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创始人
2025-09-23 03:48:14
0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1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悉、掌握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的方法(商一位数)。

  2、初步掌握用整十数除的试商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4、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会用这两种试商方法进行笔算。

  5、步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6、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7、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出发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8、通过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把它安排在笔算之前教学。为了解决试商这个关键问题,教材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分两段编排:

  ①商是一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②商两位数。对于试商的方法,本单元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着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去试除被除数。这种试商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试一两次就能确定出一位商。在教学一般的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教材还注意教学在特殊情况下,灵活地运用试商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

  2、能熟练的进行试商和商的定位。

  3、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试商的能力。

  难点:

  1、掌握估算的方法,并正确进行估算。

  2、确定商的位置及试商方法。

  3、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四、具体例题分析

  1、P78、79页例1是口算除法。(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80÷20=4注重学生说算法:算法一:想乘法做除法,20x4=80,所以80÷20=4。算法二:8÷2=4,所以80÷20=4。在“想一想”中,83÷20≈()80÷19≈(),让学生自主思考,最后教师要引导方法:先估除数成最接近的整十,再估被除数,然后用口诀能计算出来。120÷30=的方法同上。

  2、P81-82页的例1是笔算除法1商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92÷30=在这个例题(1)中重点解决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商写在什么位置)。例题(2)140÷30=重点解决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通过两题分析、归纳: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3、P84页例2是笔算除法1(2)(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例题(1)84÷21=是把除数“四舍”后试商的教学。例题(2)196÷39=是把除数(五入)后试商的教学,注意这里有一个调商的过程,要放手让学生探究如何调商最恰当。

  4、85页例3是笔算除法1(3)(除数不是接近整十数的除法)140÷26=,这里涉及到两次调商的过程。把“26”看成“30”来试商,大了,再把“26”看作“25”来试商。可能有的学生还会把“26”看作“20”来试商,这里要引导学生从第一次试商后的余数来观察试商也行。所以本节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节课还要归纳出:每次除得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5、P89页例4是笔算除法2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例题(1)576÷18=要让学生知道除数是两位数,先用“18”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57”,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例题(2)930÷31重点在于除到十位余下的数是0怎么办?(不够商1就商0)。在这节课中通过回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归纳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完整方法。

  6、P93页例5是研究商变化的规律。第一组集合题让学生体验商变化的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化,商也发生变化;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化,商也发生变化。第二组用一个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五、习题分析

  重点分析练习十七的相关习题。

  第一题,完成表格时一方面是复习我们刚刚学过的笔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复习“单价x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第二题,完成表格时一方面是复习我们刚刚学过的笔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复习“速度x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

  第三题,分析数量关系很总要。

  第四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再交流方法,这里要引导学生用商不变的规律完成。

  第五题,先出示前四个小题,让学生回答,并说说计算方法。然后再出示后四小题,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计算。

  第六题,让学生观察讨论,这里实质上是运用了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更加简便。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口算除法,由于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所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析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基础,所以本节的计算学生应该不难学会,主要是让学生明白算理,还有就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算意思,让教学为生活服务。

  三、说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相应的估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促进他们的迁移、有序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教学难点是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知识迁移。

  1、口算。

  20x430x780÷4210÷7

  2、估算。

  81÷8≈122÷4≈

  由于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通过复习为的是让学生会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自己探究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先出示乐满地图片,问:这是什么地方?你想去玩吗?然后出示题目:现在学校购买了80张门票,每班需要20张门票,可以分给几个班?

  如何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教材中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提供的情境改成去乐满地玩如何分门票,以此为情境展开教学,我觉得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观察这题有什么特点?揭示课题。

  (三)自主探究,发现方法。

  1、让学生尝试解答。(这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2、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探究计算方法。

  每张准备了80张门票,让学生动手圈一圈。

  3、整理思路,指明汇报。学生汇报老师电脑演示。

  这样设计是先让学生凭着各自已有经验感知,再通过动手操作验证思路,形成表象,归纳抽象出算理。

  4、板书学生口算想法,然后让同桌互相说一说。

  5、巩固练习。

  60÷2090÷30

  6、再次创设情境。咱们一共120人,每艘船限坐30人,运几次才能运完?

  这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让学生尝试练习,学生会根据例1的口算方法想,这时老师应注意的是让学生多说算理,然后再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7、巩固练习。

  180÷30420÷60

  学生已有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地算理,于是在课堂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地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不同的口算方法后,再让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算理,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8、学习估算。把上面两题改一改。

  现有83张门票,怎么办呢?让学生说一说。

  再出示一共是119人,现在大约需要几条船?

