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字故事
创始人
2025-08-20 14:48:05
0

有趣的汉字故事

  有趣的汉字故事(精选18篇)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之一,而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趣的汉字故事(精选1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趣的汉字故事1

  我与汉字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那个故事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那是的一个春节,我同哥哥、叔叔、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我们刚刚到老家,妈妈就对我和哥哥说:“你们俩帮我个忙,把那两张福字贴到门上。”“好!”我和哥哥异口同声地回答!

  说干就干,我们局开始“打工了”。我发现商家把“福”字写倒了,如果正着贴,红红火火就倒了!这时,小伙伴叫我们出去玩了,我看到哥哥正着贴,我想:我倒着贴应该也可以,我就倒着贴了。后来妈妈直夸我聪明,说这样表示“福到了”。贴对了,真是歪打正着。

  小小汉字竟有这么大学问,真是令我惊讶!

  有趣的汉字故事2

  我与汉字的故事,有好有坏。可是,坏的远远比好的多,下面我给大家说一说吧。

  这个星期五,发了一张三单元的语文试卷。我一看,得分是一个“B”,我惭愧极了,开始看试卷。第一题我就错了两个字,一个是“训斥”的“斥”写成了“拆”,另一个是“藏”写成没有那一点的“藏”了。还有一题,我把园子里的“园”写成了“圆”,真是糊涂呀!再看看后面,“三千”不小心写成了“三干”,这一分不该减呀!再看看书写分,什么?又减了三分!苍天呀!大地呀!我为什么那么苦呀!可是,我又想了想:我的书写不好,又不是老师的错,我不可以怪老师,要怪就怪自己书写不好!

  以后,我一定改掉坏习惯,认真书写。我爱书写,我爱汉字!

  有趣的汉字故事3

  没有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开始和汉字交朋友了。妈妈每晚都会拿着一本故事书给我讲故事。我看见,树立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由一个个汉字组合成的,但我不认识那些字。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拿着一张张有着彩色插图、拼音和汉字的卡片教我们识字,老师念一遍,我们也跟着念一遍。随着不断识字和积累,现在我都可以读报和看精彩的小说了。

  上小学的时候,要开始学写字了。老师很严格,要求我们把字写得像一个个小方格一样。通过临摹,现在我已经可以把字写得工整、美观了。

  我后来发现,学汉字真有趣啊!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是由一个个字组合成的。学会了汉字,我们就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意见和对问题的见解了。

  这两年里,我喜欢上了朗诵诗歌,诗歌里的每一个字都有它不同的韵味。我更喜欢汉字了。

  最近,妈妈带我去了一次书法展览。我发现,原来汉字还有这么多种写法,还可以写得这么漂亮。妈妈告诉我,这叫艺术品。

  我和汉字的故事,就是从认识,到慢慢掌握,到渐渐喜欢,最后到学会欣赏。

  我爱我们的汉字,我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汉字。

  有趣的汉字故事4

  话说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则天登基后,她想给自己取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名字,中国要名字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且把自己的光辉也展现出来。可是取什么字才能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呢?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汉字肯定不能体现,于是武则天想自己造一个从来没有的字出来,这样肯定就没有重复了。说造就造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迷信,都觉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日月一样永远高挂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个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有趣的汉字故事5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有趣的汉字故事6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有趣的汉字故事7

  话说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则天登基后,她想给自己取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名字,中国要名字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且把自己的光辉也展现出来。可是取什么字才能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呢?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汉字肯定不能体现,于是武则天想自己造一个从来没有的字出来,这样肯定就没有重复了。

  说造就造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迷信,都觉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日月一样永远高挂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个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有趣的汉字故事8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

  有趣的汉字故事9

  汉字,我天天和它打交道,它也是我的好朋友。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读了许多关于汉字的故事,也与它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在一年级看了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错别字餐厅》,讲的'是一个狐狸开了一家餐厅,生意非常兴隆。有一天,大灰狼来到这里吃饭,大灰狼点了十个饼和十个鸡蛋,狐狸心想:这可是一个大顾客,一定要好好招待。可是大灰狼吃完就要走了,狐狸拦住了他,满脸通红地对大灰狼说:“先生,您还没有付钱呢!”大灰狼说:“付什么钱?”“您吃了十个饼和十个蛋,应付二十元。”狐狸说道。大灰狼生气地对狐狸说:“我吃的是饼和蛋,而你在招牌上写的是‘并’和‘旦’。”“我写的就是‘饼’和‘蛋’呀。”狐狸辩解道。

