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关税大棒,日欧拥有一些可打的牌。日本方面,其可凭借在高端制造业的强大实力,如汽车、半导体等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来应对关税冲击,同时利用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在一些贸易谈判中争取有利条件。欧洲则可发挥其统一的市场优势,通过内部协调一致,对美国的关税措施采取联合反制行动,如对美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等。此外,日欧还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拓展更广阔的贸易空间,从而在美关税压力下寻求更好的发展态势。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如果日本什么都让步,那我们将无法保障我们的国家利益。”4月21日在国会会议上,日本首相石破茂发表了美国发动关税战以来他最强硬的表态之一。在华盛顿4月2日宣布对其他国家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后,日本是第一个与美国进行谈判的国家。相较于加拿大、欧盟相继宣布对美国的反制措施,日本显得较为克制,但东京并非无牌可打。与此同时,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欧盟,虽然也在与华盛顿进行谈判,但同时在做最坏的打算,从杏仁等农产品到摩托车等工业制品,再到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布鲁塞尔的反制清单上。
“美债成了白宫的压力点,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一周后,白宫宣布,大多数国家的“对等关税”被暂缓90天施行,但10%的基准关税以及对进口至美国的汽车、钢铁和铝产品25%的关税仍然有效。据路透社报道,3名消息人士表示,在定于5月1日发布的季度展望报告中,日本央行将大幅下调对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的经济增长预期。根据今年1月的预测,日本2025财年经济将增长1.1%。上述消息人士表示,日本央行内部尚未就美国关税政策给日本造成的损害程度达成共识,这将部分取决于日本能否获得关税豁免。不过,有经济学家表示,如果针对日本的“对等关税”实施,该国的经济增长率将降低0.8%。
虽然美国关税政策可能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击,但石破茂政府多次表示,不会做出重大让步。据彭博社报道,石破茂4月21日再次强调,日本不会为了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而一味屈从于美国的要求。此前一天,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日本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时间表示,如果不能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就没有意义。
虽然日本政府表示,不会对美国关税政策进行报复,但日本一名议员近期呼吁,东京应考虑出售其持有的美国国债,以此反制华盛顿。路透社等媒体称,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价值约为1.08万亿美元。虽然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拒绝了上述议员的呼吁,但加拿大投资研究公司“BCA研究”的分析师埃文斯直言,主要持有美国国债的不是日本政府,而是一些企业。德国数据公司Statista的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持有美国国债的主要是日本银行、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
有分析认为,美国政府4月9日突然宣布对大部分国家暂缓90天实施所谓“对等关税”,与美债被大量抛售有关。据美国CNBC网站报道,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日本受到怀疑。埃文斯则认为近期抛售美债的主力是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如果这些保险公司担心美国政策反复无常,希望减少风险敞口,那么(日本)政府也无能为力”。“这(美债)成了白宫的压力点,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据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20日报道, 知名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首席北美经济学家阿什沃斯直言,尽管美国政府能够抵抗股市的震荡,但一旦债券市场也开始疲软,让其屈服只是时间问题。
日本首次向美科技巨头发反垄断禁令
除了美债外,日本还可以向美国企业施压。4月15日,日本反垄断机构公正交易委员会认定谷歌公司在日本市场违反了反垄断法,并向这家美国科技巨头发出禁令,要求其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禁令还要求谷歌尽快成立由独立第三方组成的监督体系,在未来5年内持续监测相关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定期向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报告。
日本对谷歌发出禁令受到日媒的广泛关注,包括NHK电视台等在内的多家日本媒体在报道时,均强调这是日本首次向美国科技巨头发出反垄断禁令。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认为,尽管日本此次对谷歌发出的禁令未必是出于对美国关税措施的报复,但从时间点来看仍引人联想,似乎是对美国进行警告。考虑到美国政府的关税措施,不排除日本方面今后通过施压美国大型企业的方式来获得对美关税谈判筹码的可能。
虽然拥有反制美国关税的手段,但日本政府可能不得不在一些领域做出让步,以期与华盛顿达成协议。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列出8项其他国家针对华盛顿的“非关税欺诈手段”,点名批评日本。根据特朗普的说法,日本使用所谓的“保龄球测试”来阻碍美国公司向日本销售汽车,“他们把一个保龄球从20英尺(1英尺约合0.3米)高的空中扔到汽车的引擎盖上。如果引擎盖凹陷,那这辆车就不合格。太可怕了”。《日本经济新闻》网站4月20日表示,该媒体了解到,作为与美国关税谈判的一部分,日本正在考虑放宽对进口汽车的安全规定,试图缓解白宫对美国汽车出口日本不足的担忧。
此前还有消息称,日本政府考虑增加美国大米和大豆进口,以此作为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不过,石破茂4月20日表示,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将谨慎对待日本农产品市场的开放。考虑到美方的要求,这位日本首相称“不会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妥协,日本人的安全必须得到妥善保护”。
另据共同社报道,美国希望以关税为筹码,换取日本在安全保障领域的让步,预计美方今后将要求日方增加负担驻日美军驻留经费并大量购入美国产防卫装备品。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分析师贝内特称,本届美国政府认为“为维持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美国长期以来在经济上受到剥削”。不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何伟文表示,在日驻军更多是出于美国的需求,而非日本,日本许多人都希望美军撤离。
冯德莱恩:通过加征服务业关税向美施压