  通过创设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到生活中有时不需要很精确的结果,这时就要用到估算的方法。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这样的计算教学更有意义些。

  (四)深化认识,实践应用。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但学生年龄小,如果只是单一的让学生做口算练习,无法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于是,我在教学中注意练习形式多样化,设计了如下练习:

  1、猜一猜。题目的背景是一个风景地,学生解答正确后,就可以知道是什么地方了。

  2、开启智慧门。

  3、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富有趣味性,做得寓学于乐。

  (五)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引导学生小结所学知识,并谈谈今天的学习收获。

  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认识。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粗浅的预设,还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说。

  第一个部分方面:说课标

  说课标包括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首先说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标准》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四年级处于第二学段;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那么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是:

  1.知识技能目标:能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考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3.问题解决目标: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根据对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的研读,下面我对本单元目标进行解读:

  1.知识技能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联系练习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并体验不同算法,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数学思考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掌握估算方法;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3.问题解决目标: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

  4.情感态度目标:在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再说内容标准

  (二)内容标准

  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反比例”“探索规律”。

  在认真研读第二学段内容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单元的内容准标是:

  数的运算:

  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掌握商不变的性质。

  第二个方面:说教材

  教材中的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那么,它们是怎样来阐述课程理念的呢?我将从“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四个方面来进行研说,先来看看它的编写特点:

  (一)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1.数学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突出题材的现实性。

  现在的孩子,不论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农村,他们对农业知识知道得甚少。为了让孩子对农业知识有更多的了解,本单元教材选取了农业生产的素材来研究学习除法计算。

  2.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重视计算策略的培养。

  教材把知识融入现实问题之中,给学生以广阔的探索空间,让他们结合实际运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有的可以用口算解决,有的可以用估算解决,有的可以用笔算解决,让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体现计算策略的多样性,突出计算的工具性。

  3.练习设计贴近生活,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主练习的编排,一方面注重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了与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其中关于人体的知识有:血液的循环、体重及指甲的生长速度、关爱生命远离吸烟等等。

  4、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本单元从例题到习题都十分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1、在口算和笔算的编排中,融入估算。2、加大练习的分量,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本单元的自主练习中,安排了多道估算练习。这些内容从生活的不同角度,提供丰富的估算素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的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技能和估算习惯,进而形成估算意识。

  以上是对编写特点的阐述,接下来说编写体例

  (二)编写体例

  在青岛版教材的特色中,其栏目的设置可谓是独具匠心、特色鲜明。信息窗、合作探索、自主练习、我学会了吗、问题口袋、丰收园。他们在整套教材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每一个栏目,教材都赋予了它一定的内涵和功能。下面我就逐一进行解读。

  信息窗:教材为学生学习除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农民伯伯收蔬菜、学生与家长采摘水果的情境,创设学生熟悉的事例,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合作探索: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探究提示,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质疑”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自主练习: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即对新知识的巩固,又有对知识拓展延伸。

  我学会了吗: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便于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做出自我评价。

  问题口袋:对于有价值但不属于本单元所学习的问题,暂时放入“问题口袋”,从而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旦具备解决能力,随时取出加以解决。

  丰收园: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定性评价。便于学生养成评价与反思的习惯。如:生活中有这么多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灵活掌握方法可以使试商又快又准;验算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与之前所用过的青岛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相比较,我发现新修订的青岛版教材较其他版教材,有更多的栏目设置更加丰富多彩。再说内容结构:

  (三)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结构:

  教材安排了3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教材以“收获的季节”为线索,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菜农喜获丰收的情境,借助问题“白菜的产量是萝卜的几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借助“298吨土豆大约需要运几次?”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菜农将蔬菜装箱的情境,借助问题“450千克西红柿能装几箱?”“65千克黄瓜能装几箱?”和“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引入对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商有余数的除法以及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除法试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用四舍法试商的方法。

  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人们走进丰收的果园采摘苹果的情境,通过问题“平均每个学生摘了多少筐?”继续学习除数是接近整十数试商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借助问题“平均每个家长摘了多少筐?”进一步学习用四舍法调商的方法。

  相关链接,引导学生学习商不变的性质。

  (四)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

  1.从横向角度来看,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信息窗1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估算;信息窗2先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再安排的是不需要调商的竖式计算;信息窗3教学的要调商的竖式计算。相关链接教学商不变得规律。

  2.从纵向角度来看,

  本套教材内容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拓展的螺旋式编排。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第三个方面:说建议

  “说建议”包括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先说教学建议

  基于我校“先学后导、互助提升”的数学教学模式,结合、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本单元的研读,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说我的建议。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

