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平仄
创始人
2025-08-27 03:02:20
0

对联的平仄

  平仄又是对联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写出好联和对好联, 掌握平仄是基本要求。

  对联的平仄简介

  从先秦的对偶句发展到汉、南北朝时期的赋、骈俪,文人们逐渐感觉到音律在赋、骈文中的神奇作用,人们开始对对偶声律注重考究。后来,沈约、刘勰声律说的出现和传播则是对联日益走向成熟的催化刑。

  刘勰对音律说得比较清楚生动,他主张飞沉交错运用,即把平仄调配得像井上的辘轳的绳子一下一下,回环往复,像龙鳞有逆有顺,紧密排比,相反相成。清代钱大昕在其《潜研堂文集》中说沈约等人是“欲令一句之中平侧(仄)相间耳”。沈约说: “十字之内,颠倒相配”。这些论述.为后来的对联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对联中,平仄律犹如它的双腿,一平一仄,就像人左右脚走路一样,要保持平衡才好,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因为按照四声原理,入声字与平声字的音频相差甚微,而平声的谐乐范围都在入声的谐乐范围之内,所以,到了元代以后,在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之中,平声又分出阴平和阳平两大类,后逐渐衍化成近代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人们将它称为新四声,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去声(即标准拼音三、四声)的称为仄声。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仍应属仄声。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平一仄,非平即仄。达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联句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反之上联用仄声,下句则必须用平声。这样,就形成了字音的对立统一,有了字义的对仗,又有了字音的对仗,就形成了联句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度,韵味和谐。

  现代诗歌理论家李汝伦说:“宇声的平仄合乎音乐的配置,使诗词具有了独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乐美,即使动眼不动口,在眼中出现文字,也能显示它的铿锵扬抑,因为有通感在起作用。”

  联诗同源,它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副对仗工整的联句,酷似律诗中的颈联和颔联,律诗在平仄对仗中讲“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规则对于对联依然适用。就是说,第一字、三字、五字可平可仄(按规矩对当然更好),第二字、四字、六字必须按平仄格式对出,否则,便犯了孤平的错误。

  现将五言、七言对联(同样是律诗的)平仄格式列举说明如下.先看长沙爱晚亭联:

  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这是一副平起仄收式联,如将此联按平仄写出,即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加框的平仄,表示可平可仄,以下同)

  再看峨眉山万年寺联:

  海到天边云是岸

  山登绝顶雪为峰

  这是—副仄声起头式联,如用平仄调写出,即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是七言字联格式。下面谈谈五言联的两种起头式:

  看一书斋联:

  开窗林月白

  洗砚石泉香

  这是一平起仄收式联,如将此联按平仄写出,即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下联是一副峨眉山雷洞坪联:

  老雪凝千古

  殷雷迟半空

  此为仄起仄收式联,如将此联用平仄调写出,则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面再谈一谈四字联。四字联没有固定格式,它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对,平仄交错,一般上联末字为“仄”,下联末字为“平”。如奉节县白帝城联:

  节以明理

  德能立名

  平仄调为:

  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

  再如黄州赤壁联:

  月色如故

  江水有声

  其平仄调为:

  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

  最后再说六字联的格式。六字联的格式比较松散,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格式为: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如章均所撰联:

  慎言语节饮食

  蓄道德能文章

  第二种格式为: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

  如某一园亭联:

  竹雨松风梧月

  茶烟琴韵书声

  以上格式,为一般式。但什么事物也不是绝对的,如一些趣联巧对,则可打破原有格式。这里不一一赘述。

  我们说一副联是平声起头还是仄声起头,并不是去看第一字,而是要看第二个字,因为汉字多以两字为一个音节,而且音节的重点一般落在第二字的上面。两字一停顿,一字一煞尾(有的也以两个字煞尾的)。两字为一顿叫双音步,一字为一顿叫单音步。顿是音节单位。

  我们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有时也要灵活一些,律诗在这方面有很多说法,这里不再论及,只就一般现象加以说明。

  1.一、三、五不能不论

  例如在上面所举的峨眉山万年寺联中,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须是仄,如果改成平声字,那么就变成“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叫“三平调”,是对联中的大忌,是绝对不允许的。还例如在长沙爱晚亭联中,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就必须用平,而不能不论,如用了仄声,句子就变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以外只有—个平声字,导致字的平仄、阴阳不平衡,这又犯了孤平的毛病。在诗歌中,孤平是可以救的,救的办法是将出句中的第五字由仄变平,这样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

  2.二、四、六有时可以不分明

  例如,在蛾眉山万年寺联中的上联,第五字原为平,如果用了仄,那么第六字就要由仄改为平(为救)。即全句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注意在这种拗的情况下,本句七言的第三字或五言的第一字必须是平声)。再例如在长沙爱晚亭联的上联中,第六字也可不用平而用仄(拗),其条件是对句的第五字不用仄而用平(救)。这样.全联即成为:

  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以上这些律诗平仄的一般规则,在写对联时,值得借鉴。

  平仄对仗,是指对联的上联与下联的平仄音律相对而言。具体到对联的上下联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平声和仄声必须交替使用,既不能只用平声,也不能只用仄声。因为平仄的作用是掌握声调平衡的关键。如平仄单调,就会造成声调的枯竭、失调,读之也觉得吃力、不舒服。还有,如果上联和下联是几个短句组成,则必须在每个短句之间,形成平仄交替的效果。即上一个短句的末一个音步与下一个短句的头一音步,要平仄交替。

