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学校还是我们那一批人建的呢!”一个老兵在给孩子们的简笔画签名时说。5月12日下午,莲花街道在狮岭社区开展“档案话福田”党员市集春风征集活动。福田区档案馆馆长刘芮含、莲花街道党工委委员蔡泽衡、荔园外国语小学(狮岭)校长康黎,以及街道退役军人红星志愿者服务队、来深建设者老党员(退伍老兵)、荔园外国语小学(狮岭)师生代表等参与。
本次活动由福田区档案局、福田区档案馆指导,莲花街道主办,旨在征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阶段具有标志性或重要影响的资料物品,以及深圳成立40周年相关物件及照片,以此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活动现场共设置八个专区,即老物件征集区、档案科普区、老物件互动区、民意速办区、惠企服务区、文明宣传区,以及特区建设者主题展和“把老兵记忆写进城市历史”讲座。
当天,老兵们与孩子们分享了老一辈“拓荒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伊始的故事,并对本次活动捐献的老物件进行介绍。大家在听完讲解后,用画笔勾勒出他们眼中的老物件模样,并请老兵签名,以此留念。
“莲花街道是本次‘档案话福田’春风征集活动的首个试点街道”。刘芮含表示,档案是文化传承与记忆保护的重要形式,参加今天活动的退伍老兵作为这个城市的建设者,见证了福田区从最早的一片水田滩涂到现在的高楼林立,本次档案征集就是希望以这群城市建设者的角度切入,将过去那段辉煌的记忆留存下来,以此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的光荣传统。
据了解,深圳市市政大院一共有14个党支部,469名老党员,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是第一批参与深圳建设的老兵。老兵代表李文欣回忆道,那时候的楼房都是他们自己搭建起来的,施工全靠双手,没有什么吊车,一砖一瓦都得靠人工一层一层地往上转。
带队参与本次活动的荔园外国语小学(狮岭)老师谢非表示,本次活动很有意义,为学生们了解老兵对深圳建设作出的贡献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窗口,也更多地感知到这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不仅仅是在校园里学习,学校也会利用周边的社区资源,打造一个类似于社区学校的概念,与社区实现资源共享。”
据悉,“档案话福田”春风征集活动作为一个系列,面向辖区内的所有人群,本次莲花街道专场主要选择了城市建设者中极具代表性的来深建设老兵,接下来,征集活动将在全区铺开。
采写:南都记者张馨怡 通讯员 卢宝洁
上一篇:CPA《经济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