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玉林某小学一个班级家长群内,几名家长在群内闲聊喝酒、敬酒、倒酒等与学生、学习无关的话题,引起一名家长的不满,怒怼闲聊的家长,继而引起了双方的一场骂战,该家长声称自己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说群内其他家长“恶心”“陪酒女”等。于是,群内多名家长与该家长进行了一场骂战,老师在群内多次叫停无效,骂战一直从晚上19点25分持续到晚上23时31分。
对此事件,该班级群里旁观的一名家长认为:“家长不应该在群里聊一些无关学习的话题,影响其他家长及老师们。”另一位家长则很直接地说:“我讨厌家长群里聊无关紧要的话题,若想闲聊,自己建个群,不要影响到其他人。”
另一名参与骂战的家长则表示:“这名博士素质低,她一开始就发那么大脾气,而且言语中充满对我们的鄙夷,以为自己高高在上,所以令人生厌。”笔者在此不禁要问:难道真的是,博士一开始就发大脾气了吗?在这之前不知道类似的无聊信息刷过了多少次屏了呢,终于让人忍无可忍了吧!
事发后,学校(这名博士家长的工作单位)找到这名博士做她思想工作,她承认当时“有些失态”,一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言语。
其实,看过上面各个人的自我表态以后,素质的高低就可见一斑了。
那么网友对这场骂战,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没想到的是,在评论区大家对博士家长一致地支持。
@小小彬:真的非常支持女博士,因为要净化群里空间,一律与班级无关的事就不能占用群里的空间,反而应该把其它对骂的家长踢出群就对。
@葡萄儿:往往就是少了这种仗义执言、敢说真话的人!那些班级群里耍宝,鬼扯的家长很讨厌,不骂他真是不自觉!
@幸运符号:聊喝酒算好的了,我家儿子的家长群差点把房事都聊出来。特反感!我也是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发了火然后退群!没看见那些三八聊天感觉很舒服!
@佚名:经常聊这些与学生无关的事,确实令人头痛,该批评。支持女博士反对在班级群聊这些,看来女博士忍无可忍了,拿语言来刺激这些一再不明事理的家长,这些家长不但不收敛,反而厚颜还群攻女博士,女博士虽言辞偏激,但是正能量。
相信很多家长,再加入了孩子所在班级的家长群后,都因被一些无聊家长的一些无聊的信息所打扰,本以为是老师在群里通知什么事情,看到的却是一波又一波的无聊信息,既耽误时间,又影响心情,很多家长对此烦感。
在此我能感受到博士是一个敢于说真话,办实事,有技术,有魄力,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人!多几个这样的人,咱们国家就有希望了。
不要把博士跟素质建立联系,谁都有被激怒失态的时候。家长群里聊这些确实也不应该,这应该不是家长群里第一次这么聊了,否则也不会这么久了突然爆发。谁也没有比谁高贵,但是也不要因为素质跟博士挂上钩,谁规定的博士就不能骂人了?普通人骂人就正常吗?
就我所在的学校来说,每个班级也都有一个家长群。那么老师建立家长群是为了什么呢?一是不定时发布学校、班级的重要通知
,如考试、开展活动、上下学时间变动;二是老师发现学生头疼脑热的,可以及时通知家长;三是布置作业,如安全教育平台、节假日、周末安全提醒等;四是家长向老师询问、反馈孩子在校、在家的学习情况。
在家长群里,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自觉的家长,发各种链接的,如买东西的、玩游戏的。还有发一些文字段子、视频段子的。这些和学生、学校、学习无关的内容,都会占用群内所有人的时间,因为老师在关心着是哪位家长有事,家长们则在关心着是老师发来的什么重要信息,所以大家都会认真对待——第一时间看信息。
但是当一次次看到无关的信息时,谁的心里还能保持依然如故的平静,当手机信息铃声不断地想起,看到一些人在无聊地刷屏,谁还能无动于衷?相信很多人,心里是烦感的、不满的,但是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活动中,一次次选择了隐忍。可别人的隐忍,并不代表你刷屏就正确了。
总之,群是一种公共场合,维护群的秩序,遵守群的纪律,也是有公德的表现。在群内肆意,和在大街上撒泼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所以各位家长,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请先自重,先管好自己的言行,而后自然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