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的炊烟散文
创始人
2025-08-03 09:31:55
0

袅袅的炊烟散文

  一

  我的家乡在辽宁省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村子里的住户并不是很多。这里的每一家都盖有几间砖瓦房,并且房前都有一个小院。我的家在村子东口,屋前也有一个小院,屋后是父亲开垦的一块菜地。母亲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渡过的,辛勤地操持着家务。在我的童年时代,父亲每一次农忙季节,都要早起晚归地下地干农活,两个哥哥又要去镇子上小学,家中就只留下母亲和我。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又要收拾屋子,又要去村中的水井挑水洗衣服,抽空还要照顾父亲的那块菜地。当然,每一天之中,母亲最主要的事情,还是在厨房里负责全家的一日三餐。

  厨房在正屋的后面,和那块菜地紧挨着,也是一间砖瓦房。厨房面积不大,里面有个灶台,上面摆有几个锅和两块菜板。碗筷和盘子等物品则放在灶台边上的一个简易木质碗柜内。我小的时候,山村的生活条件非常简陋,村里没有煤气,家家户户都是用灶台生火来做饭。引火的材料也都是就地取材,树枝、劈柴、秸秆,甚至山上干燥的松枝都可以用来做燃物。那时的厨房没有排油烟机,都是靠一根伸向屋顶的烟囱来排油和排烟。每当做饭时,生火的烟和做饭炒菜的烟便顺着烟囱排向空中,形成了随风飘荡的炊烟。因此,每次看到谁家的炊烟升起,就意味着吃饭的时间快要到了。

  我家的厨房,几乎就是母亲的厨房。父亲虽然也会做饭,但那只是在农闲时才偶尔下厨房做过几次饭。而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母亲在厨房里忙碌。那时,农村的生活比不上城里,虽然也能吃上肉、蛋和鱼,但都是需要从山下镇子的赶集中采购回来。由于家中不是很富裕,还为了供我们三个孩子上学,父亲和母亲尽量勤俭着生活,所以每一次不可能采购很多这些肉类食物。因此,在我们的饭桌上,还是主要以蔬菜为主。

  我家的蔬菜,一部分来源于镇子的赶集采购,一部分就来自于屋后的那块菜地。土豆、萝卜、辣椒、架豆,甚至还有西红柿、角瓜等,这些容易生长并且造价便宜的蔬菜品种都被父亲种在菜地里。它们丰富了我们的饭桌,也滋养着我们的成长。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次当母亲做饭时,总会陪伴在母亲的身旁。这一方面的原因是我确实离不开母亲的照顾,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母亲做菜时那飘香的味道,吸引了我,以至于忘记了玩。等到再大一些的时候,我就可以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出去玩了。每当我跑出去时,母亲总是叮嘱我说:“娃,别跑远了,玩一会就回来吃饭。”这时,我便会用稚嫩的声音回答:“好的,我看见咱家的烟囱冒烟了,就回来。”在玩的过程中,每当我看到自家的烟囱真地冒出了缕缕炊烟时,就知道母亲在做饭了。这时,我便高兴地指着那一道白烟说:“你看,我家的烟囱冒烟了,妈妈做饭了,我要回去了。”然后跟小伙伴们拍拍手告别后,就一蹦一跳地往家跑去。

  回到家之后,我总能看见厨房里弥漫着一层淡淡的油烟气味,以及母亲在烟气中做饭的身影。这油烟气味是母亲炒菜的飘香,直往我的鼻孔里钻,让我忍不住要流口水。那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要大吃一顿了。

  直到多年以后,母亲这种做饭的印象,还保留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每次回家看望时,都要忍不住回忆。

  二

  母亲的手很巧,心也细。她每次做饭做菜时,好像都是事先想好了似的,尽量为全家人做出不重复的花样,而且也总是能将各种菜肴做得有滋有味,令我们食欲大开。那时的饭桌上,虽然主要以青菜为主,但是在烹调时被母亲精心添加了少许肉类,以及各种作料的巧妙搭配后,立刻变得色泽鲜艳,气味飘香。小时候,每当母亲做饭时,我最爱闻的就是那浓郁的菜香,并且每一闻到就会嘴馋。当母亲做完一道菜时,我一定会不自觉得叫着要先尝为快。母亲疼我,也总是答应我的要求。她拿过一个小碗,给我拨了一碗,说:“娃,饿了吧,先吃吧。”如果遇到有肉的菜,也总是多给我拨一些肉。每当我端着碗开始狼吞虎咽时,母亲看我的眼神都是那么慈爱:“娃,慢点吃,别噎着。”可是我根本听不进去,早就三口两口地吃完了。那时候,我觉得吃母亲做的饭菜是一件天下最幸福的事情了,觉得母亲无论做什么菜都好吃,而且也总是百吃不厌。

  直到后来,我上了小学。每次当我和哥哥们放学回家时,在路上都能远远地看到家中的烟囱冒出了白色的炊烟,我知道这是母亲正在做晚饭。那时,我都会在心中慨叹,为什么母亲总能将我们放学的时间算得很准?后来我逐渐明白了,母亲是心疼我们,她从来都不会让我们面前的饭菜变凉,而且她一定要让我们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可口饭菜。

