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的原文及翻译
创始人
2025-07-02 08:01:05
0

望岳的原文及翻译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望岳的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望岳

  作者: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翻译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 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创作背景

  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曾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在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漫游途中所作的

  赏析二: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是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与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与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是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与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与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王子的主要内容简介 小王子的主要内容简介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
房地产概念方案设计主要内容 房地产概念方案设计主要内容  房地产策划是指在房地产领域内运用科学规范的策划行为。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
《宋史杨察传》的文言文原文及... 《宋史杨察传》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杨察,字隐甫。其先晋人,从唐僖宗入蜀,家于成都。举进士甲科,除将...
逍遥游的翻译及其原文 逍遥游的翻译及其原文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部分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部分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 ...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题解句...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时,四周的船只都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
有所思原文、注释及赏析 有所思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  有所思  唐代:卢仝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
朱自清《春》全文赏析(2) 朱自清《春》全文赏析  第一个特写镜头是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不仅写...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阅读...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阅读理解及答案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李北方  ①有些科学的支持者...
谋攻的原文及译文 谋攻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谋攻第三】  1.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
诗经七月全文及翻译 诗经七月全文及翻译  《七月》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七月全文...
《顶碗少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顶碗少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顶碗少年  赵丽宏  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
劝学原文及翻译荀子 劝学原文及翻译荀子  劝学是人教版语文课本中非常重要的一课,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劝学原文及翻译...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左丘明文...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左丘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
《兰亭集序》书法欣赏 《兰亭集序》书法欣赏  引导语:王羲之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千古成名的书法大家,他的作品中,历史...
曹操《短歌行(其一)》原文 曹操《短歌行(其一)》原文  《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第一首诗...
王维《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王维《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全诗注释赏析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
《王珪传》文言文阅读 《王珪传》文言文阅读  王珪,字叔玠。性沈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
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 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  导语:声音大的词语有哪些呢?在世界的各种声音中,大的声音往往是喧闹的,是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