  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算理、算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过程。教学时,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出数学问题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估算教学。

  在学习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时,学生先估计商的大致范围,为探索笔算方法,确认每次商的位置提供思考方向和依据,在学习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时,学生估计商是几位数,进一步理解、掌握笔算方法,在学习调商时,学生估计商的最高位是几位数,熟悉试商方法,这样就使口算、笔算和估算相互支持,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建立学生典型错题集

  在教学中,搜集典型错例锦集。本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调商的过程,内容难度较大,容易出现错误,对典型错例,让学生查找错因,修正完善,教学时,分类进行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接下来说,“评价建议”

  (二)评价建议

  结合课程标准,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评价建议。

  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我和大家的做法一样,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知识树”来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实践中发现,学生把知识点无序地展开,遍地开花,后来在学习过程中,把每个红绿点所学知识点记录下来,整理时,把知识结构告诉他们。复习课经历过程:知识回顾、分类归纳、有序思考、再现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

  2.评价方法多样化

  (1)口头评价与肢体评价相结合。

  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时教师把握课堂评价的时机,比如说当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问题和有独特见解时,我对学生伸出大拇指说孩子你真利害,我们同学们来点掌声吧。

  (2)语言评价与“等级”评价相结合

  在学生课堂作业时,可采用评语与“等级”评价相结合。如用“你的解法很独特!”“你的字真漂亮”等简短、热情的话语激励学生,使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多元化教学评价

  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实施“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教学改革,数学方面,主要包括口算课课练、口算能力测试、解决问题、动手能力测试以及阶段性测试等评价活动。根据不同的测试活动结果,评比出不同类型的“学科小标兵”“口算大王”“数学小旗手”等。

  (三)最后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做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

  1、拓展学科资源

  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素质。这样,不仅加强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而且拓展了学科视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2、运用生活资源: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文明。

  3、捕捉意外资源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意外信息,并巧妙地加以转化和有效运用,使其成为新的教学资源。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恰当的处理,就是精彩的一瞬间。

  4、开发网络资源: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并开发网络资源。比如制作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和课题相关的短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以上是我对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研读。

  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进,认真研读教材,熟练驾驭三种课型,精选教学策略,让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在文小绽放异彩。

  谢谢,我的说课内容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课《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材P84例2的(1)与(2)及练习十五相关内容。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为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本课打下基础。学习本节课之后将为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及分数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先呈现教师购书地情景,从中提出一本《作文书》多少元?地实际问题,引出算式:8421=;把21看成20进行计算学习。然后出示五入的例子展开学习。

  学生分析:

  对于四(1)班学生预设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对《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了一定的接触能利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进行正迁移,从而更有效的进行学习,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学生能独立解决此类问题。

  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初步掌握试商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学生讨论和交流中,促进学生之间在交流中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生活实例的估算,理解、掌握试商和调商的过程。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景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对于这样的题,你会做吗?13320=(一生扮演,其余学生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正迁移主动、自主地学习新知识。]

  2、根据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有联系的数学信息?

  (王阿姨有84元钱,买《作文选》21元/本;李叔叔带了196元钱,买磁带39元/盒)

  3、你能对有联系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选择2个:84元能买几本作文选?196元能买几盒磁带,还多几元?)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一)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

  1、你能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吗?列出算式。(板书)

  预设:8421=()19639=()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

  2、我们先来看一看,刚才扮演的这位同学,请他说说计算过程。

  3、同学们今天要学习的除法中的除数和上节课的除数有什么不同吗?(上节课的是整十数,今天的不是整十数。)对,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猜一猜第一题可能是多少?(8421=4)

  4、你的口算能力很强,能把你的想法用竖式来表示吗?同时检验你的口算是否正确。(独立完成,一生扮演)

  5、刚才我们遇到的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你是怎么想的?

  做题的学生汇报(本节课的重点)

  预设:把21看成20

  (也就是说你把除数看成了整十数(板书,除数看成整十数)这样能更快、更准确地试出商是几。)

  (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五入)

  1、现在我们来算一算19639的商是多少?