  于是,他们去找了警察,警察看了看牌子,笑着说:“粗心的狐狸先生呀,是你把‘饼’写成了‘并’,把‘蛋’写成了‘旦’。”狐狸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读完后我哈哈大笑,这个狐狸真是粗心呀,能把这两个字写错了,还想要饼和蛋的钱,看你下次敢不敢写错字了,中华汉字一定要认真对待。

  中国汉字有的是音同字不同,写错会闹出笑话,所以我们要正确书写每一个汉字哦!

  有趣的汉字故事10

  我在五年级时看了一个笑话,小明写了一篇日记,内容是:昨天下了一场雷,第二天早上吃好了早饭,来到了学校里,天呐,学校里都是雷,我们五六年级举行了扫雷的活动。老师只给他写了四个字的评语:你命真大!原来,小明把“雪”写成了“雷”,就这一个字竟然闹出了这么大的笑话。我们以后要写好汉字,让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加灿烂。

  汉字是我国的一份不朽珍宝,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手中流传着,见证了一段又一段的历史。汉字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是文明古国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我们应该为之感到自豪,并使之流传下去。我爱你,汉字!

  有趣的汉字故事11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但我们还不是很了解它们。这不,老师开展了《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学习,帮助我们了解汉字。于是,精彩、好笑的汉字故事开始了!

  首先上场的是小陈同学,他讲了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吝啬的地主请了一位教书先生教儿子读书,教书先生为了惩罚吝啬的地主,写了一份没标点的文约: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地主读成:“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一年满了,教书先生指责地主不给自己吃鸡鸭鱼肉,也不给学费,与地主打起了官司。教书先生说,我写的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最后,地主输了官司,不得不给了教书先生100两银子。

  我们听了,都大笑地主。瞧,我的同学小夏笑得手捂着肚子,坐在地上大叫:“太好笑了!我……我不行了!”他那两排洁白的牙齿全露在了外面。而我不停地颤抖着,喘着粗气,笑得肩膀都一抖一抖的。老师扯着嗓子喊了好几声“安静”,教室才渐渐安静下来。

  故事一个接一个地讲下去,教室里不停爆发出大笑声,有的讲汉字的起源,有的讲形声字闹出的笑话,还有的讲歇后语……

  讲故事活动结束后,我们又进行猜谜语活动。老师先画一幅图,是一个人靠着一棵树,我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是“休”字。之后,老师叫我上台接着画,我画了一个难一点的,一根木头和一个果子,同学们一看就脱口而出:“棵!”最后,小江同学上场了,他说了个最难的,是“三丫头”,并说这个字连没上过幼儿园的人说不定也会。顿时没人说话了,老师揭晓了答案,是“羊”。大家听了不禁说:“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活动结束后,我回想一个个故事,最令我敬佩的是第一个故事中的教书先生。他完美利用古代没有标点符号这个漏洞,让地主断错句,误会了自己的意思,结果赢了官司,从地主那里得到了丰厚的酬金,真是智慧至极!

  原来汉字不是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很多汉字的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我每天在汉字的海洋里遨游,有趣的汉字故事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歇后语令我开怀大笑,妙语连珠的诗句使我心旷神怡,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我成长,铿锵有力的语句激励着我的斗志。我以后要认真学习汉字,让汉字的内涵丰富我的心灵。

  有趣的汉字故事12

  从前,有位姓张的私塾先生,聪明绝顶。有一次,有个财主为儿子请老师,写了张布告:“本宅欲请一位教书先生,但伙食简单,酬金微薄。”许多先生看了看,摇摇头走了,他们知道这家财主是本地出了名的吝啬鬼。哪知这位张先生持了布告,却笑着点点,应聘云了。大伙都说先生“鬼迷心窍”。张先生只说了句:“等着瞧吧!”便来到财主家。

  财主见“上钩”暗自庆幸。在谈到待遇时,他担心先生变卦,便要求行生立下文约,亲手画押。

  先生毫不犹豫地立下字据,写道:

