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聚众斗殴罪司法解释全文
创始人
2025-04-24 06:21:00
0
为依法惩治聚众斗殴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我国各个省份都有规定关于聚众斗殴罪的司法解释,下面就是一篇江苏省的关于聚众斗殴罪的司法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办理聚众斗殴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各市、县(市、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

  为依法惩治聚众斗殴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现对办理聚众斗殴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聚众斗殴罪的认定

  (一)聚众斗殴罪是指拉帮结伙,人数一般达三人以上,有聚众斗殴故意的互相殴斗的行为。要严格掌握聚众斗殴行为的定罪标准,防止把一些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以犯罪论处。

  (二)聚众斗殴通常表现为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其他不正当动机而成帮结伙地斗殴,往往造成严重后果。要与客观方面表现为肆意挑衅、无事生非的寻衅滋事罪区别开来。对于因民事纠纷引发的互相斗殴甚至结伙械斗,规模不大,危害不严重的,不宜以聚众斗殴罪处理,构成其他罪的以其他罪处理。

  (三)“聚众”是指为实施斗殴而聚集三人以上的行为。聚众方式既包括有预谋的纠集行为,也包括临时的纠集行为。“三人以上”既包括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也包括其他一般参加者。

  (四)双方均有互殴的故意,斗殴时一方达三人以上,一方不到三人的,对达三人以上的一方可以认定为聚众斗殴,对不到三人的一方,如果有聚众行为的,也可以聚众斗殴罪论处,如果没有聚众行为的,不以聚众斗殴罪论处,构成其他罪的,以其他罪论处。

  (五)一方有互殴的故意,并纠集三人以上,实施了针对对方多人或其中不特定一人的殴斗行为,而对方没有互殴故意的,对有互殴故意的一方也可以认定为聚众斗殴。但要注意区分聚众斗殴与共同伤害和共同杀人的界限,对于一方有明显的伤害或杀人故意的,直接以故意伤害或故

  意杀人处理。

  (六)一方有互殴的故意,纠集三人以上对另一方进行殴斗,另一方开始没有互殴的故意,但在事态发展过程中产生斗殴故意并纠集多人以上进行互殴的,对双方均可以认定为聚众斗殴。但要注意区分聚众斗殴与正当防卫的界限。

  二、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认定

  (一)聚众斗殴案件审理中要注意查明首要分子。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是指聚众斗殴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对于被纠集者又纠集他人的二次纠集行为人是否认定为首要分子,视情节而定。

  (二)聚众斗殴的积极参加者是指首要分子以外在聚众斗殴中发挥主要作用或者在斗殴中直接致伤、致死他人者。

  (三)在幕后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不论其是否直接参加斗殴,一般应认定为首要分子;在聚众及准备斗殴中行为积极并起重要作用的,不论其是否直接参加斗殴,一般应认定为积极参加者。

  三、聚众斗殴罪的加重情节

  (一)关于“多次聚众斗殴的”认定

  1、多次聚众斗殴是指实施聚众斗殴三次以上。

  2、如果行为人在一次斗殴中短暂中断后,针对同一对象又继续斗殴的,应认定为一次。

  (二)关于“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认定“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是指双方参加斗殴的人数达十人以上,并且斗殴场所涉及多处,或者斗殴持续时间较长,或者斗殴手段凶残,或者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情形。

  (三)关于“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认定 “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导致社会正常生活、工作、学习、教育、科研等秩序遭到破坏,公共秩序严重混

  乱等情形。

  (四)关于“持械聚众斗殴的”认定

  1、“械”是指各种枪支、治安管制器具、棍棒等足以致人伤亡的工具。对于持砖块、酒瓶类一般工具进行斗殴的,要结合所持一般工具在斗殴中的使用情况及造成的后果等情节,认定是否为“械”。

  2、“持械”是指参加聚众斗殴的人员直接使用器械斗殴,或者在斗殴中携带并且显示但实际未使用的情形。

  3、持械既包括事先准备器械并在斗殴中使用,也包括在实施斗殴过程中临时就地取材获得器械并使用。对于夺取对方所持器械并使用的,以持械聚众斗殴论处。

  4、参与预谋持械聚众斗殴,或者明知本方人员为斗殴而携带器械,即使本人未携带和使用器械,构成共同犯罪的,也均以持械聚众斗殴论处。对于预谋持械聚众斗殴但没有将器械带到斗殴现场或对本方人员为斗殴而携带器械进行积极阻止的,可不以持械聚众斗殴论处。

  5、聚众斗殴中,一方持械而另一方未持械的,对持械一方以持械聚众斗殴论处,对未持械一方不认定为持械聚众斗殴。

  四、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转化定罪

  (一)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在适用《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和第二百三十二条时,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对照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两个罪名的具体犯罪构成来认定,不能简单地以结果定罪。