  教师建议:

  (1)独立竖式计算(一生扮演)

  (2)与同桌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3)全班汇报(本节课的重难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合作交流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注意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还注意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

  (教师巡视,并找出错误资源。如:余数比除数大时,没有调商。汇报时先请正确的同学说说它们的想法,然后出示错误算法并改正。)

  预设:

  生一:19639我把39看成40(板书),40乘5正好等于200,比196要大,因此商要小一点变成4。

  生二:19639我把39五入看成40,400乘5正好等于200,确实比196要大;但是39乘5结果是195,比200小,所以商还是5。

  (此时必须明确余数比除数大时,还可以商一个39,因此商要调大一些。)

  (四)教师总结

  在竖式计算时,我们通常利用四舍、五入法把接近整十的除数看成整十数进行计算,使计算比较快速、准确。在试商过程中发现商太小时,就把商改大一个数;商太小时,就改大一个数。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5

  1、说教学内容。

  课本第78-79页例(1)、(2)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一题。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发现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口算除法方法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3)、学会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一、重新认识计算教学的目标。

  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的目标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计算技能,而忽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使计算的学习变得乏味无趣,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这节课,我想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会新知识,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学会计算,而更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注意分类、转化思想的渗透,使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从而把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的目标。

  二、说教法与学法。

  1、计算教学方式、方法的新探索

  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构建计算教学的新思路。

  2、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从而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3、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现有图形,独立思考得出8020的口算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体现。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通过小组交流口算方法,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样,资源得到共享,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拓宽思路,彼此受益。

  4、注重练习形式多样化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述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因而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如果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自觉积极地参与。于是,我在教学中注意练习形式多样化,如对口令、找朋友、夺红旗等熟练口算的游戏活动,提高口算能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富有趣味性,做到寓学于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6

  教材简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数是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数是整十数或接近整十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内容是整数除法的完成和提升阶段。这部分内容为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合理进行算法优化,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验算和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线,先以谈话引入,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从而发现灵活的试商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说学法。

  根据学情我设计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的学习方法。在算法交流,分析比较这一环节中,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把除数看做哪个数试商?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各自的想法,掌握灵活的试商方法,从而达到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的目的,并在后面的练习中进行实践应用。

  教学流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你知道有哪些农作物是在秋天成熟的?直接引入信息窗4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二)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理论依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在这一环节充分放

  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掌握灵活的试商方法,充分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

  1、红点问题的教学。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先学。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20÷24=(板书算式)

  教师提出问题:你会算吗?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做一做。

  课前预设: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估算:120÷24≈

  (2)根据口算求商:24x(5)=120 120÷24=5

  (3)把24看作整十数20试商

  (4)把24看作中间数25试商

  第二步:集体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回答,师依次出示并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

  如果学生想到把24看作25试商的方法要及时鼓励,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种方法,师可以出示第4种方法,让学生研究这种方法的道理和好处。

  (在学生说出第(3)、(4)种方法的时候相机板书:整十数试商、中间数试商)

  第三步:小组合作讨论

  (1)观察比较:把24看作20或25来试商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把24看做20试商需要调商,看作25试商不需要调商,计算简便。(板书:调商 大↓)

  (2)根据学情深入讨论:还有什么数可以看作25来试商?22和28看作什么数试商快?

  引导学生发现:24、26这样与25相差1的数可以看作25来试商,22、28应看作整十数试商。

  第四步: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自学与讨论,我们发现了:像24、26这样的数看作25来试商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本环节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相互交流,在自主学习中发现数学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根据学情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比较几种试商方法,从而体现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试商方法。

  2、绿点问题的教学。(出示)

  教学方法同上。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指着板书36)把除数看作40试商,商小了,需要调商(板书:小↑),体会把36看作35试商不需要调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具体问题。

  3、想一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何试商?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比较口算、估算、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或中间数试商的方法,鼓励学生选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完成和提升阶段,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就是试商方法,通过学生回顾总结,便于学生理顺方法,鼓励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简便方法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设计意图】本环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练习设计,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1、( )里最大能填几?

  ( )x25<180 14x( )<72

  2、□里能填几?

  □04÷32 (商是一位数) □04÷32 (商是两位数)

  3、第81页自主练习3

  4、分层练习,划线的题目要验算。(学生任选一组完成)

  (1)84÷14 450÷25

  (2)336÷24 546÷26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土木并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通过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拓展练习。

  相同品牌包装的大米:A超市364元14袋,B超市650元26袋。去哪家超市购买大米划算?

