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在福建省南平市举办,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会。大会以“发扬朱子文化时代价值,促进全球文明互鉴共生”为主题,推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此次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联合会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会设置开幕式与主旨报告、第四届考亭论坛平行分论坛、主题圆桌沙龙、“书院文化”学术考察暨采风传播等四大主题活动。其中,平行分论坛围绕“第二个结合”与朱子学的创新发展、全球文明倡议下的朱子文化国际传播、两岸朱子学与中华文化认同、文明交流互鉴与朱子学青年对话等议题进行探讨。主题圆桌沙龙聚焦“新媒体时代的朱子文化普及与传播”展开交流,为传统思想的当代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福建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以朱子文化为主题的文旅系列活动。
主旨报告环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蒙曼重温了朱子的三句名言,讨论朱子文化的当代价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学习与创新的价值;“存天理,灭人欲”倡导理性的节制力量,为应对物质主义陷阱、寻求可持续发展提供警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彰显了包容并蓄的文明观,倡导文明要百花齐放,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智慧。
再次参与考亭论坛的著名汉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荣休教授田浩说:“大家都期待在当今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更多地了解朱子文化。这次论坛可以说是东西方几个世纪以来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双方文化异同的又一个新成果。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对自身文化的特质形成新的认识,从而对文化议题形成新的理解。”
台湾东海大学教授蔡家和表示,朱子学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如其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可延伸至现代科技领域。他特别提到,两岸书院文化一脉相承,台湾现存仍在活动的近20所书院大多承袭朱子学风,成为联结两岸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朱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面对当今世界变局,要进一步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朱子文化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福建是朱子理学的发祥地与重要传承区。其中,南平作为思想的孕育地底蕴深厚,福州则在传承中展现出独特活力。蒙曼教授表示,福州融合了中原儒雅、山地坚韧与海洋开放的多元文化特质,为朱子文化提供了生长的沃土。近年来,福州推动朱子文化进学校、进社区等实践,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当代体现,这不仅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记者 燕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