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译
创始人
2025-07-03 19:45:53
0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译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822年(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825年(宝历元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钱塘湖即西湖。

  《钱塘湖春行》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上栖息,谁家新飞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注释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阴:同“荫”,指树荫。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白堤全长1000米。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赏析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六一儿童节的诗歌 关于六一儿童节的诗歌(通用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语言凝练...
《梦仙》 《梦仙》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羽衣忽飘飘,...
奈何情深缘浅优秀诗歌 奈何情深缘浅优秀诗歌  匆匆的一瞥  仿佛是前世的缘  我用一生  换你的回眸  我用自尊  来践踏...
《立春偶成》 《立春偶成》 张栻 宋代 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
《绝笔诗》 《绝笔诗》 周文雍 近代 周文雍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
《一斛珠》 《一斛珠》 李煜 五代 李煜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云梦泽》 《云梦泽》 杜牧 唐代 杜牧 日旗龙旆想飘扬,一索功高缚楚王。直是超然五湖客,未如终始郭汾阳...
《观灯》 《观灯》 朱纯 明代 朱纯 春色满侯家,金莲夜吐花。香膏融绛液,细烬落金沙。闪闪明珠箔,荧荧...
《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 鲍照 南北朝 鲍照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莫...
《临水》 《临水》 黄亢 宋代 黄亢 人生朝复暮,水波流不驻。去年昨日水,今日到何处。惆怅雨残花,嫣红...
《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 《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 罗隐 唐代 罗隐 野云如火照行尘,会绩溪边去问津。才子省衔非幕客...
《隋炀帝》 《隋炀帝》 卫宗武 宋代 卫宗武 方其为储贰,用智固已谲。及夫据大器,为谋抑何逆。龙舟及凤{...
《梅》 《梅》 罗隐 唐代 罗隐 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
《柳含烟》 《柳含烟》 毛文锡 唐代 毛文锡 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因梦...
《江南春》 《江南春》 杜牧 唐代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秋霁》 《秋霁》 张祜 唐代 张祜 垂老归休意,栖栖陋巷中。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滴幂侵檐露,虚疏...
《南溪书院》 《南溪书院》 杨发 唐代 杨发 茅屋住来久,山深不置门。草生垂井口,花发接篱根。入院将雏鸟,...
《竞渡》 《竞渡》 苏辙 宋代 苏辙 史君欲听榜人讴,一夜江波拍岸流。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
《同游张园酒中各叹明年未知谁... 《同游张园酒中各叹明年未知谁与此会余最衰病》 陈傅良 宋代 陈傅良 春过新烟能有几,愁生飞絮...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