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乞巧
创始人
2025-07-06 15:17:26
0

古诗乞巧

  七夕节本名叫做“乞巧节”,源起于汉代。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乞巧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

  ①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意思】: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比喻)

  七夕节,也被我们成为“乞巧节”。在古代,人们在这一天不仅有着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传说,还有很多丰富色彩的民间传说。

  那么,乞巧节是如何由来的呢?在民间又有着什么样的传说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乞巧节的由来

  乞巧节又被称为“七夕节”起源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就是在农历7月7日,又因为织女有一双能织云霞的巧手,民间的少女们希望能到织女的灵气,所以在七夕节那天“乞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少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乞巧节传说:

  第一则: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乞巧习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从古到今,演绎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然而,在“西节东渐”的今天,传统节日似乎正在变异抑或慢慢消逝。

  其实,七夕节本名叫做“乞巧节”,源起于汉代。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这个七夕,新民图视绘为您撷取那些大多已不为人知的乞巧习俗,一起去回溯佳节内涵,重温民俗传统。

  明清·【投针验巧】

  穿针风俗的变体,盛行于明清两代。七夕前一天,取井水、雨水各半盛于碗中,先在露天过夜,再等正午暴晒,直至水面结上一层尘灰。这时,将绣花针放在水面,浮而不沉,即可观察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唐·【染甲应巧】

  “七月七日为乞巧节,童稚以凤仙花染指甲。”美好民俗至今延传:取凤仙花瓣和明矾放入碗中捣碎成糊状,取少量覆于指甲盖,先用透气的树叶包裹,再以棉线包扎。翌日拆开,指甲便是红色。

  汉·【穿针乞巧】

  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东汉。七夕夜,女子手持五彩丝线,向着月光比赛穿七孔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至南朝,齐武帝兴建一座城楼,每逢七夕宫人登楼穿针,称为“穿针楼”。

  唐·【兰夜斗巧】

  农历七月古称“兰月”,因而七夕又称“兰夜”。“斗巧”相传是唐朝宫廷游戏,巧手宫女将菱藕雕琢成各种奇花异鸟,七夕夜将这些小工艺品摆上桌角,宫女们摸黑寻找,“以多寡精粗为胜负,谓之斗巧”。

  南北朝·【喜蛛卜巧】

  稍晚于穿针乞巧,约兴起于南北朝。当晚,捕小蜘蛛置于盒中,次日打开,细看是否结网。至唐朝,依据网之稀密判断巧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到宋朝,则将蛛网形状圆满、美观作为巧的预兆。

  清·【种生泡巧】

  七夕前,将绿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新生长的豆芽即称为“巧芽”,等待过程则称“种生”或“泡巧”,发芽后,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用以拜神乞巧。而有些地区,则在七月初一泡好巧芽,七夕当日剪芽做汤。

  宋·【蜜果食巧】

  七夕的应节食品,随历史更迭不断更变。两汉以前多为尝黍,唐朝则流行斫饼,至宋朝出现“巧果”,在街市有售。巧果用油、面、糖、蜜制成,款式极多,原料有麦面、米面之异,做法上有炉烤、油炸之别,形式上有圆形、棱形之分。一些糕点铺还会制作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

  古诗乞巧创作背景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古诗乞巧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催眠剂300字作文 催眠剂300字作文(精选2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
学游泳优秀作文600字左右 学游泳优秀作文600字左右(通用7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700字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700字(通用42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
力量作文600字 精选力量作文600字四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
回忆的作文600字 回忆的作文600字(通用21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
可笑作文400字 可笑作文400字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
母爱的经典历史故事 有关母爱的经典历史故事(精选21篇)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
我班的野蛮公主四年级作文40... 我班的野蛮公主四年级作文400字  我们班有一位“野蛮公主”她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张樱桃似的小嘴...
克隆作文400字 克隆作文400字7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
赛跑作文300字 关于赛跑作文300字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
写母亲的作文400字 关于写母亲的作文400字(通用57篇)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历史典故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历史典故范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讲的是身为妓女的杜十娘以为遇到了真命天子,没想到...
善于洞察女性需求名人故事 善于洞察女性需求名人故事  “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了解她的需求,她的需求。这是我在35年的生活中找到的...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3000字(通用20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写心得体会是一...
雷雨的作文600字 雷雨的作文600字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
面对挫折的作文素材 面对挫折的作文素材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
吾师作文500字 有关吾师作文500字3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
“夜瑟弦惊绿流水,暖松花放碧... “夜瑟弦惊绿流水,暖松花放碧香烟。”这两句逸句是说,绿色的春水像夜间鼓瑟惊动了它似的,匆匆忙忙,滚滚...
伤感的古诗句雪 伤感的古诗句雪  关于雪的古诗,你有那些呢?你知道按摩?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关于雪的伤感的古诗句吧...
带有夏的诗句 带有夏的诗句  夏天来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热了,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1、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