  【设计意图】这一练习为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使他们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A、第81页自主练习1

  B、第81页自主练习4、5

  C、计算下面各题,并探索试商方法。

  128÷24 362÷72 210÷42 191÷38 335÷64 273÷52

  【设计意图】本环节体现了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练习的教学原则。C组练习想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商是5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整十数试商 大↓

  调商小↑

  中间数试商

  【设计意图】本节课重点讲了灵活的试商方法,并把这种方法与整十数试商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发现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并灵活选择进行计算。板书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在已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之后的继续学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除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除法打下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的例3是在前面学习例1和例2,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的知识延伸,要求学生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的试商、调商过程,为后面学习例4例5例6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前面例1例2的学习,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学生能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正迁移,但他们对于试商这一概念的理解仍还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参照《课标》,根据对教材及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索中,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并应用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教学难点: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调商的过程。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

  为了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力图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课堂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领下,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会学知识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总体思路是:情景导入,引出新课——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概括总结,形成技能——练习巩固,拓展增高——教学小结,结束课堂。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

  1、( )里最大能填几?(板书:( )里最大能填几?并写一两个不等式)

  20x( )<85 60x( ) <206 40x( ) <316

  90x( ) <643 70x( ) <165 30x( ) <282

  设计意图:为试商打下基础

  2、昨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对于这样的题,你会做吗?133÷20=(请生到黑板上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正迁移主动、自主地学习新知识。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情景图,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精选出下面两个问题:

  (1)王老师有84元钱,买《作文选》21元/本,能买多少本?

  (2)王老师带了196元钱,买磁带39元/盒,又能买多少盒?还剩多少元?

  接下来,引导学生列出84÷21和196÷39两个算式,问学生会计算吗?想学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84÷21= 196÷39=)

  2、教学84÷21:

  (1)我让学生观察84÷21与133÷20,除数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利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成近似数20。(板书: 除数看成整十数20(四舍))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被除数与除数的特征,你认为应该商几?动手算一算,你的商合适吗?如果商大了怎么办?小了呢?

  (3)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完成计算。

  3、教学196÷39

  (1)让学生应用前面计算84÷21的方法,带着三个问题试一试能否自己独立完成:

  A、除数39应看成哪个整十数来试商?

  B、你觉得应该商几?

  C、你的商合适吗?如果商大了怎么办?小了呢?

  (2)根据学生独立完成的情况再次带着前面这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小组内解决自己独立完成时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并试着说一说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一般的计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将新自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进行分组指导。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完成计算:

  A、将除数39看成40来试商;(板书: ———除数看成整十数40(五入))

  B、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如果商大了,就改小一个数再试商,如果商小了就改大一个数再试商,直到商合适为止。这里需要各小组相互补充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的适时引导来形成这样一个结论。

  (三)概括总结,形成技能

  根据前面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结果,在这一环节,我将及时概括总结,得出结论: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需要应用四舍五入法取把接近整十数的除数看成一个整十数来试商,如果商大了,就改小一个数再试商,如果商小了就改大一个数再试商,直到商合适为止。(板书:除数→整十数 试商 大→改小 小→改大)

  通过总结,形成结论,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同时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练习部分,让学生进一步形成计算技能。

  (四)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力求练习的多样性,全面性。我主要出示了一下几种题型:

  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直接说出下面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应该看成几进行试商?

  64÷22 350÷58 444÷79 249÷31

  这是进行基础性的训练,让学生再次体验此计算方法,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吃得了。

  2、算一算。

  69÷23= 185÷38=

  这是今天的主题,着重训练。

  3、生活智多星

  (1)一共有200棵树苗,每行种28棵,一共可以种几行?还剩几棵?

  (2)学校一共展示了336件昆虫标本,每块展板放49件,可以放满几块展板?

  4、智力挑战题

  279÷3□=□ 商最大是( ),商最小是( )

  3、4;两题是练习提高,保证优生吃得饱。

  (五)教学小结,结束课堂:

  这一环节,我将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呢?通过师生之间的亲密交谈,再次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在轻松愉悦中结束课堂。

  总之, 本节课的教学,我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法去组织教学过程,使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轻松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极大地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1课时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自学、交流,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口算,并能从口算方法中类推出估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及估算意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从而获得不同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教师出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指名口答,组织集体评议。

  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18÷3=48÷4=36÷3=26÷2=

  200÷5=900÷3=270÷9=180÷2=

  2、教师组织学生以2人小组交流口算方法,并随机抽查,强调其方法。

  学生以2人小组进行复述:“36÷3”和“48÷2”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3、教师出示例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并列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学生阅读例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列出算式:80÷20=

  4、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例1的算式和复习的算式中除数有什么不同?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观察80÷20的除数与复习题当中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目标: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掌握用整十数除整十数、以及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9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数学85页例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或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的速度。

  2、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或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具学具:口算卡片、题卡。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下面老师出三道题考考大家,看你们昨天学得怎样,谁来?(算完后要讲一讲自己是怎样试商的)到前面竖式计算:326÷81 294÷58 721÷83

  2、其他同学看卡片口算:

  15x2 15x3 15x4 15x5 15x6 15x7 15x8 15x9 25x2 25x3 25x4 25x5 25x6 25x7 25x8 25x9过渡:你们把昨天的知识掌握这样好,高兴吗?可是一向聪明的喜羊羊却不高兴了,因为他被数学题给难住了,谁愿意帮助他?要想帮他,你可要动脑筋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例

  3、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师:这就是喜羊羊让你们帮助解决的问题,他有两个问题要请教大家:(1)怎样列示?为什么要这样列?(2)怎样计算能更快些?

