是让埃尔多安政府狼狈不堪。3月份选举,执政党推出的候选人输了,他们不甘心,作废了选举结果,推动了第二次选举,结果第二次选举反对党以更大的优势再次当选。埃尔多安政府虽然恼怒不堪,但也无可奈何。所以,土耳其的民主也没有完全崩溃,它只是伪劣化了而已。”
他的主要挑战者基利达罗格鲁发誓,如果他获胜,他会瓦解埃尔多安为集中权力所做的所有努力,恢复民主。他承诺会终止埃尔多安解雇民选市长的政策,并对政变后被错误解职的人进行补偿,他还表示将追捕不正当官员员。
“这些选举是为了重建土耳其,确保没有孩子饿着肚子上床睡觉,确保性别平等,”基利达罗格鲁在土耳其西部伊兹密尔的一次集会上说。“这些选举是为了和解,而不是冲突。这些选举是为了给土耳其带来民主。”
购物者在市场上经过埃尔多安的选举海报
难解的经济困境
如果这次选举中,土耳其人将埃尔多安赶下台,最主要是原因就是土耳其经济出现了逆转。埃尔多安在通胀飙升的情况下大幅削减利率,导致了一系列的货币崩溃和生活成本危机不断加深。
大约在2013年左右,全球市场流动性逆转导致土耳其和其他新兴市场急需资金。外国投资者开始放弃土耳其资产,资金急剧外流。根据官方债券持有量统计数据和土耳其数据监测,这是外国投资的高水位线。此后里拉的价值暴跌。
根据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基尼指数,2011年也是收入不平等开始加剧的一年。这一趋势在2013年加速,并抹去了埃尔多安执政头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自2021年以来,当局将利率从19%下调至8.5%。去年通胀率飙升至埃尔多安执政期间的最高水平,达到85%以上。
今年2月份土耳其发生了罕见的大地震,救灾不力以及强震导致的物资短缺使得国内对埃尔多安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前土耳其央行行长兼合伙人比伦特·古尔特金 (Bulent Gultekin) 说。"如果埃尔多安赢得选举并继续他的经济政策,它将在某一时刻彻底崩溃。”
反对派则承诺回归传统的货币政策。基利达罗格鲁表示,他将恢复央行的独立性,这虽然这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利率大幅上升,但却可能减缓经济增长。同时,通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平息。
反对派政客表示,一旦新的经济团队掌权并且利率开始上升,外国资本就会涌入土耳其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公司和工厂的直接投资需要更长的时间,但也会有回报。毕竟,土耳其是印度和德国之间最大的经济体,且受益于与欧盟的关税同盟,使其成为向欧洲出口的绝佳基地。

(编辑:姜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