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合同主体合法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备作为劳动合同主体双方的主体资格。具体来讲,公民个人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必须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而用人单位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成为合法主体,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
2、劳动合同内容合法劳动合同内容必须合法,就是要求合同必须完全具备法定必备条款,所载法定和约定条款都须符合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终止条件等均不得违反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如按照我国《劳动法》第64条的规定,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不得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如果用人单位与未成年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是从事上述工作,劳动合同则是无效的。
3、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劳动合同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意思表示都出于本人自愿且与本人内在意志相符,不存在由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而导致的意思表示不真实。
4、劳动合同形式合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在法律明确要求订立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欠缺书面形式的会导致劳动合同的无效。
5、劳动合同订立程序合法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合法以及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等原则,遵守法定的程序。如果依照法律规定合同需要按国家规定鉴证或按当事人约定需公证的,必须将合同文本送交法定劳动合同鉴证机构或公证机构进行鉴证或公证劳动合同才依法生效。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有哪些?第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第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的号码。第三、劳动合同期限。第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第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六、劳动报酬。第七、社会保险。第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
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需要弄清楚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断是否是合法的企业,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都要了解清楚。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同时劳动者可以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的写在合同中。
第二、劳动者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的地点。
第三、劳动报酬要明确,避免口头约定,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约定清楚,是通过现金还是以银行支付的方式转账到劳动者的账户之中。
第四、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超出工作时间的加班费的计算标准也要约定清楚。
第五、关于试用期的问题也要特别注意,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六、不要签空白的合同,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
上一篇:王经锥危险驾驶罪一审刑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