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镇地震遗址感怀散文
创始人
2025-08-02 19:48:15
0

映秀镇地震遗址感怀散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映秀镇地震遗址感怀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0月18日,到四川汶川县映秀镇地震遗址,亲眼目睹地震惨烈之状,缅怀已死去将近七年半的亡魂,心灵极其震撼。

  走进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第一眼看见几栋残破颓圮的楼房前那一盘白色大理石钟表雕刻。表盘上的时针停留在二至三之间,分针停留在大约二十八分的位置。表盘下面,一块白色条形大理石上镌刻着;“2008-5-12”。

  那一天,那一刻,这个小镇,突然之间,天摇地晃,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大难突降。13日,14日,又接连大暴雨,又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还余震不断。

  最突然最强烈的地震第一次发生时,毫无防备的人们,刹那间,被天旋地转颠簸得晕头转向,短短12秒之后,许多人被掩埋在废墟之下和土地的裂缝中。有的,当时就气绝身亡。有的,被沉重的物体压着,动弹不得,在身体的伤痛和精神的极度恐惧的双重折磨中,度过一秒秒,一分分,一时时,度过漫长的白天,又煎熬过痛苦的黑夜。幸运的,终于等来了救援,保留了性命。不幸的,在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折磨之后,含恨长眠地下。

  一干行人,个个表情肃穆,沉默无言,静静地行走在这一片废墟中。

  本来四五层的教学楼或者宿舍楼,几乎都陷进地下一层多,断裂、残损、扭曲的迹象触目可见,座座楼房呈现因强力拗扭而仄歪颓圮痛苦不堪的姿态。没有了玻璃和木板的门窗,极像人被挖去了眼睛,只剩下一个个虚空的窟窿,透过窟窿,可以看见里面的景象,杂沓,凌乱,是大劫后的惨烈,让人一看心里就不禁涌出空茫无助,凄凉悲哀的伤感。

  年轻的导游姑娘,声音沉重地述说着苦难的记忆。

  年轻的导游姑娘介绍说,地震时,她正在这里上初中,由于这里是新建的楼房,建筑质量相对较好,她躲过了一劫。

  据她说,当时共有在校学生一千五百多人,教师一百三十多人。在大地震中有40多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遇难,将近30名学生2名教师重伤。

  她指着一栋男生宿舍楼说,这里至今还掩埋着一个男生,当时,因为有病,他请了假,在宿舍里休息,他的宿舍在一楼,地震时,一楼塌陷进了地下,他来不及跑出来。

  她又指着一栋女生宿舍楼说,这里至今还掩埋着一个怀孕的女老师和她的妹妹,女老师的妹妹从外地来探望她,她的宿舍也在一楼,俩人也同样未能幸免遇难。

  听到女导游的述说,我的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呈现出地震突降时他(她)们三个人的恐惧、慌乱、痛苦不堪的表情,似乎听到他(她)们被深埋在黑暗中临终时凄惨的呻吟和呼救。也许,他(她)们根本来不及呼救,就气绝身亡。这两栋倾斜损毁的楼房,成了他(她)们的坟墓和棺椁,他(她)们深埋黄泉之下,已经七年多,早已是黄土销骨。我不由想起《诗经?黄鸟》的诗句:“临其穴,惴惴其栗。”又仰天长叹:“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女导游又介绍说,同样是学校的映秀镇中心小学,教室大多是平房,又年久失修,所以,在地震中受损惨重,将近四百七十多名学生,就有二百二十多人遇难,3人失踪。将近五十名老师,将近三十人遇难,有些,就是因为救护学生而遇难。

  我的职业就是教师,对老师,对学生,总有一种亲近感。当亲眼目睹地震给学校带来的如此毁灭性的摧残,亲耳听到导游关于死伤人数的叙述,心里就特别地凄凉而悲伤。

  那些死去的老师,有相当一部分是为救护学生而死,他们的死,死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尽了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也是出于一个成年人保护下一代的善良之心,他们死得其所!沉痛哀悼之余,我为他们这些同行而骄傲。

  那些死去的中小学生,最大的,也就十七八,最小的`,才六七岁,他们幼小或者稚嫩的生命就毁于一旦!如果他们今天还健在,也许早就大学毕业,成为有为青年,最小的,也该是初中生了。而今,他们梦断香销,长眠青山,已过七载。他们的花样年华,他们的美好理想和前程,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塌天大祸,倏尔灰飞烟灭。噫呼吁,哀哉!

  “5.12”特大地震死去的映秀镇五千多千人,被集体安葬在新建的映秀镇旁边的山坡上。

  从镇里遥望山坡,绿树葱茏,花草繁茂,绿树掩映之中,可见一个深灰色的长方形建筑,就是“汶川5.12大地震博物馆”。

  为了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之情,我们一行十几人,随着前往祭奠的络绎不绝的人流,沿山坡拾阶而上,前去祭奠。

  登上山坡,迎面一道深灰色石墙,上面镌刻有“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石墙旁边的一抹土丘斜坡,绿草覆盖,周围砌以青石。祭台上,有燃烧过的许多香灰灰烬,有些香,还在燃烧,飘扬着袅袅淡烟。还有一些供品,供品前,摆着一长溜黄花。证明这里陆陆续续来过许多祭客。

