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创学院成立并开启首期“科创种子训练营”
“全程陪跑”破解企业“成长烦恼”
科技企业成长难在哪?难在技术走出实验室的第一步、难在第一笔资金、难在第一笔订单……
为帮助科技领域种子企业解决这些“成长烦恼”,8月1日,合肥科创集团宣布成立合肥科创学院,并开启首期“科创种子训练营”,为科技创业者提供从第一笔资金到第一笔订单的全周期服务。
当天,近百名来自种子期项目的“未来企业家”聚集,为成长蓄能。
创业新人寻机会
当天早上刚过八点,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余鹏跟随人群,走入首期“科创种子训练营”,手握金鱼育种技术的他,希望带着研究团队的“原创科技”在合肥扎根。
“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每一步都是一个关口。”余鹏表示,想要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不容易,资金、场地等诸多因素成为他心中的“石头”。“大到基建,小到公司运营、销售、财务等人才配置,我们都需要帮助。”
从成果转化、融资对接、运营管理,到产业政策、创业分享,首期“科创种子训练营”通过“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政策家”的“多师联培”,为余鹏这样的“未来企业家”提供创业全航程指引。
现场推介的一揽子“政策礼包”更是抓住了余鹏的心。“种子基金、天使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能够争取资金扶持的机会很多。”
“我们通过邀约、报名等形式,汇聚了合肥市成立不满一年的种子企业或创业团队,他们很多都有高校研究背景,但不懂如何将技术转化落地,训练营正是为了帮助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据合肥科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期训练营营员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等多个产业类别,“现在他们还是种子,未来就是合肥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全程“陪跑”助成长
合肥科创学院究竟能为种子企业提供什么帮助?
“不只是简单的培训,而是科技创业的全程‘陪跑’。”合肥科创集团副总经理姚瑞介绍,从实验室的灵感火花,到市场的第一次商业验证,再到产业的第一次规模扩张,合肥科创学院将为高校院所教师、技术极客等科技创业者提供全链条、高浓度、重落地的全周期服务。
帮助技术人员理解商业逻辑;整合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等多方位资源,打造多场景生态圈;精准路演,让硬科技获得合理资本定价……合肥科创学院着力破解技术创业者在认知、资源以及企业估值上的“断层”,提供产业发展、基金投资、科技招商、成果转化等服务内容,让“实验室技术”真正走向市场。
“从种子期、幼苗期,到乔木期、森林期,我们将和有需求的科技团队、企业一道,完成从0到1的蜕变。”姚瑞表示。
科技创新不是孤立的单点突破,而是全链条、全要素的系统工程。合肥正以“全域科创”理念重构创新生态。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落地,从政策扶持到资本介入,需形成环环相扣的闭环。“合肥科创学院要成为各方的牵线者,用好合肥科创生态,为科技成果商业化提供系统性保障。”姚瑞说。
“听说后面还有精品小班课程,对科创团队进行点对点、一对一的创业辅导,一人一议地把关项目,满足每个项目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余鹏的语气中带着些安心和踏实,在“陪跑员”的帮助下,他对扎根合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