  例九江烟水亭联:

  烟柳有情,骀荡春光,风籁更吹晨笛起

  水天无际,澄鲜秋色,月明远共夜珠来

  上联的第一个短句中的“有情”音步为平平,那么接下来的二个短句中的第一个音步的“骀荡”必须是仄仄,其它处都必须是如此处理,我们通常把上下联的平仄相对称为相拗,以上这种平仄交换称为交替。一副好联,必须做到上下相拗,句中交替,才能产生轻重、缓急、回旋的`音乐感,吟诵时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们说上下联平仄反要相拗,这是以上联交替为前提的,上联是依据,下联是协从,但有时在征联活动中出句是下联,这样对句就是上联了。

  对联出、对句各分句的最后一字称“句脚”,也称“腰眼”,是平仄运用的关键所在,一般必须平仄相拗。请看成都武侯祠联: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上下联尾字,多为上仄、下平,视为正格。因仄声字短促有力,平声字舒缓悠扬,仄声收上联,声调抑而顿,给人以言犹未尽之思;平声收下联,声调扬而舒,令人发余味无穷之感。但有个别的联不是上仄下平,而是上平下平,或上平下仄或上仄下仄,视为变格。这往往是由于内容所限或是某种需要,多不采用。如成都杜甫草堂联即上平下平式:

  柯如青铜根如石

  花为四壁船为家

  奉节白帝城武侯祠联,即上仄下仄式:

  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与

  泰山壶天阁联为上平下仄: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造绝顶千重尚多福地

  另外,对联要避免“三同调落脚”,即上联用三仄声收尾,下联三平声收尾。总之,“失替”、“失对”、“同声收尾”、“上平下仄收尾”、“三同调落脚”都属于影响对联节奏美的失调现象,初学者应该尽量避之。

  对联的平仄要求

  三个关键部位从严

  一、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

  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增”声字,也就是仄起平收。例:

  西望瑶池降王母(仄)

  东来紫气满函关(平)——李鸿章

  二、词组的最后一个字。

  词组是中国文字,也是对联文字的基本单位。词组大多是由两个字组成,也有由三个字组成的。例: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这一副对联里,上联的词组是:书山、有路、为径;下联的词组是:学海、无涯、作舟。抓住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就是要求山和海、路和涯、径和舟一定要平仄相对。这里除了径和舟因为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对就行,看,这副对联是做到了这一点的。除了词组最后一个字外,其他的字可平可仄,请看书和学、有和无、为和作,有的是平对平,有的是平对仄。

  三、长联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

  长联由很多的句子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平仄相对,这实际上是扩展了的词组的要求。这一点我就不细说了。

  综上所述,归纳到一点,就是在节奏点上,平仄一定要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圣诞中英文版祝福语 圣诞中英文版祝福语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祝福语吧,祝福语可以起到可以增进情...
大气上档次的春节对联 大气上档次的春节对联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对联吧,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
闲谈各种水果的祝福含义 闲谈各种水果的祝福含义  大多数时候你不用太在意水果的含义的,因为送人新鲜水果,就是送健康,祝福万事...
给朋友的情人节祝福语 给朋友的情人节祝福语  1、情人节快到了,送你什么好呢?玫瑰?不行,我对你的爱比玫瑰的“红”还要炽热...
最温馨的祝福语 最温馨的祝福语(精选325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祝福语吧,祝福...
情人节送女朋友祝福语 情人节送女朋友祝福语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祝福语吧,祝福语有助于促进交流,拉近人...
元宵节团团圆圆祝福语 元宵节团团圆圆祝福语(精选190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祝福语的经历,对祝福语都...
父亲节给爸爸的祝福语 父亲节给爸爸的祝福语(精选210句)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祝福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
母校校庆祝福语 母校校庆祝福语(精选300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祝福语吧,祝福语...
男朋友生日祝福语 男朋友生日祝福语汇总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祝福语吧,祝福语可以起...
对联加横批 对联加横批大全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对联吧,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
小孩一百天的祝福语 小孩一百天的祝福语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祝福语吧,祝福语可以给人们带去温暖和...
毕业八个字祝福语 毕业八个字祝福语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祝福语吧,祝福语能给亲朋好带去好...
祝朋友女儿结婚的祝福语 祝朋友女儿结婚的祝福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祝福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祝福语有助于人与...
经典七夕快乐祝福朋友圈说说 经典七夕快乐祝福朋友圈说说汇总50句精选  我想与她牵手,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马上七夕,我与她告白!...
对联的平仄 对联的平仄  平仄又是对联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写出好联和对好联, 掌握平仄是基本要求。  对联的平...
给孩子的祝福语 给孩子的祝福语大全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祝福语,肯定对各类祝福语都很熟悉吧,祝福语可以...
中秋节祝福语 2019年中秋节祝福语精选  中秋佳节月儿满,从“D”到“O”寓团圆;表情从“:(”变成“:)”,人...
简单圣诞祝福语 简单圣诞祝福语(精选65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祝福语吧,祝福语可...
平安夜QQ祝福语 2020年平安夜QQ祝福语45句  星星地悄悄划过就像我的泪水滴落!只想说一句话:圣诞快乐!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