  “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

  财主看后满心欢喜,认为占了大便宜,于是就和先生各自在字据上按了指印,笑眯眯地离开了。

  十几天过去了,先生的饭桌上,顿顿只有杂粮、小菜。先生实在难以下咽,便叫来财主。财主意识到先生要说什么,笑着说:“你看,这协议书上有您的手印!”先生假装吃惊,严肃地说:“哦,给我看看。”财主递过文约,先生说:“你听好了——‘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财主听得目瞪口呆,睁大眼睛看清上面的第一字。的确,一字未改呀!财主扳起面孔,但又无可奈何,只好自认倒霉。饭桌上加了几道荤菜,仍然暗自庆幸,吃饭虽讲究些,不用付学费也不错。

  不料到了年底,先生找财主算帐,要求付学费。财主哪里肯给,二人争执不下,便带上字据,一同到县衙评理。县官问明了情由,让先生拿出字据念了一遍,听完最后一句,县官惊木拍案,向财主大喝:“你这刁民,字据立得清清楚楚你怎敢赖先生的学费!”责令财主当面付给先生学费。

  “氽”、“汆”和“籴”“氽”、“汆”和“籴”

  “氽”、“汆”和“籴”字形十分相近,又不常用,所以极容易混淆。其中的“氽”和“汆”简直像双胞胎那样难以分辨。不过,如果懂得它们都是会意字,认真分析一下它们的“成字原理”,也就不难辨清了。

  “氽”字念tǔn,上面是“人”下面是“水”,合起来是人浮在水上。“人浮在水上”是漂浮的一种情况,所以“氽”的本义是“漂浮”,如木板在水上“氽”、“尸体氽上来了”。又引申为“用油炸”(因为油炸食品时大多食物都浮在油面上),如“氽油条'、“氽虾片”、“油氽馒头”、“油氽花生米”。

  “汆”字念cuān,上面是“入”,下面是“水”,合起来表示“(把东西)放入(沸)水中”。“汆”字的常用义是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如“汆汤”、“汆丸子”“汆黄瓜片”。

  “籴”念dí,,上面是“入”,下面是“米”,合起来就是买进米。“米”可借代粮食,所以“籴”泛指“买进(粮食)”,如“籴米”、“籴麦子”。跟“籴”相对的“粜”tiào,则是“卖出(粮食)”。

  最后,让我们把上面的辨析编成口诀,以便记忆:人(rén)浮水上读作tǔn,入(rù)水煮炸念作cuān,出米为tiào入(rù)米(dí),拆字会意不难判。

  有趣的汉字故事13

  从前,古代有一个人名叫仓颉。他是个爱动脑子,很聪明的人。他的兴趣就是造文字。每天,他把看到的许多的东西编成文字。

  有一天,仓颉从外面回家,看到他的儿子趴在门上偷听他爷爷和奶奶在里面说话。仓颉突然想到造一个字,就是“闻”字。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听。

  还有一次,仓颉到山上,经过山谷,看到泉水哗哗地从山上流淌下来,像是流不尽似地。于是仓颉又发明了“源”字。

  那一天,仓颉的朋友请他到饭店吃饭。仓颉和他的朋友一起喝酒。突然,不知从哪里跑出一只老鼠,蹿过桌面,把酒杯的酒给撞撒了。仓颉眼睛一亮。有造出两个字来。一个是“酒”字,杯子里有酒。另一个是“撒”字,杯子里没有酒,全倒光了。

  有一次,仓颉很早起来,他看到太阳在树木的上面。于是,他又造了一个字,就是“早”字。

  仓颉造了许多有趣的汉字。后来,这些汉字不够用,仓颉的弟子们又帮他造了很多的汉字。这些汉字一直流传到现在。

  有趣的汉字故事14

  爷爷站在书桌旁写毛笔字。元元看见了,惊奇地问:“爷爷,您是在画鸟吗?”爷爷说:“我是在写古代的‘鸟字。”元元不明白,又问:“怎么像画画儿呢?”

