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因300元罚款,就被公示3年?检察机关专项监督信用惩戒不当问题
创始人
2025-07-25 15:47:38
0

仅因 300 元罚款,竟要被公示 3 年?这一现象引发了对检察机关专项监督信用惩戒不当问题的关注。300 元罚款本属轻微违规处罚,却以长期公示的方式进行惩戒,可能过度影响当事人的声誉和生活。检察机关应审慎对待信用惩戒措施,确保其合理性与适度性。避免因一时之过而让当事人背负长期的负面标签,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专项监督应在法治轨道内进行,防止出现惩戒不当的情况,以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并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新的部署。检察机关在履行行政检察职责中,对地方涉企信用惩戒适用中存在的执法司法不规范问题进行监督,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366件,其中,办理行政机关信用惩戒不当案件557件、失信违约案件260件,办理法院信用惩戒措施不当案件549件,帮助涉案企业及时修复信用,推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一是在行政执法中,存在部分行政机关涉企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不及时、不当适用信用惩戒措施等情形。涉企信用修复主要存在部分行政机关失信行为公示信息归集不规范、信息修复告知不及时等问题。检察机关全面审查被执行行政行为的同时,同步审查行政机关所作列入、移出违法失信名单决定的合法性,加大对信用惩戒措施的监督。如检察机关办案发现,某行政机关将罚款仅300元的行政处罚信息,按最长三年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在政务平台公示,存在不当惩戒情形。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手段,对该政务平台上涉企行政处罚公示信息数据摸排、比对,发现2023年以来收录的1975条行政处罚公示信息系适用简易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收录的2487条信息罚款数额在500元以下,但均设置三年最长公示期,属于错误或不当公示。检察机关依法提出检察建议督促纠正,及时恢复涉案企业信用,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又如2023年5月,一公司被行政机关以连续两年未从事经营活动为由吊销营业执照。该公司在经允许后补充申报了2021、2022年年报,并补缴税款和罚款。同年10月,该行政机关又执行5月对该公司作出的吊销营业执照行政处罚决定,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其标注为“吊销”状态。后该公司通过12309检察服务中心寻求帮助诉讼维权,检察机关协同相关部门召开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联席会议,妥善化解争议,助力企业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二是在行政非诉执行案件中,存在违法纳入或未及时删除被执行人失信信息,错列企业为失信被执行人等情形。有的是被执行人被错误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或已提供充分有效担保,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或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法院已经执行完毕,但未及时删除被执行人失信信息,导致被执行人不良信用记录持续存在。如某地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并依约支付了包含工人工资在内的35万元工程款,由乙公司雇佣袁某强组织施工。后因袁某强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10名农民工到行政机关投诉甲公司。甲公司未按要求提供已支付工程款的证据,相关行政机关在未全面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对甲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并申请强制执行,该公司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司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出行受限且甲公司不能向银行贷款。甲公司依法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检察机关经调查核实后,建议行政机关撤销处罚决定,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由甲公司代为支付剩余农民工工资后向乙公司追偿。2025年3月,甲公司代为支付了剩余农民工工资2.5万余元。行政机关撤销罚款处罚,法院依法将对该公司的失信限高措施予以屏蔽、撤销,甲公司及时摆脱了信用“黑名单”,得以正常生产经营。

三是在执行转破产案件中,存在部分执行终结后未依法恢复企业信用等不正确适用信用惩戒措施情形。一些适用破产程序的案件,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终结执行,或者穷尽执行手段未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企业仍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者企业法定代表人被错误限制高消费等,影响司法公信力。如检察机关在开展涉企行政执行案件信用惩戒措施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某地某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相继被裁定宣告破产后,仍有5家企业法定代表人被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执行措施,2025年2月,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法院及时终结上述执行程序,解除违法限制高消费措施。同时,积极推动法院开展涉企信用修复专项行动,帮助企业修复信用、纾困解难,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对重振经营主体信心、激发创新和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检察机关提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主体要依法经营、守护企业信用;如被错误列入失信对象,或到期应被终止失信公示等问题,有权申请信用修复,有关部门应履行信用修复告知义务并及时删除失信公示信息,修复企业信用、消除不良影响,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加强涉企信用惩戒执法司法监督,联合法院、行政机关建立社会信用惩戒与信息修复衔接机制,促进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编辑:杨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尺素金声丨从知识产权“成绩单”...   7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十四五”知识产权“成绩单”,一项数据尤为引人关注:我国每万人口高...
福建省防指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 ... 福建省防指已正式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但仍需做好暴雨防御工作。台风虽已远离,但其带来的暴雨影响却不容小...
凤凰记者实地探访泰国受袭府治,... 凤凰记者实地探访泰国受袭府治,现场景象令人动容。只见前来捐赠物资的民众络绎不绝,他们怀着真诚的心意,...
北京疾控:本市居民本地感染基孔... 北京疾控明确指出,本市居民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的风险极低,大家无需恐慌。基孔肯雅热在本市的传播情况较为...
热搜里的新疆:跨越山海 直抵人...   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让正能量引领大流量。短视频《热搜里的新疆》,从斑斓的喀纳斯到深地塔科1井的“...
综述|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合作为世...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25日电综述|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新华社记者  7月2...
全球近30位多语言AI顶尖专家...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7月26日至28日,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WAIC 202...
最后一搏?冯德莱恩将与特朗普会... 在贸易博弈的关键时刻,冯德莱恩即将与特朗普会面,这无疑是一场关乎关税命运的“最后一搏”。冯德莱恩肩负...
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6...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 申铖)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吴盖25日表示,今年,财政部会同国家发...
创新教育培训消费模式 福州启用... 福州近日开启了一项全新的教育培训消费模式,“美团安心学”次卡服务正式启用。这一举措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
福州地铁4号线后通段具备试运行... 福州地铁 4 号线后通段现已具备试运行条件。这一消息令人振奋,标志着福州地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后通段...
福州公开征集非法倾倒处置固废线... 福州近期公开征集非法倾倒处置固废线索,这一举措彰显了对环境治理的重视与决心。非法倾倒处置固废不仅严重...
长乐北路—塔头路口遮阳棚加紧施... 在长乐北路与塔头路口,一处遮阳棚正在加紧施工。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展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巨...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宿舍枪击事件致...   新华社休斯敦7月25日电 美国新墨西哥州警方说,新墨西哥大学一栋宿舍楼25日凌晨发生枪击事件,造...
胡锡进:中国大陆会如何解决台湾... 胡锡进坚定地认为,中国大陆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有着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实力,这绝非美台所能预测。中国大陆始...
青海涌“绿波” 高原唱“新曲”   【活力中国调研行】  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正在建设;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
凤凰晚报|大学生遇难事故中的老... 《凤凰晚报》聚焦大学生遇难事故中的老师。此前曾有截肢消息传出,但经核实此为不实传闻。在事故发生的危急...
泰国代总理:柬方攻击平民构成战... 泰国代总理明确指出,柬方攻击平民的行为构成了严重的战争罪。这一表态彰显了泰国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公正立...
主播“罗大美”遇害案29日将再... 主播“罗大美”遇害案 29 日将再次开庭,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此前,检方基于案件的严重性和主犯的恶...
6名大学生选矿厂遇难,高级工程... 6 名大学生在选矿厂不幸遇难,这是令人痛心的悲剧。高级工程师对“为何救援时间长”进行了分析。首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