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希望小屋”如同一盏明灯,正点亮少年们的逐梦之路。这些小屋成为了孩子们温暖的港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专属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精心布置的房间,充满着对孩子们的关爱与期待。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专注于学习,追逐自己的梦想,不再为生活的困境而烦恼。“希望小屋”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孩子们的居住环境,更点燃了他们内心的希望之火,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为未来描绘出绚烂的色彩。
在福州市连江县一间光线昏暗的老屋,14岁少年张辰轩(化名)正伏在旧书桌前专注地温习功课。父亲早年因病离世、母亲改嫁他乡,与年迈爷爷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张辰轩并未被生活的艰辛磨灭希望——在校,他品学兼优,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在家,他是爷爷的“小拐杖”,抢着干农活、做家务。他总是笑着说:“有爷爷在,有地方住,有学上,就已经很好了。”
如今,这名乐观少年的生活,正被“希望小屋”温暖点亮。
在连江团县委的支持下,张辰轩成为2025年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希望小屋”的重点帮扶对象。该项目精准聚焦省内6~16周岁、在民政系统建档立卡的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青少年群体,为他们改善简陋的居住环境和缺失的生活设施。
“我们想给孩子一个独立、明亮、安全的小空间,让他能安心学习、愉快生活。”负责该项目的团属社工小林介绍,连江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与专业施工团队多次上门沟通设计方案,充分尊重张辰轩和爷爷的意愿。
据了解,为张辰轩定制的“希望小屋”目前已完成设计方案,建成后将大大改善他的学习生活条件。
在鼓楼、台江、闽侯、连江,还有许多“张辰轩”的生活也被这项温暖工程点亮。2025年,福州团市委共申报建设54个“希望小屋”,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60万元。
“希望小屋”不只是一砖一瓦的堆砌,除了物理空间改造,持续关爱是“希望小屋”项目的“下半场”。
在房屋施工改造过程中,闽侯团县委、台江团区委对接爱心企业,组织帮扶对象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帮助孩子实现小小“微心愿”;连江团县委为帮扶对象招募“一对一”志愿者和团属社工,组成24对“成长伙伴”组合。法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辅导、课业辅导支持……这些看不见的“养分”正一点点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学习力”“运动力”“自护力”在少年身上扎根生长。(记者 陈欢欢 通讯员 李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