  2、谁来帮他解决第一个问题?

  3、第二个问题是个难题,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师板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请同学们先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里向同学介绍你的算法,最后把最好的方法讲给喜羊羊听,好吗?

  4、喜羊羊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大家,怎样检验自己算得对不对?

  过渡:讲得好,喜羊羊夸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通过动脑筋帮喜羊羊攻破了一道数学难关,祝贺你们。那么现在智慧老人看你们这样出色,他又为你们设了几道数学难关,敢闯吗?

  三、巩固练习

  第一道关:看卡片口答15x()<31 15x()<67 15x()<122 25x()<56 25x()<80 25x()<163第二道关:竖式计算,85页的做一做,先做完的到黑板上板演,要验算。第三道关:解决数学问题做87页的7、8两题。

  四、总结

  现在智慧老人宣布你们顺利闯关。可是他担心你们会忘记新知识,谁来把本节课的知识再讲给大家听?

  五、课堂作业

  竖式计算105÷16 192÷24 225÷26 196÷24 112÷16 156÷14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10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题目:306÷51 120÷19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口述怎样试商。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景,讨论乘车方案。

  出示教学情境图,学生观察。

  教师:你认为应怎样安排乘车?(学生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方案有三种:1、都坐小客车;2都坐大客车;3、可以坐大客车和小客车。

  (二)、解决问题

  1、引出问题1: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1)、学生列出算式并尝试估算。

  (2)、探索竖式计算方法。

  ①、学生先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272÷34的商。

  ②、讨论交流算法。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把“34”看作“30”来进行试商,但在具体的计算时,会发现“9x34的积”比被除数大。积大了,说明商太大了,这是因为把除数看小了,所以商要改小,因此商应改为8。

  2、引出问题2:四年级学生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

  (1)、学生列式并估算。

  (2)、探索竖式计算方法。

  ①、学生先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184÷46的商。

  ②、讨论交流算法。

  让学生口述试商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把“46”看作“50”来进行试商,但在具体计算时会发现商3是不合适的。因为用3x56得138,被除数184减去138得46,余数46与除数46相等,说明商小了,因此要改商4。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68页“试一试”1、2题。

  四、全课总结

  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哪些重点,可以结合例子说明。

  五、作业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11

  【教学内容】

  四(上)第9~10页例题、想想做做1~4。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是按照“提出问题------独立解决----产生矛盾-----互动交流-------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路进行教材编排的,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以前,已经学会了运用五入法进行试商,同时,学生在运用四舍法试商时,发现初商偏大,知道要调小,有了这些知识基础和方法经验作为支撑,学生在解决今天的例题时难度不是很大。本节课的难点在于:1、学生在做“五入调商法”这一类题时,速度相当慢。2、当“四舍调商法”和“五入调商法”放在一起时,学生搞不清调大还是调小。针对这一难点,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也有了较好地突破,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也较好。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出五入法的调商方法。

  2、 使学生通过四舍调商法和五入调商法的对比,体会到初商偏大要调小,初商偏小要调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3、 使学生在探索地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探索出“五入法”的调商方法。

  【教学难点】

  调商速度很慢,与四舍调商法混在一起,部分学生搞不清调大还是调小。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创设情境)同学们,四(2)班的两位小小图书管理员去图书馆借书了,我们我和他们一起去图书馆看看吧。(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该如何列算式呢?为什么用除法?

  2、 (独立解决)提问:252÷ 36等于多少呢?你能在自备本上算一算吗?