  爷爷说:“开始,人们只会用图画出事物。像大山,当时就画一座山;像羊,当时就画个羊头,后来慢慢写成了‘山’和‘羊’。”

  元元又问:“有些意思画不出来,那怎么办呢?”爷爷笑着说:“古代人很聪明,他们把两个字合在一起,就造出了一个新字来了。像‘口’和‘鸟’合在一起表示鸟叫的意思,就是‘鸣’字;在‘木’的左边加上单人旁,表示人靠在树边休息,就是‘休’字。”

  元元听了,佩服极了:“古代人真是太聪明啦!”

  有趣的汉字故事15

  在上古,“朋”和“友”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古称“同门曰朋”,其意思是同从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同学;“同志曰友”,也就是说,志同道合的人称为“友”,即今俗称的“同志”。《说文解字·又部》:“友,同志为友。”许慎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友”为什么指“同志”呢?我们只要看看它的古文字形体就一清二楚了。

  古文“友”字是由两个“又”构成。“又”像手之形,并且为右手。可见“友”是会意字,其意思是两只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从“友”字的造型,可以想见我们的先民,朋友相逢时,他们也会像今天一样用握手来表示朋友之情。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当旧友重逢,两人仍然是热情地伸出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以表示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

  对“友”字也有不同的会意。有的学者认为是两只手共同伸向一个方向,表示双手互相协调、配合密切的意思。“友”的本意是用手相助。

  不管怎么会意,“友”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交情。“友”字的创制,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的美德。“友”由“同志”、“朋友”引申为动词,其意思为“与……为友”。如《论语·季氏》:“友直、友谆、友多闻,益矣。”其意思是同正直的、诚实的、见闻渊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事。

  有趣的汉字故事16

  古代的“妻”是抢来的。古文的“妻”字生动地描绘了上古社会中抢夺别人的女子作为自己配偶的一种风俗。

  抢别人的女子为妻这在古代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在古代抢妻的方式是很多的,有的是通过战争公开夺取,将战败部落的女子抢来作为配偶。也有的是暗抢,或者是夜间去抢另一部落的女子为妻。

  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抢婚习俗当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人们的婚姻中,还保持着一种假抢的情形。所谓假抢,就是这种婚姻是得到女方和女方家长同意的“抢”。现在许多地方流行的娶亲要在天亮之前,或者是在天黑时的习俗,就留有古代抢妻习俗的痕迹。

  《说文解字·女部》:“妻,与夫齐者也,从女,从,从又。又,持事,妻职也。”许慎的说解告诉我们,“妻”与“齐”是两个读音相近的字。“与夫齐者”的意思是:在妻妾之中,唯有妻才与丈夫有同等的地位。从字形看,“妻”从“又”,“又”就是手,所以可表示“秉持妻职之义”。古人造“妻”字之所以千方百计表明其比较尊贵的身份和主子的地位,当然是因为在家庭中还有比妻子更低贱的,被妻子支配的妾的存在。不过,在古代的家庭中,妻子对于丈夫来说又永远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也就是说“妻”子不可能与丈夫“齐”,不可能享有平等的地位。

  “妻”由“配偶”又引申为动词,指以女嫁人或娶别人的女子为妻。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罪也。’以其子妻之。”其意思是:孔子说公冶长这个人(很好),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在监狱之中,但这并不是因为他有罪。因此,(孔子)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李鸿章是清末名臣。一次,他有个远房亲戚赴考,这个人不学无术,接到试卷一看,竟然一题也不会答。此时他灵机一动,突然想到自己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戚,于是在试卷上写道:“我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妻。”这个不学无术的亲戚竟然将“戚”写成了“妻”。主考官看了哈哈大笑,于是在试卷上批道:“既是中堂大人的亲妻,我不敢娶。”因此,这个亲戚还是落第了。

  有趣的汉字故事17

  汉字除字形之外,还有一个字音问题。在某些时候,字音成为表示字义的唯一的手段,此外,汉语中同音词较多,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汉语的谐音正是巧妙地应用了这些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汉字,表达了耐人寻味的意思。

  过去,老百姓被压迫、被欺凌,有痛苦和对抗的情绪,却不敢直接说出来,就常常用汉字的谐音,写出许多与时政有关的歌谣。如宋代流行的歌谣:

  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杀了穜蒿,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

  歌谣中运用了谐音手法,大骂当时的奸臣贼党童贯、蔡京、高俅、何执中等人。“筒”与“童”音谐,“菜”与“蔡”谐,“羔”与“高”音谐,“荷”与“何”音谐,分别用打、泼、杀、吃等表达和他们不共戴天的情感。

