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创始人
2025-09-21 01:01:23
0

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节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给大家呈现的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3课《长方体的表面积》,本单元是属于我们小学数学四大领域里的“空间与图形”范畴内的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与正方体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本节课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也为后面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起着铺垫作用。鉴于本课特点及教材编排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为本课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基于以上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形式多样的练习来突破难点,解决数学问题,内化新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点拨引导、讲解分析、类比迁移(根据教学设计需要确定方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在主问题提出后,新知探究中,我会适时指导点拨,引领学生去学习,在学生内化新知中对于学生不够明确的知识适时进行讲解分析,照顾到所有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本节课中都有所收获。在检测反馈和巩固提升中,我将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将新知进一步升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构思,为了能凸显“有效教学”的理念,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本着“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对本节课作如下设计:

  一、回顾旧知,让知识“衔接”起来!

  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并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并在学习新知中加以应用。

  二、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

  提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生活情境中的新问题,从而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三、自主探究,让学生“动”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因此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涂一涂、数一数、算一算、想一想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得到发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体验成功,让学生“乐”起来!

  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层次分明的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本节课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用的过程中,从而落实“四基”,培养“四能”,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当然,课堂上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能照顾到学生全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还有待于我进一步挖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成长的路上,我会更加努力,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和点拨。

  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下册第33——35页《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我将从目标的叙写、评价的设计、学习流程和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的叙写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落实。为此,在叙写目标前,我认真查阅了标准、教材、了解了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现状。

  1、基于标准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基于教材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第二节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既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下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分三个层次:一是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展开图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二是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三是利用公式解决例1和例2等一些实际问题。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本节课学习难点在于学生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求每个面所需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正方体或长方体纸盒剪开,通过观察展开图来突破这一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以下两点:

  1、能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并归纳出计算方法。

  2、能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根据学习目标的设计和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节课学习重点是:

  1、重点:说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解决有关的实际生活问题。

  2、难点是: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如下学习方法: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剪一剪,说一说等活动中明白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并归纳出表面积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火柴盒、直尺

  二、评价任务的设计

  为了检测目标的达成,我设计了以下的评价方案:

  任务1:通过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能说出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任务2:通过剪一剪,说一说等活动发现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能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本节课我以“四了”教学模式为宗旨,设计了四个环节,下面我说一下本节课的学习流程:

  三年、说教学流程:

  (一)巧设情景,质疑引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以自己的兴趣为转移。本节课我结合小明为妈妈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可他觉得这件礼物的盒子不够精美,你们能不能给小明出主意?想知道这张包装纸的大小吗?导入新课。这一情境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感受到一种人文情怀。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实践操作活动,经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独立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动手操作、探究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对于学生来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每个面面积的计算已不是难点,难在如何从立体图形中找到每个面所对应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

  1)复习旧知,巩固强化。教师先拿出长方体纸盒对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复习巩固为求表面积进行铺垫。

  2)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剪开,然后将自己剪开的长方体纸盒展开,标出“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的位置。使学生明确表面积的定义: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就是它的表面积。为进一步求表面积作好铺垫。

  3)讨论探究让学生观察展平的长方体图,分小组带着问题进行讨论:A、一个长方体剪开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B、展开后哪两个面是相对的面,有几组相等的面?C、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什么?让学生通过手动、口说、眼看、脑想发现长方体每个面面积的计算所需数据。

  4)教师课件演示将长方体纸盒剪开,学生说出每个面的算法。

  5)总结归纳用文字的形式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这样使学生从循序渐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小组合作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明确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自己去探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出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我设计了有梯度的三类练习题。

  1、基础练习:

  引导学生练习书本中例题1和例题2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感性认识。

  2、巩固提高

  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不需要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我通过两道求5个面面积的练习题(课本33页做一做,35页第6题)进行了巩固。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说说解这种题时要注意什么,并举出在日常生活中,做哪些事与求长方体、正方体的部分面积有关。使学生懂得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

  3、拓展延伸

  因学生个体的差异,我让学生同桌合作,测量火柴盒的长、宽、高,并计算做这样一个火柴盒需要多少纸板?学生经过动手测量,体会到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同时在量一量,算一算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全课小结:谈谈你在本节课中收获到了什么

  课堂小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理解。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肯定。

  (五)说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重点内容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增强识记效果。

  综上所述,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以上是我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个人看法,有什么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田径运动会加油稿校园 田径运动会加油稿【校园】  运动健将们,用你的实力,用你的精神,去开拓出,一片属于你的长跑天地!以下...
国家宪法日新闻稿 2021国家宪法日新闻稿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新闻稿应用范围广泛,新闻稿是客观事实的报道。事实是...
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说... 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节课...
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家长会家长发言稿(通用9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发言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
少先队入队仪式新生代表精彩的... 少先队入队仪式新生代表精彩的发言稿(通用16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言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
高中数学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通用1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
《长方体的认识》数学说课稿 《长方体的认识》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
新郎发言稿 新郎发言稿  一、什么是发言稿  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
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说... 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说课稿:等差数列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sec...
《认识公顷》说课稿 《认识公顷》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你有了...
八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上说课稿(通用10篇)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
运动会致辞稿 运动会致辞稿大全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到过致辞吧,致辞具有有张有弛、错落有致的特...
如梦令的说课稿 如梦令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如梦令》之“常记溪亭日暮”是H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每周一诗的其中...
《水不见了》说课稿 《水不见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
会计凭证装订方法图解 会计装订是每一个会计人员必备的一项会计技能,会计凭证记帐后,应及时装订。装订的范围:原始凭证、记帐凭...
关于珍惜时光的广播稿   关于珍惜时光的广播稿  清晨,小鸟忙着唱歌,蜜蜂忙着采蜜,蝴蝶忙着翩翩起舞······他们都在珍...
期末考试动员大会校长发言稿 期末考试动员大会校长发言稿精选(通用13篇)  导语:考试期间同学们要做出详细、科学、合理的安排,把...
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 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
六一的朗诵稿 六一的朗诵稿(精选7篇)  在日常生活中,说到朗诵稿,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朗诵,一般都在舞台上,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