  3、 (产生矛盾)在算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余数和除数一样大)

  4、 (互动交流)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使余数比除数小,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集体交流)请一位同学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解决问题)接下来,你会做了吗?请你把这道题做完。(学生做完以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如何做的,教师板演过程,完成单位名称,答句。)

  6、 (强化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仔细观察这些竖式的初商,出现了什么问题?你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准确的商是多少?同桌相互说一说?(集体交流)

  设计说明:计算教学相对比较枯燥,思维含量不高,但是本片段在充分领会教材意图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解决------产生矛盾------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强化练习,这几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解决了问题,同时体验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较好地训练。

  二、 回顾反思,对比归纳

  1、 回顾我们今天学的竖式计算,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试商?(五入法试商)五入法试商初商可能会怎么样?(偏小)为什么?(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偏小怎么办?(调大)

  教师板书:五入法试商-----除数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初商调大

  2、 出示“四舍调商法”例题,回忆一下,“四舍法试商”的过程,你能象上面这样说一说吗?(同桌说一说)

  教师板书:五入法试商-----除数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初商调大

  四舍法试商-----除数看小了------初商可能偏大----初商调小

  3、 出示“四舍试商”和“五入试商”两道例题,你觉得哪道题更容易看出初商是否合适?(四舍法在检验时就可以看出初商是否合适,而五入法要在余数算出来以后才能看出初商是否合适,所以四舍更容易看出初商是否合适。)

  4、 有没有办法使我们在用五入法试商时,也能在检验时就看出初商是否合适呢?同桌讨论,交流。

  设计说明:用五入法试商时,可以采用“初商+1”的办法进行试商。例如,252÷36,初商时6,我就直接写商7,如果7合适,那正好,如果7不合适,在检验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偏大,再调小1变成6。

  设计说明:五入法试商采用“初商+1”进行试商,有这样两个好处:1、提高了试商的速度,学生在检验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初商+1”的那个商是否合适。2、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简洁的认知结构,采用“初商+1”法试商,出现的问题都是在检验时被除数不够减,说明“初商+1”的那个商偏大,调小就可以了,这和四舍法试商出现的问题是一致的,体现了知识与知识、方法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题,提问:这里的竖式都要采用什么试商法?(五入法),五入法就可以采用“初商+1”法进行试商,运用这个办法,试一试,方便吗?(每人选择两题算一算。)

  2、 想想做做第四题。

  3、 说明:用“初商+1”法试商的确很方便,但是,在用这个方法之前你一定要看清楚这个题是否适合“初商+1”法,这是关键,那什么时候才能用“初商+1”法呢?(五入法)

  四、 归纳总结,提炼精华。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12

  教学课题:《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81—8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试商方法。

  2、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格式,特别要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画好格子的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卡片或多媒体出示)

  1、口算。

  2、估算。

  3、竖式计算。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二、新课教学

  (一)例2

  1、出示主题图:

  师: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多媒体出示)

  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多媒体出示)

  3、第1题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92÷30=

  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除法解决?

  4、我们先估算一下92÷30≈3(个)生说估算过程。

  5、想要得到准确答案我们要用笔算。你能用竖式算出准确得数吗?竖式计算时请同学们思考:

  <1>商应该写在哪个位置?<2>余数跟除数有什么关系?

  6、板演竖式介绍计算过程。你有什么要问的吗?一个把3写在十位上,一个把3写在个位上。师:你觉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我们来验算一下。我们一起来验算一下吧。30x30+2=902

  30x3+2=92通过验算我们看出第二种计算是正确的。

  7、商为什么要在个位上呢?我们一起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一起圈一圈,92里面到底有几个30呢?30个圈在一起。分析:商3写在十位上表示9里面有3个30,而9里面一个30也不够。商3写在个位上表示92里面有3个30,就是90,还剩余2,则说明92里面最多只能有3个30。因此商的3要写在个位上。

  8、小结:你能结合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方法总结一下这道题的笔算方法吗?

  除数两位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9、巩固练习。

  30÷10=

  64÷30=

  (二)例1第2题

  1、出示第2题。师:看来同学们真聪明,第一个问题轻松地解决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吧。140÷30=

  你们能自己列竖式计算吗?指名板演

  2、第一种:提出问题:这道题的除数也是两位数,你为什么看的是前三位?(商为什么不商在十位而是个位。)

  ①因为14个十除以30,不够商1个十,就用140个一除以30,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②被除数140的前两位14不够除以除数30,就要用前三位140除以30,此时除到了个位,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师:也就是说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对吧?我们来验算一下30x4+20=140

  3、第二种:削零法

  14÷3=4.2

  现在验算一下30x4+2=122不对呀,这过程没问题,是怎么回事呢?