  (二)聚众斗殴中,行为人对杀人和伤害后果均有预见,并持放任态度的,则可以结果定罪。

  (三)构成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致人重伤、死亡的危害结果是发生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如果聚众斗殴行为已经结束,行为人又产生杀人、伤害故意并实施行为致他人重伤或死亡的,应以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五、聚众斗殴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刑事责任的确定

  (一)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应对其组织、策划、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责任;对于积极参加者,应按照其参与实施的犯罪进行处罚。

  (二)聚众斗殴中,对于积极参加者作用差别明显,能够分清积极参加者的主、次作用的,应当对积极参加者确定主、从犯及应当承担相应的罪责。

  (三)对于首要分子在组织、指挥聚众斗殴犯罪过程中虽然要求其他积极参加者不能造成他人伤亡,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致人重伤、死亡后果产生的,对首要分子仍应转化定罪。

  (四)聚众斗殴中,其他积极参加者致人重伤、死亡,首要分子在组织、指挥犯罪过程中重伤、杀人故意不明显,但有概括故意的,其也要对其他积极参加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后果承担责任,对首要分子应当转化定罪。

  (五)聚众斗殴中,参加者不是首要分子纠集,而系参加者自愿、主动参与斗殴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如首要分子明知又未阻止的,首要分子应当对此积极参加者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罪责。

  (六)聚众斗殴中,部分积极参加者致人重伤、死亡,其他积极参加者对被害人有共同加害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共同犯罪中相互配合、支持的行为,对共同加害的其他积极参加者也一并转化定罪,但应根据各共同加害人致人重伤、死亡后果作用及原因力大小等情节,区别适用刑罚。

  (七)聚众斗殴中致人重伤、死亡,不能查清直接加害人,但能够查清共同加害人的,对共同加害人均转化定罪。

  (八)聚众斗殴中致人重伤、死亡,既不能查清直接加害人,又不能查清共同加害人的,对首要分子应转化定罪,对其他积极参加者以聚众斗殴罪从重处罚。

  (九)在一次聚众斗殴中,部分积极参加者转化定罪,部分积极参加者没有转化定罪,而对首要分子进行转化定罪的,对首要分子不实行数罪并罚。

  (十)在一次聚众斗殴中,同一行为人同时既致人重伤又致人死亡的,对行为人的转化定罪,采取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原则,不实行数罪并罚。

  六、聚众斗殴案件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

  (一)聚众斗殴没有造成重伤或死亡后果的,聚众斗殴的参加者,均明知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产生伤害他人以及自己被他人的行为伤害的后果,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二)参加聚众斗殴受重伤或者死亡的,受重伤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及死亡行为人的近亲属可以向聚众斗殴的对方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死亡行为人明显构成犯罪的除外。

  (三)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适用混合过错责任原则确定赔偿数额。犯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承担全部或主要赔偿责任;依法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的犯聚众斗殴罪的被告人和其他共同致害人承担次要赔偿责任。同一罪名共同犯罪的被告人之间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签订竞业限制后需要支付多少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当劳动者辞职以后,是需要支付劳动者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来补偿劳...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2最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  第二编 物权  第一分编 通则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物权的设...
净身出户协议有效吗?净身出户需... 在夫妻存续期间,其中一方出轨或做了对不起另一半的事情,深感有愧就打算在离婚的时候净身出户。对方在净身...
2023叛逃罪最新法律规定及司... 2022叛逃罪最新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
最新异地怎么办理离婚?2023...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城务工的人们越来越多,人们工作、生活空间的扩大,身处异地的夫妻也越来越多,这样就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定罪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行为,不仅会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妨碍到政府的管理秩序,对此非...
结婚女方需要迁户口吗?结婚了女... 男女结婚之后,女方的户口其实不是必须要迁到男方家。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并未就婚后迁户口的问题作出强制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2022全文    (2022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纵火罪立案标准要达到多少钱?新... 纵火罪,在刑法中又称放火罪,指的是行为人故意实施放火行为,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旦放火人的...
犯了贪污罪的怎么处罚?贪污罪在... 贪污罪属于个进行犯罪。利用单位职务的便利作为犯罪的条件。一般犯罪人员为国家工作人员。如实供述自己罪行...
离婚后如何分户?夫妻离婚后户口... 众所周知,不少男女在结婚后都会将户口迁在一块,而在离婚的时候又会进行分户。在我国,户口对于一个人来讲...
单位拖欠工资可以辞职吗?拖欠工... 劳动者为老板打工,提供了自己的劳动,老板就需要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日期发放劳动者工资,劳动者是享有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
202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量刑...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
2023纵火罪立案标准要达到多... 纵火罪,在刑法中又称放火罪,指的是行为人故意实施放火行为,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旦放火人的...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司法解释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司法解释
2023如何认定军人叛逃罪?军... 军职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可能涉嫌犯军人叛逃罪。...