  我们十几人,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束黄花,每个人都静静地来到祭台前,献上黄花,然后双手合十,默默祭奠。小霞姑娘一边用手扯下黄花的叶瓣,一边哽咽着祷告:亲们,安息吧!眼里潸然泪下。

  其他几个女性,也个个哽咽。男士们,一个个神色肃穆。而我,想起陆游的两句诗:“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只是,这里不是稽山,是巴山蜀水。这里长眠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挚爱,而是五千多千人,是几千个家庭的挚爱。心里寒流汹涌,汩汩如潮,久久不能平息。

  在面积颇大的地震博物馆里,有关于地震发生的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以非常丰富的资料,展示了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和损失。也展示了地震发生时,人与人的相互关爱、救助,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还展示了地震发生之后,举国动员,全民救助的可歌可泣的动人场景和故事。

  逐一浏览这些展览,我的心,时而沉痛,时而感慨。沉痛的是地震的无情,感慨的是在大灾大难来临时灼灼闪耀的人性光辉。

  看完展览,顺石阶缓慢而下。时序已届深秋,山坡上黄叶如金,红叶如火,地上也铺满了飘落的枯叶和残花,脚踏在上面,窸窸窣窣,如泣如诉。深林里,有莺声啁啾,如鸣哀歌。便想起杜甫的两句诗:“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从斜坡上俯视,新建的映秀镇楼房,鳞次栉比。街道里,商铺幢幢,游客如织。宽阔的映秀广场,男女老少,悠闲嬉戏。停车场里,停满了汽车。

  如今的映秀镇,是广东东莞援建的,规划合理,设计新颖,完全是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如今的映秀镇老百姓,家家住进了新楼房,大家响应政府退耕还林的号召,从事山林经济,旅游经济。街道两旁,有许多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的小摊子,站在摊子后面的经营者,一看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

  我们雇的本地导游姑娘,就是土生土长的映秀镇人,缓过悲苦的情绪来,给我们讲解映秀镇的新变化的时候,她的脸上也漾满了笑意,一双大眼睛,也闪耀着青春的光泽,走起路来,昂头挺胸,步伐轻盈,似乎满怀着信心和希望。

  我不由想起了沿途所见的一处处新建的县城和乡镇,一个比一个现代化,一个比一个气派。在哀恸中沉湎已久的心,方渐渐和缓平静。

  只是,还有一个担忧,萦绕心头;这里是地震带,很可能再发生大的地震,倘若再有山崩地裂的天灾,能确保这里所有人生命无虞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来到你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散... 我来到你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散文  (一)我要到你的城市,去走你走过的路  终于,我踏上了期待已久的旅...
人生若得一知己幸也足矣情感散... 人生若得一知己幸也足矣情感散文  人生难得一知己!然,真正的知己,是默默地注目,是淡淡的相守,既是一...
每一道伤痕背后都写满坚强散文 每一道伤痕背后都写满坚强散文  这是一棵高大的树,树身一人合抱起来都有些困难。正值冬天,它落光了叶子...
山长水阔知何处散文 山长水阔知何处散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
那个午后散文诗 那个午后散文诗五首  NO1.那天午后  时间被永恒定格在那个午后,阳光斑斓地射透窗棂。  一杯热咖...
请你再爱我一次爱情散文 请你再爱我一次爱情散文  阳光下的三角梅,尽情的展示着它的妩媚,红红的花朵,如燃烧的火,让人沉醉,一...
游洪崖丹井散文 游洪崖丹井散文  4月23日,阳光灿烂,我们去游览洪崖丹井。  从学校出发,大约一个多小时车程,来到...
我爱你情感散文 我爱你情感散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
浑圆山庄散文随笔 浑圆山庄散文随笔  前不久,在朋友家无意中读到王安平先生的《修真心语》。读罢方知,这不仅是一本气功书...
乡村的热炕头散文 乡村的热炕头散文  谨以此文,还有我的无限深情,敬奉金秋!题献给那个我,那个昨天,那个社会、那节历史...
蓝色心情的散文 关于蓝色心情的散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
生活的散文 关于生活的散文9篇  生活需要爱,没有爱,那些受灾的人们生活将永远悲惨。有关生活的散文,欢迎大家一起...
欣赏耄耋老人王纪掌散文 欣赏耄耋老人王纪掌散文  银屏镇岱山行政村山高塘村自然村,村民王纪掌今年已经是91岁高龄,但是老人身...
岁月如刀散文 岁月如刀散文岁月如刀散文1  今夜,无月,有雨。  今夜,泪水涟涟。  今夜,我不是幸福的人;  今...
人生哲理小散文 人生哲理小散文(精选2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
下雨的日子散文随笔 下雨的日子散文随笔  下雨天挺好!虽然早有圣贤指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这仍然阻止不了人类展露感性...
播一颗感恩的种子抒情散文 播一颗感恩的种子抒情散文  岁月无痕,平淡的生活中却总弥漫着一缕缕清香扑鼻却无法忘怀的芬芳,它们源于...
母亲节思念母亲的文章散文 母亲节思念母亲的文章散文(通用21篇)  关于母亲的记忆,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些细小而繁杂的,像天上...
励志散文《山路弯弯》 励志散文《山路弯弯》  【导读】山坡上,一片松林,青翠挺拔。几个年轻女子带着孩子在林间,不知是在纳凉...
散文阅读耧的记忆 散文阅读耧的记忆  耧是传统农业作业中最基本的农具之一,也是现代播种机的祖先。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