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污染造成大危害!警惕AI数据污染引发现实风险
创始人
2025-08-17 08:39:16
0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蓬勃发展,各类AI工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助手,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生活开始与人工智能密切联系。

  当AI信息“不靠谱”网民如何断真假?

  不过近年来,不少网民发现,部分人工智能的回答开始有些不靠谱。先看两个案例:

  今年上半年,宁波发生了两件事,被人工智能荒唐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件事是,2月6日宁波警方注销了“宁波交警”抖音号。第二件事是,三个月后的5月2日,在浙江宁波余姚境内的省道嘉余线上,一辆未悬挂车牌的轿车在违法超车过程中撞倒一辆摩托车。小车驾驶人并未第一时间检查伤者受伤情况,而是从后备厢里拿出车牌进行安装。

  当网民询问AI软件2月6日宁波交警抖音号为何注销时,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竟然是“主要与5月2日的这起交通事故引发广泛关注有关”的结论。2月份发生的账户注销的原因竟然是3个月后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人工智能的这一回答引起了网民广泛关注,宁波交警随后进行了紧急辟谣。

  去年有网民询问一款儿童手表AI软件,“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人工智能给出的回答竟是否定中国发明创造、否定中国文化的答案。这一荒唐的回答,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儿童手表的厂家随后紧急道歉,称已经修正了相关数据,删除了不良信息源。

  近年来,AI杜撰的信息更是数不胜数,杜撰不存在的论文以及论文的作者、网址等。AI更是成了谣言类信息的帮凶,游船侧翻、幼儿园大火等谣言都可以帮网民编造出来。

  当AI数据被污染有何风险?如何防范?

  刚才提到的案例,与人工智能的数据污染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通俗来讲,如果把AI比喻成食物的话,训练数据就相当于食材,食材腐败变质,最终生产出来的食物就会有问题。

  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算法、算力和数据,其中数据是训练AI模型的基础要素,也是AI应用的核心资源。一旦数据受到污染,就可能导致模型决策失误甚至AI系统失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什么是AI数据污染?分几类?

  近日,国家安全部门发布提示,通过篡改、虚构和重复等“数据投毒”行为产生的污染数据,将干扰模型在训练阶段的参数调整,降低其准确性,甚至诱发有害输出。

  那么究竟什么是AI数据污染,数据污染分为哪几类?

  网络安全专家 曹辉:数据投毒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视觉类,一个是针对自然语言处理类。这张图片是一个斑马识别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数据。我们看到,在这张照片上很多斑马进行了标注。如何进行数据污染?就是在其中的一匹斑马身上加一个绿点。加了绿点的斑马,特意不进行标注。这样的训练数据大概会有几万张,在这几万张训练数据里面的其中三四张进行类似的污染处理,就会导致生成的人工智能模型带有后门,就会导致当它再见到类似身体上有绿点的斑马,它就不会认为这是个斑马,就导致了AI模型的判断受到干扰。

  专家介绍,人工智能数据污染分为两类:

  一种是人为主观恶意去篡改数据,误导人工智能的输出结果;

  另一种是人工智能本身会海量的收集网络的庞大数据,其中不良信息如果没有被甄别删除掉,而是当作可以信任的信息源加入算力中,输出的结果同样不可信任。

  网络安全专家 曹辉:我们知道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的数据,所以,大部分的互联网数据,书、报、电影的对话、台词数据都是训练数据通常的收集范围。其实我们都有可能在互联网上发一些数据,一旦这些数据是不安全的、被污染的,那可能大模型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人工智能数据 为何小污染会造成大危害?

  国家安全部数据显示,AI在训练过程中,即使是0.001%的虚假文本被采用,其有害输出也会相应上升7.2%。为何小小的污染源输出时的危害会几何级数的上升呢?