“欧盟正在为更多美国关税做准备。”据美国CNBC网站、德国广播电台等媒体报道,尽管与美国进行了对话,但欧盟仍然可能被美国征收更多关税。在美国宣布对其他国家征收“对等关税”后,欧盟计划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10%至25%的关税,包括牛仔裤、摩托车、杏仁和大米等。这些措施原定于4月15日生效。欧盟委员会和欧盟成员国一直在制定一份将于5月16日生效的进一步关税清单,其中包括钢铝制品、纺织品、牛肉以及大豆等。美国4月9日暂停向大多数国家加征“对等关税”后,欧盟委员会宣布暂缓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不过,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4月10日表示,如果与美国的谈判不令人满意,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
彭博社称,有欧盟消息人士透露,欧盟的其他反制措施包括将美国公司排除在公开招标之外。欧盟还考虑禁止或严格限制向美国出口其难以获得替代的商品。
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也是欧盟反制美国的一大目标。据欧洲新闻网、德国电视二台等媒体报道,美国多名科技巨头1月参加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表明,他们与白宫的关系很紧密。冯德莱恩日前表示,如果欧美之间的谈判破裂,欧盟准备通过加征服务业关税来向华盛顿施加压力。
欧盟与美国的双边年贸易额超过1.5万亿欧元。CNBC网站称,欧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该地区对美国的服务贸易逆差为1090亿欧元,对美商品贸易顺差为1570亿欧元,这导致整体上欧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480亿欧元。“对它们(大型科技公司)来说,欧洲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冯德莱恩对德国《时代周报》表示,欧盟有4.5亿人口,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欧盟民众生活水平很高,时间也很自由。这也意味着,在欧盟,数字服务有着巨大的营业额和利润,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失去进入这个市场的机会。
美国的关税举措引发欧盟有关数字税的讨论。数字税的支持者希望美国科技公司能够成为其关税谈判中的薄弱环节。德国巴伐利亚州数字部长梅林表示:“我们不应该袖手旁观,看着美国试图用高关税榨干我们,而美国科技公司却在这里赚取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且几乎不缴纳任何税款。”梅林以奥地利为例说,该国已开征数字税。具体来说,梅林的提议针对的是年营业额达7.5亿欧元及以上的公司。德国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弗拉茨舍尔强调,实现这一目标的法律工具都已经存在,但对美国科技公司采取行动需要政治勇气。
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隆巴尔建议通过监管打击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对欧盟数据的使用。数据被视为人工智能的“黑金”,欧洲市场的规模使其对美国科技巨头具有强大吸引力。此外,欧盟还可以通过部署“核选项”,即使用此前通过的反胁迫工具,将一些美国公司排除在欧洲市场之外、推迟向美国公司发放营业执照并限制其获得公共合同。
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根据欧盟法律,除非有特定多数成员国反对,反制关税由欧盟委员会负责制定,但更严厉的对策,如限制市场准入等,需要获得特定多数成员国的支持。对科技巨头征税等政策则掌握在各个成员国手中。
“美国的关税措施可能引发欧洲与美国大型科技公司脱钩。”德国经济新闻网报道称,欧洲可以在没有俄罗斯天然气的情况下生存下去,这曾经被认为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看来可能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未来欧洲大陆不再依赖美国技术可能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不过,欧洲新闻网也表示,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促使欧盟委员会推动“技术主权”议程,以减少对海外地区的依赖,但相关议程成果甚微,欧盟大多数云服务仍掌握在少数几家美国公司手中。
关税战对美国打击比对欧盟更大
德国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4年内,美国“对等关税”措施可能令欧盟损失1.1万亿欧元,让德国损失2900亿欧元。根据比利时布鲁盖尔智库在其网站发表的文章,欧盟对美国出口最多的是医药产品、公路车辆和机械。爱尔兰是迄今为止欧盟受美国关税影响最大的国家,原因是该国产品特别是医药产品对美国的出口依赖较强。意大利是受影响程度第二大的国家,其交通运输设备、时尚和汽车制造业受影响程度高。
“美国加征关税可能会对欧洲造成有限的打击。”智库布鲁盖尔发表的文章称,华盛顿关税政策对欧盟经济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多项研究表明,关税战对欧盟贸易的影响可能远低于对美国贸易的影响。如果美欧不能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对欧盟的出口可能下降8%至66%。相比之下,欧盟对美国的出口会下降0.6%至1.1%。美国受到更大影响的部分原因是,所有美国贸易伙伴都可能采取报复行动。对美国来说,这将减少与所有国家的贸易,但对其他国家来说,关税只会减少其与一个伙伴的贸易,那就是美国。
此外,美国关税政策对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可能很低,美国受到的影响将比欧盟更严重。如果不能与欧盟达成关税协议,美国的GDP可能下降0.7%,而欧盟的GDP则可能下降0.3%。在大多数研究涵盖的欧洲大国中,德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可能特别严重,估计其GDP平均收缩0.4%。
在美国关税大棒的影响下,各国都在积极拓展贸易圈,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据“德国之声”报道,欧盟计划推动贸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以对抗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近期对越南等国进行访问,就是为了开拓新市场。然而,欧洲政策中心分析师福克曼警告称,欧洲将难以用其他市场取代美国,因为美国经济规模更大,美国人也更富有。
据日本《产经新闻》日前报道,石破茂将于本月下旬起访问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是继今年1月访问马来西亚和印尼后,石破茂再次访问东南亚。石破茂近期还曾与新加坡总理黄循财、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通话,就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交换意见,并确认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日本的这一系列外交活动都反映出,在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下,东京正积极拓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孟明 李静】
上一篇:居民水电气计量收费乱象,如何治?
下一篇:一季度新设经营主体606.3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