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印象游记散文
创始人
2025-08-03 23:03:10
0

西溪印象游记散文

  西溪古镇,位于江苏省东台市西郊,古运盐河畔,系东台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两淮海盐文化的起源地,素有“先有西溪,后有东台”之说。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镇,隶属于扬州府海陵县(今泰州市),直至清乾隆33年,建东台县,西溪始属东台。

  来到西溪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楼,牌楼上“西溪胜境”四个大字金光灿灿,一股千年的古韵扑面而来。牌楼两侧,一副主联“唐塔破云天泰山寺香客盈门听黄海四时涛声百里,晏溪控胜地犁木街商民接踵看西城八景风雅千年”写尽西溪的古今;一副副联“古塔古桥古寺古往今来存古韵,先民先贾先贤先忧后乐作先声”道尽西溪的风韵。

  漫步于泰山景观大道,青石路面镌刻精美的云水图案使人犹如漫步云端,耳畔传来泰山护国禅寺的悠悠钟声和梵音禅唱,通圣桥下,晏溪河水汩汩流淌,丝丝细雨随风拂面,鼻端飘来阵阵仲春草木的清香,仿佛慢慢步入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画卷。

  泰山寺前,三桥并驾。中间是通圣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桥长22米,拱高5。5米,桥宽5。2米,砖石结构,拱形单孔。近水的基座上巨型条石两面相对,如同一双慧眼,阅尽世间的风云变幻,桥栏和桥面均由青砖筑成,一身青黛,古朴沧桑。跨越晏溪河,紧接泰山寺。经过此桥,即可入寺拜见儒释道诸教之圣祖,修身积善,至臻圣贤,故名通圣桥。两边分别是通贤桥和通善桥,善、贤、圣,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先贤先哲们毕生追求的目标,走过三桥,即走过了历史,走过了人生。

  西溪自古寺院众多,泰山寺是苏北最大的寺庙之一。门口一对石狮镇守山门,山门青墙黛瓦,大红拱门,门头题“泰山护国禅林”六个金色大字。寺内建有天王殿、地王殿、大雄宝殿和碧霞宫四座正殿。大雄宝殿后有座土山叫天妃山,碧霞宫就建在山上。碧霞宫飞檐翅角,金碧辉煌。一楼供奉着东岳大帝的女儿泰山神女碧霞娘娘,故寺庙称为泰山寺,殿内三尊碧霞娘娘,锦衣彩带,神采奕奕。二楼供奉的是千手观音,慈眉善目,法像庄严。释道两家同住一楼,令人扼腕赞叹,啧啧称奇。

  泰山寺更有“一寺五庙”之说,民间传说在西溪遭遇洪灾之时,灾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神农,关公,岳王,华佗,鲁班诸神化为普通农夫、工匠、医生帮助灾民治病救灾,重建家园,百姓为感念诸神恩德,在寺内立像供奉,四时祭拜。诸神同居一寺,尽显“法海圆融”。

  西溪遗存丰富,“西溪塔影”为东台八景之一,说的是古运盐河边上的唐塔——海春轩塔。海春轩塔,位于西溪泰河北侧,建于唐修于宋,为“内唐外宋”、“塔抱塔”结构的两层砖塔,迄今己有1380余年。相传唐代的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幼时随母曾住过西溪。那时,西溪为海边渔村,渔民出海捕捞,每遇浓雾或风浪,便有海难发生,给渔民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尉迟母是一位心地善良之人,每见此景,总是伤痛不已,但又无力相助,只好嘱咐尉迟敬德:“今后如有出头之日,定要在这里建座塔,塔上点起大灯,让渔民出海能辨清方向,少出人命事故,这才是你的为人之道啊!”尉迟敬德答道:“孩儿定谨遵母命。”后来,尉迟敬德辅佐李世民开国平天下,果然出人头地。发迹后的尉迟敬德,没有忘记母亲的嘱托。他奏请唐太宗李世民,在西溪建塔,太宗准奏。所以西溪百姓称此塔为“孝母塔”、一称“尉迟塔”, 又称“镇海塔”,共七级八面,高二十一米,塔的宝顶为铁覆盆、相轮、铜葫芦组成,用“锋火铜”铸成,随着日照光线不同,能变幻成七种色彩,起到导航作用。

  据《东台县志》记载:“海春轩塔,在西溪南,广福寺东侧。传为唐尉迟敬德监造,塔顶有题名。”当时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海和导航,故名为镇海塔。唐大历年间,淮南盐运使李承奉命开挖盐河,游览宝塔时,吟诗一首:“东设点将台,西有溪通淮,海轩春潮旺,皆由此塔来”,海春轩塔名由此而来。时至今日,海春轩塔的航标作用已完全消失,但千年古塔矗立泰河之滨,塔影绰绰,伴泰山寺晨钟暮鼓,梵音禅唱,像一位穿越千年的.老人,于历史长河中见证沧海桑田的变幻。

  西溪人文荟萃,尤以“三相”著名。“三相”是指北宋年间朝庭先后委任在西溪盐仓的三任盐官,他们是晏殊、吕夷简和范仲淹。他们在西溪创下了业绩,先后入京担任宰相,史称西溪三相。西溪盐官中连续产生三位名相,纵观中国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

