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结婚摊上真债务怎么办?
创始人
2025-04-29 09:02:07
0

假结婚摊上真债务怎么办?

    一、假结婚期间债务的认定:

    1、婚姻存续期间,男女一方或双方因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假结婚的情况下,在婚姻存续期间,一方非因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可以认定为欠债一方的个人债务。

    二、相关提示:

    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形:

    1、除以逃避债务为目的之外,夫妻约定由一人承担的债务;

    双方约定了债务的承担,那么应当按照双方的约定来承担债务,承担方需要以自己的个人财产去偿还债务。

    2、夫妻一方擅自资助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等所负的债务;

    一般情况下,除夫妻生活小事引起的钥匙权之外,对于较大事物的处理都需要经过夫妻共同协商才可以。非经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夫妻一方的私自行为可以认定为单方行为,债务可以认定为一方的债务。

    3、夫妻一方擅自进行贷款从事经营活动且盈利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期间所负的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主要因素即是判断是否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婚姻中一方的私自行为,且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那么是不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的。

    小编最后提醒:

    假结婚的婚姻依然是真实有效的,假结婚期间出现的债务的认定如同平常的婚姻认定标准一样,关键看婚姻存续期间的债务是否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对于一方私自贷款且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债务,并不能将其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而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办理二胎准生证需要结婚证吗?     大家都知道,符合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可以生育二胎的夫妻,需办理二胎准生证,那么办理二胎准生证需...
大连结婚登记必须要在户口所在地...   一、大连结婚登记必须要在户口所在地吗?  必须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也...
新婚姻法18岁结婚是否可以   一、新婚姻法18岁结婚是否可以  新婚姻法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没有改变,仍维持1980年婚姻法...
2021一方不同意离婚能拖多久... 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对夫妻都能携手走上人生的终点的,可能会出现夫妻感情破裂、小三出轨、婚外情等情况,...
《民法典》规定多少周岁之后是成...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多少周岁之后是成年  《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 十八...
2020结婚领证年龄是多少岁   一、结婚领证年龄是多少岁  (一)首先,根据我国法律,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
新婚姻法18岁可以结婚可行吗   婚姻法是我国对婚姻进行合法解释的一类法律,我国对合法进行登记并符合我国婚姻法要求的当事人双方进行...
买个人社保带什么资料,缴纳比例...   社保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我们看病就医费用的报销、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以及生育等等,所以国家...
婚检和领证是同一天吗   不一定。一般情况下新人去领结婚证时,可以先向工作人员要一份婚前检查的体检单,之后到相关医院进行体...
辞职后社保自己怎么交   社保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大部分都是比较重视的,在单位上班的人社保一般是由公司代缴,因此省了很多...
刑事拘留最多多少天移交到检察院   一、刑事拘留最多多少天移交到检察院  刑事拘留最多37天,后面还有逮捕程序,到检察院至少要等2个...
遇到合同诈骗是该报案还是起诉   一、遇到合同诈骗是该报案还是起诉  去公安机关报案。  合同诈骗罪是公诉案件,案件流程大致如下:...
哪些情况不属于重婚罪?   一、哪些情况不属于重婚罪  (1)夫妻一方因不堪虐待外逃而重婚的。实践中,由于封建思想或者家庭矛...
一般来说刑事拘留后该怎么办   一、一般来说刑事拘留后该怎么办  刑事拘留以后可以根据以下办法进行处理:  1、联系辩护律师了解...
寻衅滋事初犯可以缓刑吗   一、寻衅滋事初犯可以缓刑吗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
袭警罪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一、袭警罪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一般袭警会以妨害公务罪来量刑。  1.我国刑法并未明文规定袭警罪...
拘留30天基本都是逮捕了吗   一、拘留30天基本都是逮捕了吗?  拘留30天基本都是逮捕了。刑事拘留后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
通常情况下寻衅滋事怎么处理   一、通常情况下寻衅滋事怎么处理  对一般寻衅滋事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
喝酒撞车冒名顶替罪怎么判?   一、喝酒撞车冒名顶替罪怎么判?  一般事故前提下,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
一般强制执行费用由哪方承担   一、一般强制执行费用由哪方承担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费用应当由违约方来承担。  【法律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