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1日上午(智利时间9月10日晚),第1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智利阿劳卡尼亚地区的特木科市举行,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荣获“世界地质公园最佳实践奖”。
该奖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世界地质公园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为全球229家世界地质公园提供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本次共有来自全球60多家世界地质公园参加最佳实践奖评选,仅5家获奖。这也是浙江省内世界地质公园首次获此荣誉。
雁荡山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由雁荡山、楠溪江、方山—长屿硐天三大各具特色的园区组成,是全球首个以中生代火山地质地貌景观为主题的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岩石、水流、生命的交响曲,世界一大奇观”。近年来,雁荡山凭借“地质公园+”融合发展模式,将地质遗迹保护与带动社区发展、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等多要素有机整合,不仅破解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更形成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雁荡山经验”。
在此次大会上,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的扩园计划同时获批。获批扩园的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面积由原来的298.8平方千米扩大至462.8平方千米。扩园后的公园覆盖乐清、永嘉、温岭等3个县市的13个乡镇、159个村。新增区域涵盖上保山景点等多处原边界周边地带,有6处新发现地质遗迹和10处人文景观。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扩园范围中有早期红层砂岩丹霞地貌的发现,它完整呈现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从内陆湖盆沉积(红色砂砾岩)到火山喷发覆盖(火山岩)再到风化剥蚀形成独特地貌的完整演化过程。这意味着,扩园后的雁荡山呈现出更完整的地层演化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