  晏殊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晏殊在任时,在西溪的小巷里写下了“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曲《浣溪沙春恨》让西溪声名远扬。晏殊还在西溪创建了西溪书院,为江苏最古老的书院之一。西溪书院在明代时已有相当规模,不仅有充栋千篇的典籍书藏,而且有傍水而立的书斋学舍。陈宣《过西溪书院》诗:“精舍潇潇枕水傍,红尘飞不到沧浪;寒光夜月清光淄,帘卷西风爽气凉。充栋千编储典籍,盈囊百咏富文章;道真共羡哜嚅久,源委深深意味长。”西溪百姓在他离任后将西溪书院改名为晏溪书院。将旁边河流称为晏溪河,至今未变。

  吕夷简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晏殊离开西溪后的继任者,后居宰相之位。在西溪任上他种植牡丹十数株,且品种有异,吕夷简一日月下看花,情不能已,写下《咏牡丹》一首:“异香深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侯家。”吕夷简离任后,西溪百姓在他种植牡丹处建牡丹亭,表示对他的怀念。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史称“范文正公”。公元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作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范仲淹初到西溪任盐仓监时,有人劝他不要到小地方做税官,范公笑而答道:“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表达了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范仲淹留在苏北的丰碑,是一条捍海堰,即现在的“范公堤”。范仲淹在西溪,提出了修复捍海堰的建议,朝廷采纳以后,任命他为兴化令,并且“总其役”。修堤伊始,海潮不断冲击,冲垮了初堤,淹死民伕多人,腾子京率军队来救援民工,并组织百姓共商修堤大计。后范仲淹汲取百姓智慧,向海中撒稻糠,潮汐过后,海边留下稻糠遗迹,连为潮线。范仲淹令离潮线一丈筑堤,终获得成功。后世为纪念范仲淹的丰功伟绩,将此堤命名为“范公堤”。

  后范仲淹推行新政失败,被贬邓州,腾子京谪守巴陵,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应腾子京之邀,写下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向世人展示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洁情怀。

  西溪,从远古款款走来,镌刻着唐宋的风采,览胜西溪,面对唐塔、宋寺、老街、青砖,历史的喧嚣似去似来,诗人的身影亦远亦近,古镇的声韵且长且远。站在宋城墙头,俯看流淌的时光,追寻先贤的足迹,你定能感受到一个唐宋的西溪,一个人文的西溪,一个多情的西溪。

  是的,西溪是护国禅寺“一寺五庙”的西溪,是“西溪塔影寒山月,东海钟声古寺风”的西溪,是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西溪,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西溪,是那个风韵贯古今的西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伤感散文 伤感散文精选  伤感散文(一)  淡淡的流年里,曾经渐渐深埋,说不清的思绪充斥着身体的每根神经,温柔...
执笔书梦抒情散文 执笔书梦抒情散文  时光荏苒,似水年华,与图盛邂逅的三年光阴,终将走到尽头。此时此刻,怀揣梦想的你们...
《湘行散记》好句 《湘行散记》好句  导语:《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
伤感经典散文 伤感经典散文  《与灵魂相遇》  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心上;人世间有一种相遇,不是在路上,而是在...
再见你好散文 再见2018你好2019散文  很快,2018年就要这样结束了,在一年的12个月里,经历了一些前所为...
怀秋有感的散文 怀秋有感的散文  人世间,道不尽的是沧桑,讲不完的是悲苦,人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变得愈加市侩而功利,虚...
堇色碎念抒情散文 堇色碎念抒情散文  一  尹小米,今天是我的生日。外面很黑了,过了这个夜晚,我就十八岁了。  今天,...
亲情散文:父亲的泪 亲情散文:父亲的泪  父亲的爱不会让人朝思暮想,寝食难安,但是他却深入骨髓,无处不在。下面是小编整理...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散文  材料作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千个读者...
交友之道散文 交友之道散文  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的交友观会发生改变,以前我总觉着人心善就是好的,于是善良,真诚就成...
季羡林的文章散文 季羡林的文章散文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散文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散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
童年的经典抒情散文 童年的经典抒情散文  童年间那些快乐、那些纯真,是无法被忘怀的。童年时代,多么美好的日子,温馨而又灿...
孤独的人并不寂寞散文 孤独的人并不寂寞散文  刚刚看了《七月与安生》的电影,以前对这类的情感电影还是不感兴趣的,这次看了之...
散文诗之知了声声 散文诗之知了声声(通用11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
以春天为题的作文散文 以春天为题的作文散文  春天失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春天大家都有什么感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作文,...
写景状物的散文 写景状物的散文  写景状物是指写文章的一种手法,文章有些是描写自然现象(如风、雨、雪)、地理环境(如...
朱自清散文《春》原文及其赏析 朱自清散文《春》原文及其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
指间沙抒情散文 指间沙抒情散文  年华就像是手中的沙,总想紧紧的握住它。可是不曾想过它会从指缝间滑走,被风吹散,一无...
西溪印象游记散文 西溪印象游记散文  西溪古镇,位于江苏省东台市西郊,古运盐河畔,系东台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两淮海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