  到了晚饭时,我们一家围坐在饭桌旁。父亲总要喝上一杯烧酒,来缓解白天干活的疲劳。哥哥们则大嚼大咽地吃着,我则任性地用筷子专挑好吃的东西放到自己碗里。这时,母亲会坐在我的旁边,一边慢慢地吃着,一边默默地看着我们这些孩子们吃饭的模样,嘴角边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渐渐地,我长大了,也熟悉了母亲做菜的香味。这种香味一直都让我难以忘记,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饱含母爱的馨香,它就是母亲的味道。

  记得小学放暑假时,有一次我和同村的一个小伙伴在村口的山坡上玩。忽然,一阵清风吹来,送来一阵飘香,这香味是做菜的味道,好浓好诱人。那时,山坡正好遮住了村子,因此我俩人都没有看到这是谁家做的饭菜香味。当时,我并没有往村里看,就随口说:“这是我家做饭的香味。”那个小女孩听后,竟然不服气地说:“谁说这是你家的香味?这是我妈做菜的香味!”我那时很倔强,也争强好胜,使劲说是我家的香味。那个女孩也不服气地反驳,最后我们打赌,一起站在山坡上看一看,到底是谁家的香味。当我们爬上山坡,向村子看时,只见我家的烟囱正冒着袅袅的炊烟,并不时向我们这里飘来,而她家的烟囱却是什么也没有。“我赢了!”我高兴地快要跳起来,那表情比过年时还要快乐。

  这次打赌的胜利,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我可能并不知道为什么会对母亲做菜的味道那么深刻,直到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明白,那是一种耳濡目染并且血脉相连的亲情味道。这种味道,伴随了我二十多年的成长道路,始终在我的心里飘荡,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浓浓的爱。

  三

  随着我考入省城的大学,便离开了小山村,毕业后就在城里安了家。可是父亲和母亲依旧留在家乡的小山村。父亲还守候着他的那片土地,母亲还在家中忙碌,做着家务,照顾菜地,还有那始终不变的一日三餐。每次,当我和我的家人回故乡看望时,母亲总是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等着我们。在家乡的日子里,我有时也会亲自下厨做几样菜肴。虽然我知道,自己的厨艺并不是很好,基本上都是结婚之后慢慢学成的,跟母亲简直没法比,可当时就想在母亲面前显露一下。当然了,我的女儿每次都是最好的评委。

  “妈妈做的菜没有姥姥做得好吃。”这是女儿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一到这时,母亲就会说:“娃,不要这么说,其实你妈做的菜,比姥姥好,姥姥可爱吃了。”母亲说得没有错,每次当我把自己做的菜端上桌子时,母亲都会细细地品味,不住地点头,并且吃得很香。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道菜时,竟然将盐放得多了。等到吃的时候,别说是女儿了,就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咸得不合口味。可是母亲依旧吃得很香。这时,女儿不解地问:“姥姥,妈妈把菜都炒咸了,你为啥还吃得这么香呢?”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笑了笑,然后用温柔的眼神看着女儿,说:“娃,这菜不管咸了还是淡了,姥姥都爱吃,因为那是你妈妈炒的菜呀。”我听了之后,心中立刻涌起一阵酸酸的感觉。母亲的话,我能听懂,虽然我做得不好,但是母亲是爱我的,她可以包容我的任何细微的过错,就像我可以包容我的女儿一样。因为,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宽容,也包含着一份伟大的母爱。

  女儿年纪小,也喜欢玩,因此在家乡的时候,我都会带她到村子周围玩。女儿很喜欢那里的田园景色,因为毕竟是在城里见不着的。在陪伴女儿玩的过程中,每当看到我家的炊烟升起时,我就会招呼女儿回家吃饭。有一次,女儿问我说:“妈妈,你怎么知道我们要吃饭了?”我听后,便指着家中烟囱中冒出的那一缕白烟说:“你看,烟囱中冒出了烟,就说明姥姥正在做饭。那也是姥姥在告诉我们,赶快回家吃饭了。”女儿又天真地问我:“哦,是真的吗?妈妈,你真能从白烟里知道姥姥让我们回去吃饭吗?”我轻轻抚摸了一下女儿的小脑瓜,说:“妈妈当然知道了,因为那道白烟是炊烟。妈妈从小就是看着这炊烟长大的。只要炊烟飘起来,就是姥姥在告诉我,要回家吃饭了。”女儿听后,不由得赞叹说:“这炊烟太神奇了!”