  专家介绍,被污染的数据有着明显地与其他数据不同的观点和内容,这种情况下,AI很可能将污染数据标记为“有特点和高信息量”,并增加在算力中使用的比例。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薛智慧:大语言模型本质上是一种统计语言模型,使用的多层神经网络架构具有高度的非线性特征。在模型训练阶段,如果训练数据集中混入了污染数据,模型可能误将污染数据判定为“有特点、有代表性、高信息量”的内容,这种错觉就会使模型提高污染数据整体在数据集当中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少量的污染数据也能对模型权重产生微小影响。而当模型输出内容时,这种微小的影响会在神经网络架构的多层传播中被逐层放大,最终导致输出结果出现明显偏差。

  数据污染可能引发一系列现实风险

  另外,AI数据污染还可能在金融、公共安全等领域引发一系列现实风险。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薛智慧:比如在经济金融领域,一旦数据受到污染,一些市场行为分析、信用风险评估、异常交易监控等工作就可能出现判断和决策错误,进而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在社会舆论方面,数据污染会破坏信息的真实性,让民众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这就可能会引发社会舆论风险。

  加强源头监管 防范污染生成

  针对AI数据污染,从国家安全层面,我们应该如何防范风险?专家表示,应加强源头监管,防范污染生成。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薛智慧:要制定明确的数据采集规范,使用安全可信的数据源,构建数据标签体系,采用严格的访问控制和审计等安全措施。

  其次,可以使用自动化工具、人工审查以及AI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不一致性、格式错误、语法语义冲突等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安全机关此前针对AI数据污染也提示,要定期依据法规标准清洗修复受污数据,逐步构建模块化、可监测、可扩展的数据治理框架,实现持续管理与质量把控。

  对于广大网友而言,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又应该如何防范AI数据污染的风险呢?

  网警提醒:

  一是使用正规平台和企业提供的AI工具;

  二是科学合理地使用AI工具,AI产生的结果可以参考,但不能盲信;

  三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不必要的个人隐私暴露,同时不作不良信息的投喂者,共同守护网络家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运会零距离丨相知无远近 万里...   8月17日,成都世运会迎来挥手告别的时刻。从天府之檐的激情开赛到成都国际友谊馆的依依惜别,世界各...
【成都世运会】外籍记者的世运记...   成都世运会期间,可以看到多国媒体记者穿梭于各个比赛场馆和媒体中心中,11天的忙碌过后,他们留下了...
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里,海归博士正与本地茶农一起寻找商机,“大自然办公族”将竹林溪涧变...
烽火里的家书|李林:一定可以粉...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一封封家书...
深圳图书馆回应贴条防占座:两次... 据经视直播,8月15日,有网友发文称,深圳图书馆对临时离座读者的空位进行管理,会张贴温馨提示单。若读...
美媒爆料:美俄峰会机密文件遭泄... 据凤凰卫视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已经落幕。然而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8月16日爆料...
新研究利用人工智能设计新型抗生...   新华社赫尔辛基8月16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与多家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出一种...
央视关注福州:软木画戴头上 非...   暑期探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软木画戴头上,非遗可感可体验。
立秋后宜养肺,中医支招滋阴润燥   新华社长沙8月16日电(记者 帅才)中医认为,立秋后,养生原理需顺应“秋收”规律,关键在于养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获悉,8...
《说不尽的孙绍振》新书首发 16日,著名文学评论家、教育家孙绍振首部传记《说不尽的孙绍振》新书首发分享会在西湖大梦书屋举行,孙绍...
加价乱收费者,严查!福州规范养... 近日,为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福州市场监管部门面向全市各养老服务机构发布规范养老服务机构价格...
上海华通白银国际交易中心非法期...   上海华通白银国际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是一家正规的期货公司?华通白银、中国白银、华银交易软件的白银铂金...
合盛气体首单医用氧成功出售 恒... 近日,恒申集团化工板块合盛气体完成医用氧首次装货出售。这一重要突破是恒申化工医用氧项目从蓝图到落地的...
境外间谍伪装科研机构搞合作 国... 在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涉密学术研究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论文中凝结的核心技术、战略...
当开渔遇上圆形彩虹   当开渔遇上圆形彩虹,会是什么样的画面?
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2025... 截至8月9日上午,厦金“小三通”航线2025年客流量突破100万人次,安全航行5136班次。其中,8...
身入更心入的“调研”之变(在现...   改进调查研究是中央八项规定的一项重要要求,调查研究怎么做,关系作风建设,涉及民生关切。  深入贯...
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 新华社快讯: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8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