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之马说
创始人
2025-07-03 01:16:56
0

文言文复习之马说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n)。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

  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注释

  一、词语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ng)马。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祗:只是。之:的。奴隶人:仆役。

  3、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枥:喂牲口用的槽。

  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不认识这是千里马。以,凭借,因为。称,著称。

  5、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sh):吃一顿。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dn)食料。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古代喂马的口粮 石,十斗为石。

  7、食:通饲,喂。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露。

  12、且:犹,尚且。欲:想要。等:一样。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本意指鞭子,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道:正确的方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6、鸣:马叫,之:补充音节,不译。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7、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临之:面对千里马。

  1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9、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20、其:可译为大概.表推测语气。 21、常:通常,平常。

  二、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三、古今异义

   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古义:怎么.例:安能求其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四、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故虽有名马:即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表示判断、猜测】

  五、实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骈一两马并驾

  称著称 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通饲,喂.本文指埋没人才的人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等等同,一样

  常普通的 是这种,作代词

  策之用鞭子打马 执策马鞭子

  道方法 尽竭尽

  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六、虚词

  而表转折,但是 故因此

  于在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

  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安怎么 (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无意义

  七、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辱没。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名词,马鞭子。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鞭策,驱使。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八、特殊句式

  1. 其真无马邪? 反问句

  2.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省略句

  4.策之不以其道 省略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形容冬天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冬天的诗句有哪些  冬天,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得在颤抖,河冻得僵硬了,空气也似乎要凝固起来...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出处 出自 宋代 李清照 的《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
安慰失去亲人的诗句 安慰失去亲人的诗句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
描写花的经典优秀诗句 描写花的经典优秀诗句  又将要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了,那么关于描写花的诗句大家了解的又有多少呢?下面就...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之涣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
除夕的诗句 古诗 除夕的诗句 古诗  除夕这个重要的.日子相信朋友们都有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对于它的诗句又有多少了解呢?...
苏轼有哲理的诗句 苏轼有哲理的诗句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
赞美秋天的诗句古诗「」 赞美秋天的诗句古诗「」  因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所以就有不少喜爱秋天的人,也就诞生了许多赞美秋天...
那些长江黄河的诗句 那些长江黄河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2...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这两句是说,一个晴朗的秋日,诗人登上谢脁北楼,晴空山影,如此明净,凭高俯...
表示感谢感恩的诗句 表示感谢感恩的诗句  1.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2. ...
描写痴情执着的诗句 描写痴情执着的诗句  痴情,就是等一个没有结果的人,遵循自愿原则。  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
描写山水的诗句 描写山水的诗句(精选85句)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语言凝练...
江雪古诗的意思翻译 江雪古诗的意思翻译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得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花间祖席离人醉,水上归帆落... “花间祖席离人醉,水上归帆落日行。”这两句逸句是说,在花间举行告别宴会,为友人送别,友人即席喝醉了酒...
陶渊明《杂诗》“盛年不重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风华正茂的岁月不会重来,犹如一天里头不会...
与风雷电的经典诗句 与风雷电有关的经典诗句(精选120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
李白名字的由来 李白名字的由来  李白的名字大概没人不知道吧(那当然,如果真有人不知道,请警惕!从今天开始,每日坚持...
王安石代表作品 王安石代表作品  起唐宋八大家,大家一定都知道王安石吧,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唐宋八大...
李白的山水诗全集 李白的山水诗全集  李白推动了山水诗的发展,在中国山水文学史上占据着“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