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奇缘〉有感:感受坚持的力量》
张铁国的散文日记《奇缘》犹如一股清泉,让人在阅读中深刻体会到坚持的力量。文中可能通过讲述一段独特的经历或情感,在那些细腻的文字背后,坚持的脉络若隐若现。或许是对某种信念的执着,或许是对一段关系的不放弃。从作者的笔触中,我们能感受到坚持就像在漫长黑夜中的守望,是孤独却充满希望的等待。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心路历程的描述,都像是坚持路上的一个个脚印,告诉我们只要不放弃,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如同文中最终呈现的那份令人动容的“奇缘”,这便是坚持的馈赠。
近日,细读常宁籍知名媒体人张铁国在新疆奇台挂职期间创作的散文日记《奇缘》,内心颇有感触。
远行者必有故事。张铁国是我的湖南老乡,平素朴素谦和、沉稳精干,凭着湖南人特有的“霸蛮”劲,无论是在部队、福州省会党报还是在援疆岗位上,总是不甘人后、激情满怀。走进书中,我惊喜地发现他没有使用太多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却像摄影机一样写出原汁原味的人和事,字里行间满是辛勤,也有着精神的向度。
宏阔的视野
《奇缘》一书,紧紧围绕对口支援新疆这一国家战略,以宏阔的视野,从历史背景切入,从细节小处着眼,以“讲故事”的方式,为新疆人们和广大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立体的大美新疆图景,让大家多了一本不可多得的了解新疆的史料读本,也为爱好写日记的朋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以小见大、知微见拙,是作者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优长。在“初识奇台”篇目中,看到福州人林则徐、湖南人左宗棠在新疆和奇台的历史功绩,他联想到自己作为一名从福州来援疆的湖南人,如何才能像这些先辈一样,走好新时代的援疆路?与援友捡玉石时,他感悟道,自己与援疆干部人才不正是这些原石吗,只有珍惜组织上提供的机会,精心打磨,就会成为一块美丽的玉石。
矛盾跌宕、以情感人,是作者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的禀赋。《奇缘》一书,作者围绕一个“情”字展开,用心用情讲述亲友情、援友情、同事情、战友情故事,进而抒发对新疆的深厚感情,展现闽疆两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生动实践,他也在身体力行中智力援疆、文化润疆。
创新的写法
写好文章的关键,在于用拨动心弦的笔力,把庸常日子里的好题材写出人情味、感染力和敬畏感,写出人、事、物本身的光芒。张铁国用浓淡相间、张弛有度的笔墨姿态,创新写法,使文字有着特别的温度和质感。这无疑是该书的生命——作者以并不多见的散文日记的方式去记录,为读者呈现出援疆工作的“全景图”。
无疑,他工作之余,以赤诚的情怀、滚烫的笔触,精准找到抒发内心情感的触手,用语言的针脚密密缝制出援疆前后的生活纹理和工作片段,记录下了在疆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同时,也打破了日记记流水账的方式,在完成异常繁忙的工作后,或挑灯夜战,或见缝插针,用心记录思想的火花、心灵的感悟和情感的恋歌,以一人一事,获一感一悟,耐人寻味,也给自己拥有了新的写作出口。
细节的美好
最是细节动人心。《奇缘》一书中细节体现于各个方面,有思想的顿悟,有心情的豁然,有灵感的再现,有瞬间的感动。张铁国将最温暖的记忆、最纯粹的情思,记录在了文字里,沉稳的叙述和温情的倾诉,将许许多多看似寻常的琐事,通过积累和梳理,以及叙事的有机推进,在他的笔下灵动而鲜活起来。
有道是,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张铁国对语言有着非凡的把握、感悟和驾驭能力,《奇缘》中的语言,仿佛散发着新疆和田玉的光芒,也散发着福州茉莉花的芬芳。作品里可谓金句频现、俚语丛生,雅俗别具一格,让人捧卷品味之时顿觉活色鲜香、熨帖身心。
掩卷沉思,不禁想起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张铁国打破常人“每天哪有那么多东西写”的思维,以其特有的敏感细腻,精准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以独特的视角,用写实性的文字,绘影传声地勾画出了“人人所见却习以为常、人人想写却无以言表”的“幸福之歌”。
执著的分量
伟人曾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同样,写一篇日记、一篇文章并不难,难的是在援疆一年半时间内,每天雷打不动地坚持写。正是这种坚持和不弃,他聚焦火热的现实,同样的援疆时间里,他比别人多收获了100多万字的散文日记,并将其中的33万字精心打磨,结集出版,不得不令我刮目相看。
正如福建省知名作家陈元邦在序中所言,这些日记,“如同一滴滴清泉汇聚起来的溪流,是枝繁叶茂的一棵树,清新而不失深厚。”正是他的这种坚持、再坚持,才诞生了这本出类拔萃的“涓流集”“思想集”。
“满纸真情意,温度寸心知”。如果文字有温度,那么张铁国情感丰沛的文字恰好达到了沸点。《奇缘》的魅力再次证明:只有在大地上不知疲倦地耕耘和劳作,才能淘得真金,写出具有生活脉动、生命热情的经典作品。(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