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为“社会共治,消除肝炎”。这一全球行动的核心是唤醒公众对肝炎,尤其是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的重视,它们看似“沉默”,却可能悄然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成为威胁生命的“隐形杀手”。
36岁的王女士在以往体检中查出过“轻度脂肪肝”。可王女士觉得自己体型偏瘦,也没有饮酒的习惯,对脂肪肝提示并没有在意。一年前,她突然出现右上腹胀痛,恰逢单位体检发现肝上可能长了“不好的东西”。王女士迅速前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内科就诊,经多学科团队的“个体化”评估,决定先由肝胆肿瘤外科进行手术。王女士手术很顺利,术后病理提示为“中—高分化肝细胞癌”。
半年后复查,王女士的肝右叶又新发了一个1.8厘米的结节,结节所处的部位临近大血管,手术风险比较大,再次评估后,医生决定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新发结节。微波消融术是用“一根细针”精准直达肿瘤内部,利用高频电磁波使肿瘤细胞迅速凝固性坏死,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治疗后第二天王女士便能下床活动,一个月后肿瘤标志物完全恢复正常。目前,王女士的肝脏影像检查完全正常。
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内科的诊室里,类似王女士的案例并不少见。该院肝胆肿瘤内科主任张宁宁指出,脂肪肝不是“小毛病”,它可能是肝癌的“前奏”。数据显示,我国脂肪肝患者人数已超过2亿,其中每10个脂肪肝患者中会有3人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进而转变为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张宁宁提醒合并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感染的脂肪肝患者,其癌变风险将显著增加。肝炎病毒可直接损伤肝细胞并诱发慢性炎症,与脂肪肝的代谢损伤产生协同作用,加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若每日大量饮酒,肝脏在酒精毒性作用下更易出现不可逆损伤,增加肝癌患病风险。通讯员 杨阳
医生的话
走出脂肪肝认知误区
科学预防肝癌
误区一:“瘦子不会得脂肪肝”,约1/3的脂肪肝患者体重正常,但存在肌肉少、内脏脂肪多的“隐性肥胖”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
误区二:“脂肪肝只要减肥就行”,单纯运动减重需长期坚持至少半年,且需结合饮食控制,减少精制糖、饱和脂肪摄入;中重度脂肪肝需联合保肝药物,避免炎症持续损伤。
误区三:“脂肪肝没症状不用管”,早期脂肪肝可能无症状,但肝细胞已在“无声发炎”。每一次脂肪堆积,都是对肝细胞的“攻击”,长期积累病情必然进展。通讯员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