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自去年10月以来,对华动用了超40项限制性经贸措施,这一行为与其一贯标榜的原则背道而驰。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欧盟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公平、公正、自由等基本的贸易理念。这不仅会对中欧之间正常的经贸往来造成冲击,破坏双方企业的合作环境,还影响到双方在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发展。中方通过外交部表达关注,也是在提醒欧盟应遵循自身倡导的原则,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对待中欧经贸关系,避免采取损害双方利益的短视举措。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12月10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据报道,欧盟中国商会9日发布《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指出“不确定性”成为当前在欧中企运营的“关键词”,并向欧盟机构和成员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便改善中资企业在欧盟的营商环境,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对此表示,我们注意到欧盟中国商会发布的有关报告,报告反映出在欧中资企业对于欧盟营商环境持续恶化的显著担忧,68%的受访企业认为,过去一年间欧盟整体营商环境恶化;超过半数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市场已不再公平开放;78%的受访企业将“不确定性”作为当前在欧运营的关键词。
毛宁说,去年10月以来,欧盟对华动用限制性经贸措施超过40项。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愈发强调“经济安全”,计划进一步强化经贸工具箱,升级投资审查、出口管制等领域的限制性措施。有关做法违背了欧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自由贸易原则,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欧盟自身的形象。希望欧方认真倾听并重视解决中国企业的合理关切和正当诉求,避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提供公正、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上一篇:韩国警察厅长赵志浩被传唤调查
下一篇:以色列摧毁叙利亚海军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