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HIV检测结果呈阳性,但这次检测结果不具备诊断意义,不排除假阳性的可能,请前往疾控中心进行进一步复诊……”11月30日,重庆市南岸区阳光健康服务中心志愿者刘伟给自己跟踪的检测对象打去了电话,听到消息后,对方在电话里沉默了很久,最后“嗯”了一声,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刘伟将陪同他进行复诊,如果复诊确诊后,还会陪他一起拿药,督促他吃药,为他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在有困难时提供帮助。在成为防艾志愿者的12年来,刘伟见过各种各样的故事……

A:因为口腔手术 父亲查出HIV
志愿者:请为老人补上“性教育课”
A是一个孕妇,结婚多年以来,夫妻恩爱,生活美满,于今年怀上了二胎。
近段时间,因为父亲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口腔手术,她把父母从农村接到了城里来,一是方便照顾父亲手术,同时父母也可以留在城里帮忙照顾孩子。
然而,父亲在手术前的例行检查中,被确诊为HIV阳性。
A第一时间带着父母和老公、孩子一起来到了刘伟所在的工作室进行检测。
在检测前的问询登记中,A的父亲表示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得上“这样的病”,也不清楚艾滋病具体是什么病。母亲则声称自己和丈夫已经一年以上的时间没有发生过性行为。
整个检测过程中,A都表现得非常平静,甚至在父母双方都被初筛为HIV阳性后,她依旧挺着肚子,轻声安慰着“没事,不是什么大病,按时吃药就行了……”
直至让丈夫把爸妈先送回家时,A才不再压抑自己,手抓紧了衣服,声音也开始颤抖了起来,连声问道。
“会不会传染?”“怎样正确治疗?”……
“其实只要做好防护和治疗,艾滋病并不会传染给家人。”半个多小时后,在刘伟处获得了详细解答的A重新调整好了心态,在丈夫的陪伴下离开。
“其实很多农村的老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艾滋病,或者听说过名字但不了解具体是什么。”刘伟说,“性”对于老人来说是难以启齿的,农村老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帮他们补上未曾上过的“性教育课”。

B:交往后一起到机构检测 他向男友坦白患病
志愿者:定期体检是保障彼此健康的正确做法
25岁的B是一名小摊贩,样子憨厚,在街上风吹日晒,面容略显沧桑,让人无法猜出年龄。
今年的时候,B交了男友,交往几个月后,因男友每年都在工作室进行例行检测,所以将B也带了过来。
一开始的时候,B非常抗拒,嘴里一直说着“没必要”“不想检测”“你一个人查就行了”……
在前期的询问登记中,当被问到“此前是否有过高危性行为”时,B犹豫了很久说“没有”。但也同意了让男友知晓自己的检测结果。
B的HIV检测结果呈阳性。他难以接受,在工作室内抱头痛哭。刘伟在他的哭声里听出了很多委屈,夹杂着悔恨和不甘。
B将检测结果告诉了男友,带着B来检测的男友的脸上则是流露出了愤怒和害怕,愤怒是因为对方决定交往时对过往经历的“不诚实”和“抗拒检查”,害怕地是双方已经发生关系,自己可能被传染。不过经过窗口期检测,男友并未被传染。
十分抗拒复检和治疗的B,也在男友和志愿者的开导下进行了确诊,并坚持服药至今。
不过,“隐瞒”还是为双方带来了无法消弭的隔阂,在几番争吵之后,B和男友还是以分手告终。
“很多人讳疾忌医,不愿意做检测。”刘伟说,这样的例子他见过很多,他们会选择自我安慰、自我欺骗……恋人也好、朋友也罢,尊重自己也尊重对方,定期体检才是保障彼此健康的正确做法。

C:一次高危行为后 男销售的后怕与补救
志愿者:高危性行为后 及时阻断治疗很重要
C是一名销售,虽然年过三十,但长相阳光帅气,颇受客户喜欢。在一次陪客户商务应酬时,喝得酩酊大醉的他,和一名陌生女子,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了性关系。
翌日酒醒,C回想起前日的荒唐,后怕阵阵袭来,慌忙来到了工作室。
“我该怎么办?帮帮我,会不会得病……”C慌张不已。
经过工作室初步筛查后,现场检测结果呈现阴性,于是志愿者陪同他,一同前往定点医院,对其进行了暴露后的阻断治疗。
在连续28天的服药后,度过感染窗口期的C再次来到工作室进行复诊,结果依然为阴性。
“这些天里,我每天都是担惊受怕,悔恨交杂,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C说,他每当想到家里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就会后悔到抽自己巴掌。
在复诊为阴性后,C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我向你们保证……”C一边感谢志愿者,一边赌咒发誓地保证道。
“其实发生高危性行为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无所谓的想法,或只是后怕却不知弥补。”刘伟说,发生了让自己后悔的事后不要暗自悔恨,“阻断药”能在很多时候可以让你挽回“遗憾。”
志愿者自己的故事
刘伟: 朋友患病 他成了通宵接电话的在线志愿者

给我们讲述故事的刘伟,今年只有29岁,却已经从事防艾志愿者工作了12年。
起因是在上高中的时候,身边一个朋友不幸感染了HIV,刘伟全程陪同他去进行检测、治疗。“以前我对艾滋病完全没有任何了解,在陪同朋友的过程中一点点熟悉了起来……”刘伟说,他在接触了这个公益组织之后,想着“肯定还有很多像朋友一样的人需要帮助”,于是报名成为了志愿者。
大学毕业后,刘伟往返非洲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但始终觉得这份工作不太符合自己的理想,没有发挥自己的价值。于是最终,他选择了加入了南岸区阳光健康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名全职的工作人员。

从那个时候起,他便把自己的电话挂在了很多网站、交友平台上,常常有人凌晨给他打来电话进行咨询,他也会爬起床耐心给对方提供建议。
来自重庆市卫健委的相关数据显示,1993年重庆市报告首例艾滋病,截至2023年10月,全市报告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6.8万例,报告死亡2.4万例。2023年1~10月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154例,新报告死亡2729例。
“虽然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根治方法,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基本不会影响正常寿命,并且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的风险。”刘伟提醒大家,正确使用安全措施,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
同时,避免共用注射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也能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其次,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是科学防艾的重要手段。及早发现和治疗艾滋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命,并降低传播的风险。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