  4、利用格子来帮忙吧。发现余下的是2个十也就是20、质疑:余数是2个十,那商是不是也应在末尾添上一个0变成40?商表示的是4个30,而不是40个30,因此不能添、对比三道除法竖式进行方法总结:(相同者是笔算除法,从被除数最高位除起)(不同点除数是两位数了)

  从被除数高位起,除数几位看几位,几位不够多一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练习

  1、笔算

  140÷20=

  565÷80=

  2、改错题第一题:余数比除数大;第二题商的占位不对

  3、解决问题

  第一题去尾法,第二题进1法。

  四、课外拓展。把题的数改成350÷30=,课上只列式,课下小组一起研究,看哪一组能算出正确答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下节课我们会学习什么?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篇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78---7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口算方法。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60x8= 50x4= 80÷2= 60÷3= 810÷9= 30÷4=

  (通过复习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欢庆,看,学校买来了什么?(出示挂图)

  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吗?

  师: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让学生根据信息提问题既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探索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80÷20呢?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说给同伴听听。(学生交流)

  师: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说好了,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口算方法:

  A.因为20x4=80所以80÷20=4

  B .因为8÷2=4所以80÷20=4

  师:同学们有用乘法算除法的。也有用表内除法来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欢用哪些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学校买来的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呢?(4个)

  师: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看分的对不对?

  (独立思考怎样算,让学生充分经历口算的过程,同时通过交流,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较好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

  2.教学例(2)

  (1)引出问题:

  师:刚才咱们顺利完成了分气球的任务,大家表现非常出色。看,学校还买来了彩旗,你从画面上了解到哪些信息?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们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

  (2)讨论口算方法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算出的呢?

  生:......

  师:同学们怎么口算的这样快呢?

  生:这一题的口算方法和刚才分气球的口算方法很类似,都可以用乘法想除法或用表内除法算。

  师:同学们真善于总结。

  师:让我们在一起来检查,算结果。

  师:在解决分气球和分彩旗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口算方法。在口算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口算。

  (此例题的教学教上面例题放得更开了,旨在培养学生用迁移类推的能力)

  3.及时巩固 小黑板出示口算题

  4.估算

  (1)探讨估算方法

  师:同学们看这里,你知道这几道题的要求吗?

  生:用估算求商

  师:下面每个同学任选一题来估算,说给你同伴听听。

  (2)交流总结

  师:都算完了吗?我们来交流交流,先说你选的哪一题,再说你的估算方法,谁愿意说说。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谁能把估算的方法概括的说一说?

  生: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成是整十整百的数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并借助已有的口算与估算经验探索除法估算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

  三、巩固应用

  1.完成79页做一做

  2.(练习十三第一题,第四题)

  3.独立完成(练习十三第二,三,五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参与了学校的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了口算方法。回顾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校园安全标语口号大全 校园安全标语口号大全,为你推荐下文。欢迎大家的阅读和参考。校园安全标语:教室走廊不奔跑,安全第一真是...
2.14,情人节快乐标语!   小编:2015年2月14日,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每年的二月十四日是情人节(Valentine'...
2022年冬奥会宣传标语 2022年冬奥会宣传标语  2022年冬奥会宣传标语(精选100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
自行车广告词整理 自行车广告词整理  篇一:自行车的卖车广告  本人有自行车一辆,红色,七成新,各零件完好,不但能骑,...
一年级优等生操行评语 一年级优等生操行评语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评语吧,评语可以对被评价者进行有针对...
3.15食品安全宣传标语   食品安全共同监督,健康和谐人人受益。以下是“3.15食品安全宣传标语”,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
招新宣传标语 招新宣传标语(精选50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标语吧,作为一种最经济、...
运动会口号 2022运动会口号(精选165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口...
演讲题目 演讲题目  演讲时的语言艺术  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旨在调动起听众情绪,并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而传...
团队建设口号 团队建设口号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口号吧,口号要在受众的心目中形成一定...
令人印象深刻的牙膏广告词 令人印象深刻的牙膏广告词(精选140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广告词吧,广告词具...
开门红的口号 关于开门红的口号大全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口号吧,口号要在受众的'心目...
预防校园欺凌讲话稿 预防校园欺凌讲话稿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讲话稿,讲话稿是人们在各种会议和一些较庄重...
保护地球的国际标语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
迎新横幅标语 迎新横幅标语(精选130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到过标语吧,标语起着警示人们的作...
经典的手机广告语 经典的手机广告语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广告词吧,广告词具有简洁凝练、重点突出...
校园标语集锦   校园标语集锦  1、绿草茵茵,踏之可惜。  2、树立环保意识,反对白色污染。  3、提高自我文明...
百宁床垫广告语 百宁床垫广告语大全  1、达人之选,私享梦之色彩。  2、把梦中的思念带回家。  3、安稳美梦如此幸...
一年级教师评语 一年级教师评语大全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评语的经历,对评语很是熟悉吧,评语的内容...
最新经典广告词 最新经典广告词大全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广告词吧,广告词要基于长远的销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