  或许在女儿幼小的心中,还不明白炊烟到底意味着什么,可是我深深地知道,这炊烟就像是母亲在召唤她的孩子们的最好话语,那就是“该回家吃饭了”。其实,不用更多的语言,这份情全都深深溶化在这飘然上升的炊烟之中。

  四

  故乡的袅袅炊烟,早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当然,它也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魂牵梦萦,让我难以割舍。这既是我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那份母爱的温馨,也是永远深藏在心中抹不去的那份家乡的痕迹。每一次回想起来,都会让我牵肠挂肚,都会让我的眼中盛满了泪水。

  一转眼,我又有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乡了。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故乡的山岗,连绵起伏,在我的眼前延伸。我还是走在那一条熟悉的小路上,这是回家的路。随后,我家的小山村就出现在我的眼前。那熟悉的一间间房屋和一座座小院,还有那如同亲见的一个个村民的身影,在我的眼前闪过。我不由得往前走去,因为前面就是我的家。我的家还是那样熟悉,几间简朴的瓦房,屋前整洁的小院,屋后葱郁的菜地,当然还有我家的厨房。“娃,别跑远了,玩一会就回来吃饭。”我的耳边竟然响起了母亲那讲了好多遍的亲切叮嘱声。紧接着,我家的烟囱真的冒烟了。那袅袅的炊烟,慢慢地升起来,向我飘来,让我闻到了一股沁人的饭菜香味。

  那是我家的炊烟!

  我不由得跑进了小院,跑进了厨房。透过濛濛的烟雾,我又看到了母亲正在忙忙碌碌做饭的身影,随即又看到了饭桌上摆满了整整齐齐的飘香饭菜。“来,大家都吃饭吧!”随着母亲的话音,我看到了我们一家人正围坐在桌旁吃饭的情景。父亲的手里依旧拿着一杯烧酒自斟自饮,哥哥们的还是那样狼吞虎咽,而不安分的我正在专挑好吃的东西往自己的碗里放。此时,母亲就坐在我的身边,正在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们……

  我的心顿时涌动起一股思念的热流。“爸!妈!”就在我忍不住要扑过去拥抱他们时,炊烟突然没了,家人也不见了。我醒了过来,发觉眼中早已是满满的泪花。

  “爸、妈,你们还好吗?我真的好想你们!”

  我的心全都是呼唤,就像潮水一样难以平息。在我的眼前,又不自觉地开始重复播放起梦中的情景来,有古老的村落,有简朴的房屋,有父母的音容,有哥哥们的身影,当然还有那袅袅的炊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郭彩萍的翎子功短文散文 郭彩萍的翎子功短文散文  太原市实验晋剧团的青年演员郭彩萍,是一位唱、念、做俱佳的小生演员。她不仅扮...
又一个十年情感散文 又一个十年情感散文  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时间将我们每一个人的脉络轻轻的改写。很多人,很多事,很多...
我的哥哥嫂嫂经典散文 我的哥哥嫂嫂经典散文  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哥哥。1957年秋天,全国性的三年经济困难...
乐昌含笑,生命中永恒的绿散文 乐昌含笑,生命中永恒的绿散文  嘟嘟嘀嘀的喇叭声,叮叮当当的嘈杂声,声嘶力竭的叫喊声……,与尾气、尘...
抹不去的薅秧歌散文 抹不去的薅秧歌散文  初冬以来,工作的繁忙让我流失了宝贵宁静的夜晚,又有很多天没有写些值得记忆的东西...
五月末梢爱在五瓣儿丁香中燃烧... 五月末梢爱在五瓣儿丁香中燃烧散文  暖夏至,柔风熏醉眼。霓裳羽衣青丝舞,信步于寂野。望细雨朦胧醉,湿...
遗忘过去的伤感散文诗 有关遗忘过去的伤感散文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
雨滴经典散文 雨滴经典散文  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了一夜,早起踱到窗户边,几个雨滴溅到身上。房后的湖面再一次镀上一层膜...
我们是夫妻情感美文 我们是夫妻情感美文(精选6篇)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
一梦如是再梦千年散文诗 一梦如是再梦千年散文诗  当悄然的转换,婉转了千古的风流.  吟一曲相思,写下满页孤独的诗行.落花人...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散文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散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
朱自清的著名散文 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推荐  一个普通的荷塘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朱自清的《背影》,无人不为其...
无声的泪水散文 无声的泪水散文  我想证明自己过得很好,可是,我做不到,因为我知道,表面上过的好并不是真正的过得好,...
以十年如一梦为话题的散文 以十年如一梦为话题的散文范文  很小的时候她就在看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她相信未来会有一个骑着白马的王子...
我走在香榭丽舍大道散文 我走在香榭丽舍大道散文  一头戴大斗笠的老倌子担着一挑凉粉,慢珊珊地吆喝叫卖着从小巷口走来。时不时地...
美文散文摘抄赏析 美文散文摘抄赏析600字  写景作文如同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不同的是画家用的是色彩,而写景文章是用文字...
缅怀父亲的散文 缅怀父亲的散文(精选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阅读以及...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阅读以及答案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
温馨的小屋散文 温馨的小屋散文  还记得当年,邻人送我一盆吊兰,置于院中。使原本空荡荡的小院,陡增了几分生气。  初...
散文:影子传说 散文:影子传说  我就是那个孩子,影子传说。  父亲给了我一条船,一把剪刀,送我踏上征程。  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