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淘宝客服,您买的商品质量有问题,可以双倍退款”……这样听起来“福利满满”的电话信息,你能分辨真假吗?近日,罗源县公安局接连阻断两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群众避免10万余元损失。
“您好,请问是张女士吗?您前段时间在淘宝上购买的沐浴露有顾客反馈过敏,质检确认有问题,现在可以给您办理退款……”8月29日,罗源的张女士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语气诚恳,还能准确说出订单信息,她便放松了警惕。
“您加一下我们售后客服的微信号,马上为您办理双倍退款。”就在张女士按照对方指示下载某社交软件、发送银行卡与身份证照片,并正准备筹集4万元“退款保证金”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我们是鉴江派出所民警!您可能正在遭遇诈骗,请立即停止所有操作!”接到市反诈中心预警指令的罗源县公安局鉴江派出所民警及时阻止了张女士的操作。
“他说我如果不转保证金,会影响个人征信……”张女士仍有些将信将疑。“那是话术!正规退款从来不需要你先交钱!”民警当场拿出案例耐心解释,张女士这才彻底清醒。民警随后指导张女士及其亲友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发放反诈宣传资料,对周边群众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提醒若接到所谓“客服退款”电话,务必保持警惕,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绝不轻易透露个人身份及银行账号信息,谨防上当。
同样差点受骗的还有王女士。她在收到网购水果后,发现包裹里有一张“提货卡”,扫码即可“领取水果小刀”。她扫码进入了一个微信群,随后被诱导下载了一款名为“医疗援助”的APP。
“每天都有公益任务,投入越多返利越高!”APP中的“接待员”这样告诉她。她试着做了两单,分别转账2886元和497元,很快收到返还的1300多元。“第三单是联单任务,金额75328元,做完就能返现15600元!”看到对方提示,已经放松警惕的王女士正准备转账,民警及时赶到:“这是典型的‘做任务’诈骗!你正在被骗!”
民警随后讲解了“扫码—入群—做任务—返利”的诈骗套路,王女士终于认清骗局,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民警提醒:凡是自称客服可主动退款、要求“垫资”转“保证金”的,都是诈骗;凡是扫码送礼品、做任务返高利的,都是陷阱;请广大市民“不听、不信、不转账”,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筑牢防诈安全线。(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薛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