  这种汉字的谐音经过反复使用之后,形成一种修辞方法为谐音体。从子夜歌起便不断被使用。比如:“始欲识郎心,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首歌描写爱情的波折,开始相恋时,希望两颗心能合而为一,专心相爱,可是情况后来发生了变化,就像理好的丝进入了破织机一样,既不成帛,也不成匹。它的“丝”与“思”音谐,以“丝”寓“思”,“匹”与匹配的“匹”谐,指不能成双。在情歌中常见的还有以“芙蓉”为“夫容”,“莲”为“怜”或“连”,以“藕”为“偶”,以“丝”为“思”,以“梨”为“离”,以“晴”为“情”等。

  谐音不仅在民间歌谣中体现,而且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中。

  比如,在民间,由于以福为吉,将福作为家庭或个人追求的目标,所以,每逢过年,一定会在大门上贴“福”字。有时故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福到了”的口彩。这里的“到”与“倒”谐音。再如,民间年画中鱼是最流行的题材,一般是光身的小胖娃娃,双手抱着一条大鱼,而且有莲池、莲花等。以“鱼”谐“余”(表示富余),以“莲”谐“连”,这幅画的主题是“连年有余”,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过得很富余、富足。

  有趣的汉字故事18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避讳字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是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第二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作《史记》,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第三是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F”。

  第四是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第五是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第六是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第七是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第八是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寓言《狗恶酒酸》 古代寓言《狗恶酒酸》  吴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见了,都惊慌地四散逃跑,躲在...
小红帽寓言故事 小红帽寓言故事(精选9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寓言故事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
寓言故事《小毛虫》 寓言故事《小毛虫》  一只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欢歌曼舞,飞的...
夸口的青蛙寓言故事及寓意 夸口的青蛙寓言故事及寓意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
半夜鸡叫寓言故事 半夜鸡叫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
小兔子的童话故事 关于小兔子的童话故事(通用25篇)  童话故事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儿童文学中深受喜爱的文学形式,当中有...
海魔和渔家女经典童话 海魔和渔家女经典童话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经验丰富的渔夫,他每天出去打鱼,把打来的鱼全部卖掉,只给自...
万字难写中国寓言故事 万字难写中国寓言故事  汝州农村有个老翁,家道殷实,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连“之乎者也”...
拔苗助长的故事和寓意 拔苗助长的故事和寓意  拔苗助长的故事和寓意是什么呢?了解拔苗助长的故事和寓意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
两只乌龟的童话故事 两只乌龟的童话故事  从前,有一座很高很高的山,在山上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河,在河中居住着许多乌龟。  ...
中国童话故事《龙公主戏神珠》...   伙浆仔轻蔑地说:“我是个穷渔郎,龙王招婿与我何关?”  龟相呵呵笑道:“通灵性的黄神鱼就是美丽的...
经典寓言故事 经典寓言故事(通用33篇)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
寓言故事成语及意思 寓言故事成语及意思  中国的成语寓言故事,同学们学习了哪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寓言故事及意思,欢...
有趣的汉字故事 有趣的汉字故事  有趣的汉字故事(精选18篇)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之一,而汉字除了是...
克雷洛夫寓言故事《狗、人、猫... 克雷洛夫寓言故事《狗、人、猫和鹰》  寓言故事:狗、人、猫和鹰  从前有一个人,结识了几位弟兄,那是...
有关少儿睡前故事 有关少儿睡前故事  有关少儿睡前故事(精选100篇)  儿童睡前故事是在宝宝睡觉之前由父母亲自讲给宝...
情侣睡前小故事 情侣睡前小故事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故事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情侣睡前小故事(...
心灵鸡汤故事 心灵鸡汤故事4篇  夕阳不是一个天的结束,是预示着明日的到来,让我们放下疲惫的身子,休养生息,从而精...
卡在生死之门的过山车寓言故事 卡在生死之门的过山车寓言故事  “死亡之旅”危机逼近  1999年9月,美国阿拉斯加塔尼拉公园。  ...
安徒生童话《银毫子》(2) 安徒生童话《银毫子》  到了清早,她母亲把我拿在她的指间,看了看我,有了她自己的想法,我很快便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